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旨在从不同角度全面阐述中国电镀行业的发展历史。全书主要分为三篇,上篇为综合电镀史,主要介绍中国电镀工业从古代到近代以至当代的整个发展历程;中篇为电镀专题史,阐述电镀在电子、航空、印刷等行业的发展和应用历史,阐述电镀的清洁生产、电镀教育与出版以及电镀行业组织的历史;下篇为地方电镀史,阐述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中西部地区、珠三角及港台地区的电镀简史。最后附有中国电镀大事记。 本书适合于电镀专业技术人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电镀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也适合于对行业专门史有兴趣的读者阅读。
本书共分为六个部分:部分为钙钛矿结构铈酸钡电解质材料,主要包括其结构分析、制备方法、性能研究以及应用。第二部分为钙钛矿结构铈酸锶电解质材料。第三部分为掺杂镓酸镧电解质材料,从晶格结构、力学性能、缺陷化学、合成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第四、五部分为传统氧离子导体ZrO2 基电解质材料、掺杂氧化铈电解质材料。第六部分为新型氧离子导体钼酸镧。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电化学合成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全书共7章,首先介绍电化学合成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电合成反应器、电极材料、隔膜材料、性能评价方法等,然后重点阐述了无机电化学合成、有机电化学合成、电化学聚合反应、离子液体中的电化学合成等方面的基本方法及其节能减排特性。 本书可供化学、化工及电化学、有机化学、精细化工、应用化学和药物研究等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和阅读,同时也可供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作为教学参考。
陈剑敏主编的《电力设施保护之三十六忌》内容结合现场实际,采用漂亮的彩色漫画,旨在使具有不同文化水平的各类读者均能了解身边的电力没施,增强人们的电力设施保护意识,明确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本书轻便易携,精挑细选了三十六个有关电力设施保护的知识点,并为每一个知识点编写了朗朗上口的口诀、配了生动清新的图片,真正做到了以图达意。本书是广大读者了解电力设施保护有关知识的立项读物,也是大力宣传安全用电、展示供电公司良好服务形象,营造和谐的供用电环境,提高供电服务水平的好帮手。
GB/T 20245((电化学分析器性能表示》分为以下5个部分: ——第l部分:总则; ——第2部分:pH值; ——第3部分:电解质电导率; ——第4部分:采用覆膜电流式传感器测量水中溶解氧; ——第5部分:氧化还原电位。 本部分为GB/了20245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了1.1—2009和GB/T20000.2—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EC 60746—3:2002((电化学分析器性能表示 第3部分:电解质电 导率》 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 l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0 9001:2008,IDT) 为了方便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在GB/丁20245.3的标准文本中用“GB/T 20245的本部分”代替“IEC 60746的本部分”; ——小数点符号用“.”代替“,”;
本书是职业教育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电梯工程技术等专业的电工课程,以电梯安装与维修岗位能力的要求为编写依据。本书的内容包括安全用电、电路基础、交流电路、电气入门、控制电路五个项目,涉及电工基础知识、电路基础知识、常用电器、电工常用工具和仪表的功能与使用、电工识图基础知识、导线连接操作技能、电梯基本控制电路的安装排故,以及中级维修电工考核大纲要求的基本技能。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通用性,通俗易懂、图文并茂。 本书可作为职业院校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电梯工程技术等专业的使用,也适合初、中级维修电工阅读。
JJG 823—2014《离子色谱仪》的编写是以JJF 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l002—2010《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为基础和依据,对JJG 823—1993《离子色谱仪》进行修订的。 与JJG 823—1993《离子色谱仪》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内容有如下变化: ——增加了紫外可见检测器和电化学检测器的检定技术指标。(见1) ——把原规程柱子与仪器的综合技术指标,改为仪器的技术指标,这样取消了与离子色谱柱相关的技术指标,例如柱子的分离度和后出峰时间等。(见3.3,3.4节) ——对于原规程重复的线性范围和相关系数技术指标,取消线性范围,保留相关系数技术指标。 一一增加了仪器的小检出量与定量环的转换关系。(见5.2.2.4节)JJG 823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JG 823——1993。
本书收集整理目前常见车用涂料的成分资料,及国内外技术规范、法律法规对车用涂料化学安全的限制性指标。对车用涂料中高风险八大类有毒有害物质(挥发性溶剂、阻燃剂、固化剂、增塑剂、稳定剂、重金属及材料表征),结合现代的光谱、色谱及质谱快速分析技术 ,提出绿色涂料有毒有害物质快速测定方法。
本书共分为六个部分:部分为钙钛矿结构铈酸钡电解质材料,主要包括其结构分析、制备方法、性能研究以及应用。第二部分为钙钛矿结构铈酸锶电解质材料。第三部分为掺杂镓酸镧电解质材料,从晶格结构、力学性能、缺陷化学、合成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第四、五部分为传统氧离子导体ZrO2 基电解质材料、掺杂氧化铈电解质材料。第六部分为新型氧离子导体钼酸镧。
GB/T 20245((电化学分析器性能表示》分为以下5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PH值; ——第3部分:电解质电导率; ——第4部分:采用覆膜电流式传感器测量水中溶解氧; ——第5部分:氧化还原电位。 本部分为GB/T 20245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和GB/T 20000.2—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EC 60746-2:2003((电化学分析器性能表示 第2部分:pH值》。 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 l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IS0 9001:2008,IDT) 为了方便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在GB/T 20245.2的标准文本中用“GB/T 20245的本部分”代替“IEC 60746的本部分”; ——小数点符号用“.”代替“,”; ——纳入了IEC 6
本教材基于科研“反哺”教学理念,基于创新创业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理念,一方面将教师的科研成果(项目)转化为实验项目,创新实验教学体系,注重实验项目内容的科研前沿性和成果的可转化性。另一方面将已经成功实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省级创新创业项目、竞赛项目等开发成实验教材。目前本教材编选创新实验模块和创业项目两个模块,每个模块10个实验,包含课前任务清单和课后拓展训练。实行“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的微视频建设。计划为每个实验章节配备1-2个视频,包括对实验过程分析重点的操作演示,注意事项操作演示。每个实验安排5题思考题,参考答案可以通过二维码扫描查看。
本标准按照GB/T l.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YS/T 287--2005《铝电解用半石墨质阴极炭块》和YS/T623--2007((铝电解用高石墨质阴极炭块》。 本标准与YS/T 287—2005和YS/T 623—2007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将半石墨质阴极炭块和高石墨质阴极炭块的牌号合并,并重新对各牌号产品进行了规定; ——对热膨胀率指标和钠膨胀率指标进行统一,取消了电解膨胀率指标; ——对真密度、耐压强度、表观密度和室温电阻率进行了修订; ——删除了YS/T287--2005中气孔率指标、BSL-2牌号以及附录A和附录B; ——增加了GS-C侧部炭块牌号; ——增加了侧部炭块参考指标项目。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归口。
本教材采用项目式编写,主要包括安全用电常识、直流电路的认识和测量、电磁与变压器、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单相交流异步电动机、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电气安装与维修技能竞赛等8个项目。项目以真实的电工相关控制电路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开展教学、以完成项目为主要任务,理论知识已必须、够用为度融合在具体的任务中,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突出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每个项目由项目描述、学习目标、知识讲解、任务实践、考核评价、拓展提高五大部分组成。
GB/T 20245{电化学分析器性能表示》分为以下5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pH值; ——第3部分:电解质电导率; , ——第4部分:采用覆膜电流式传感器测量水中溶解氧; ——第5部分:氧化还原电位。 本部分为GB/T 20245的第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和GB/T 20000.2—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EC 60746-5:1992《电化学分析器性能表示 第5部分:氧化还原电位》。 为了方便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在GB/T 20245.5的标准文本中用“GB/T 20245的本部分”代替“IEC 60746的本部分”; ——小数点符号用“.”代替“,”; ——删除了国际标准前言。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
干雅平主编的这本《室内环境检测》就是为了满足高职高专环境类专业对室内环境监测教材的要求及根据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需要而编写的。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的真实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项目,再围绕教学项目组织教学内容,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强调监测实训效果,突出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顶岗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增强学生上岗就业的竞争力。 本教材主要适用于高职高专环境监测专业及环境类其他各专业使用;同时,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环境保护相关企事业单位培训及职业资格考试的培训教材。
本书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钙钛矿结构铈酸钡电解质材料, 主要包括其结构分析、制备方法、性能研究以及应用。第二部分为钙钛矿结构铈酸锶电解质材料。第三部分为掺杂镓酸镧电解质材料, 从晶格结构、力学性能、缺陷化学、合成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重视度的提高,环境教育与绿色化学教育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新的化学图书中。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与其相对应的技术称为绿色技术、环境友好技术,是采用具有一定转化率的高选择性化学反应来生产目的产品,不生成或很少生成副产品或废物,实现或接近废物的“零排放”过程。化学工艺过程中使用无毒无害原料、溶剂和催化剂。因此,立足于大学化学教育发展需求,以绿色化学教育为导向,积极响应国家“十三五”规划“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即是深化教育改革发展的有力之举,更是化学教育适应新环境、谋求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表现。 本书具有国际化特点:本书由浙江树人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BSU)组织课程团队共同编写,团队成员博士学位达85.7%、副高以上职称达57.1%、具工程经历的达71.4%。这是第一部将进行
本书对不同种类塑料的溶解性、密度、加热特性三项检测内容的筛选试验方法及步骤进行了介绍,并列举了各类通用塑料及工程塑料的特殊鉴别试验手段及细节。在给出各种鉴别塑料的简易方法的同时,作者还介绍了现代科学仪器的分析方法,并给出了已知塑料品种的红外光谱,可供专业技术人员使用。 本书对于从事塑料回收、塑料制品生产等企业的技术人员有很好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