《氢燃料电池》主要汇集了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燃料电池团队近期新的燃料电池研究工作进展,内容包括燃料电池概念与原理,质子交换膜、电催化剂、膜电极、双极板等关键材料和部件的研制与测试方法、环境适应性,
《电化学分析仪器设计与应用》共6章,主要内容包括电化学分析仪器的发展史、电化学分析基本概念和技术方法、电化学分析仪器电路原理及设计方法、电化学分析仪器应用软件设计、电化学分析仪器的微型化、电化学分析仪
《催化裂化装置技术手册》在国内外大量科学探索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催化裂化装置工艺、设备、催化剂(助剂)、流态化、反应过程、操作控制、腐蚀防控、环境保护、事故处理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应用成果和发展趋势,并列举了大量实例。《催化裂化装置技术手册》注重理论、贴近实际,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实用性,可供从事炼油行业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运行管理的科技工作者、装置操作技能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十三五”是我国经济发展处在重要战略转型期,在《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适度发展煤炭深加工产业,既是国家能源战略技术储备和产能储备的需要,也是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的发展定位下,现代煤化工产业要统筹产业与环境和谐发展,深入推进行业的升级示范任务,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现代煤化工盐结晶技术及政策解析》在全面梳理我国煤化工发展现状及新技术进展,针对现代煤化工遇到的环保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同时梳理高盐水处理处置技术,剖析几家典型处理技术及典型工程运行业绩;详细解读即将发布的结晶盐标准研究,同时附录我国氯碱、纯碱化工发展现状及国家政策、工业盐标准,为现代煤化工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方向。
《城市遥感:城市环境监测集成与建模》对城市遥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城市遥感:城市环境监测集成与建模》探讨了遥感科学的概念、技术与方法以及如何创新地将其应用于城市相关问题研究。内容不仅涵盖了城市物理特征提取,而且扩展到城市社会经济与环境分析以及城市化预测建模。书中介绍了遥感传感器与算法在城市地物信息提取方面的进展,详细阐述了综合运用遥感及其相关空间技术获取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状况指标,并创新性地探讨了城市遥感结合动态模拟技术在城市增长模拟预测中的作用。各章由国际学者撰写,他们的研究领域涉及遥感、地理计算、地理学、城市规划和环境科学,研究案例主要来自北美洲和欧洲。
电极和电解质是超级电容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和性质直接影响超级电容器的各方面性能。本书在介绍超级电容器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着重对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及电解质的种类、特点、制备方法和发展应用等进行阐述。电极材料涉及碳基电极材料、金属氧化物、导电聚合物等;电解质包括水系电解液、有机电解液、离子液体电解质、固态电解质等。全书取材丰富,在介绍传统电容器材料的同时,注意吸收当今电容器领域的新成就,运用大量图表对这些材料进行较为全面的概述和反映。本书适合企业、科研院所等从事电容器研究和生产的科技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化工热力学》吸取外新教材的精华,参考多数高校执行的48~56学时安排,在系统介绍化工热力学原理的前提下,加强化工过程实用知识与实用计算方法的阐述,以强化学生利用热力学原理解决化工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全书共分10章,首先介绍了热力学定律与基本原理、流体的容积性质、流体的热力学性质;将真实气体混合物的热力学性质计算单设一章,以增强实际流股工况计算训练;接着讲述溶液的热力学性质、流体相平衡与化学反应平衡;后讲述流体流动、压缩、膨胀与节流过程热力学计算,蒸汽动力循环及制冷循环过程与计算,及典型化工过程的热力学分析。书中各章都配有例题与习题。习题设置注意知识点的覆盖,并附有答案。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工及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本书配有《化工热力学》(英文版)教材,可供双语
周晨亮、赫文秀主编的《化工专业综合实验》包含十七个实验项目:反渗透膜分离实验;变压吸附实验;二元气液平衡数据的测定;多功能玻璃连续精馏实验;连续流动反应器中返混测定;计算机控制填料塔返混性能实验;液液传质系数的测定;常压微反实验;计算机控制小型乙苯脱氢反应及分离实验;多功能反应实验;一氧化碳中温 低温串联变换反应实验;计算机控制气固相催化反应加压固定床实验;高压釜式反应器实验;煤中铬、镉、铅含量的测定;煤中汞元素含量的测定;煤中硒元素含量的测定;煤中锗含量的测定。本书可供高等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及相近专业作为实验指导书,也可供从事化学工程、化工设备和化工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