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旨在从不同角度全面阐述中国电镀行业的发展历史。全书主要分为三篇,上篇为综合电镀史,主要介绍中国电镀工业从古代到近代以至当代的整个发展历程;中篇为电镀专题史,阐述电镀在电子、航空、印刷等行业的发展和应用历史,阐述电镀的清洁生产、电镀教育与出版以及电镀行业组织的历史;下篇为地方电镀史,阐述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中西部地区、珠三角及港台地区的电镀简史。最后附有中国电镀大事记。 本书适合于电镀专业技术人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电镀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也适合于对行业专门史有兴趣的读者阅读。
本教材基于科研“反哺”教学理念,基于创新创业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理念,一方面将教师的科研成果(项目)转化为实验项目,创新实验教学体系,注重实验项目内容的科研前沿性和成果的可转化性。另一方面将已经成功实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省级创新创业项目、竞赛项目等开发成实验教材。目前本教材编选创新实验模块和创业项目两个模块,每个模块10个实验,包含课前任务清单和课后拓展训练。实行“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的微视频建设。计划为每个实验章节配备1-2个视频,包括对实验过程分析重点的操作演示,注意事项操作演示。每个实验安排5题思考题,参考答案可以通过二维码扫描查看。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电化学合成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全书共7章,首先介绍电化学合成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电合成反应器、电极材料、隔膜材料、性能评价方法等,然后重点阐述了无机电化学合成、有机电化学合成、电化学聚合反应、离子液体中的电化学合成等方面的基本方法及其节能减排特性。 本书可供化学、化工及电化学、有机化学、精细化工、应用化学和药物研究等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和阅读,同时也可供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作为教学参考。
本书共分为六个部分:部分为钙钛矿结构铈酸钡电解质材料,主要包括其结构分析、制备方法、性能研究以及应用。第二部分为钙钛矿结构铈酸锶电解质材料。第三部分为掺杂镓酸镧电解质材料,从晶格结构、力学性能、缺陷化学、合成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第四、五部分为传统氧离子导体ZrO2 基电解质材料、掺杂氧化铈电解质材料。第六部分为新型氧离子导体钼酸镧。
GB/T 20245((电化学分析器性能表示》分为以下5个部分: ——第l部分:总则; ——第2部分:pH值; ——第3部分:电解质电导率; ——第4部分:采用覆膜电流式传感器测量水中溶解氧; ——第5部分:氧化还原电位。 本部分为GB/了20245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了1.1—2009和GB/T20000.2—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EC 60746—3:2002((电化学分析器性能表示 第3部分:电解质电 导率》 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 l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0 9001:2008,IDT) 为了方便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在GB/丁20245.3的标准文本中用“GB/T 20245的本部分”代替“IEC 60746的本部分”; ——小数点符号用“.”代替“,”;
本书已被评为浙江省重点教材。全书共十一章,包括基础理论部分和发酵工业各论,在内容上按照“一条主线、两个基础、多个案例”的逻辑方式阐述。一条主线,即将发酵工程中各研究对象具有的共性规律提炼出来,按照发酵工艺过程的主线(菌种→培养基→种子扩大培养→发酵过程控制→后处理)来编排教学内容,考虑到生物下游技术已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同时大多学校已经开设了独立的一门课程进行教学,所以发酵后处理部分内容不再安排。两个基础,即生物学基础、工程学基础。坚持两个基础并重,让学生在掌握生物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认识发酵过程的放大与控制的基本特点;多个案例,即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列出食品、微生物、制药、环境等行业的一些典型工艺产品为代表。
本教材采用项目式编写,主要包括安全用电常识、直流电路的认识和测量、电磁与变压器、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单相交流异步电动机、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电气安装与维修技能竞赛等8个项目。项目以真实的电工相关控制电路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开展教学、以完成项目为主要任务,理论知识已必须、够用为度融合在具体的任务中,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突出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每个项目由项目描述、学习目标、知识讲解、任务实践、考核评价、拓展提高五大部分组成。
《环境生物电化学原理与应用/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市政与环境工程系列研究生教材》共分4篇20章,包括微生物燃料电池概论、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原理、微生物燃料电池应用材料及主要构型、微生物燃料电池主要应用、生物电化学系统基本原理与应用、基于可溶性化合物的电子穿梭、生物电化学系统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影响生物电化学系统性能的技术因素、生物电化学系统的复杂反应、双室“发电、除污”耦合工艺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简介、双室“发电、除污”耦合工艺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实验材料与分析方法、不同阳极对铜盐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影响、电镀废水作为阴极的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研究、银离子为电子受体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构建与运行、基于生化法互作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简介、基于生化法互作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实验材料与方法、利用双室微生
“优秀技术工人百工百法丛书”由100位全国各行各业的很好高技能人才的100种具有先进性、独特性、推广价值的技能技法、操作法或者创新方法组成,是全国总工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出版项目。 入选“优秀技术工人百工百法丛书”作者群体的工匠人才,都是全国各行各业的杰出技术工人代表。他们总结自己的技能、技法和创新方法,著书立说、宣传推广,能让更多人看到技术工人创造的经济社会价值,带动更多产业工人积极提高自身技术技能水平,更好地助力高质量发展。 《刘清工作法 : 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系统》是“优秀技术工人百工百法丛书”的其中一本。矿智能化、无人化不仅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更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技术保障。随着近几年各煤矿企业对智能开采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煤矿智能化建设已经成为
陈剑敏主编的《电力设施保护之三十六忌》内容结合现场实际,采用漂亮的彩色漫画,旨在使具有不同文化水平的各类读者均能了解身边的电力没施,增强人们的电力设施保护意识,明确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本书轻便易携,精挑细选了三十六个有关电力设施保护的知识点,并为每一个知识点编写了朗朗上口的口诀、配了生动清新的图片,真正做到了以图达意。本书是广大读者了解电力设施保护有关知识的立项读物,也是大力宣传安全用电、展示供电公司良好服务形象,营造和谐的供用电环境,提高供电服务水平的好帮手。
本书是职业教育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电梯工程技术等专业的电工课程,以电梯安装与维修岗位能力的要求为编写依据。本书的内容包括安全用电、电路基础、交流电路、电气入门、控制电路五个项目,涉及电工基础知识、电路基础知识、常用电器、电工常用工具和仪表的功能与使用、电工识图基础知识、导线连接操作技能、电梯基本控制电路的安装排故,以及中级维修电工考核大纲要求的基本技能。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通用性,通俗易懂、图文并茂。 本书可作为职业院校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电梯工程技术等专业的使用,也适合初、中级维修电工阅读。
化学分析实验是医药化工类、生命科学类、机电类的部分专业的学生必修的课程。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新型仪器设备不断被引进,教材中仪器设备与实际应用的仪器设备不匹配,给学生预习和教师授课带来诸多不便,此教材正是为了适应许多高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而编写的。 本教材分“化学分析实验技术”、“化学分析实验”、“附录”三个部分,是以台州学院化学系使用了十多年的化学分析实验讲义为基础,参考了众多国内外物理化学实验教材编写而成的。 本教材适用于化学教育、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环保、生科等专业。
GB/T 20245{电化学分析器性能表示》分为以下5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pH值; ——第3部分:电解质电导率; , ——第4部分:采用覆膜电流式传感器测量水中溶解氧; ——第5部分:氧化还原电位。 本部分为GB/T 20245的第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和GB/T 20000.2—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EC 60746-5:1992《电化学分析器性能表示 第5部分:氧化还原电位》。 为了方便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在GB/T 20245.5的标准文本中用“GB/T 20245的本部分”代替“IEC 60746的本部分”; ——小数点符号用“.”代替“,”; ——删除了国际标准前言。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
在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未来新型能源体系中,电能的高效转化与高密度储存是能源分配的重要技术环节。研发适用于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与聚合物电解质水电解技术的非Pt催化剂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也是本论文工作的主要研究目标。在燃料电池方面,着重研究了Pd基催化剂,从纳米Pd催化剂的形貌与表面电子结构探讨高性能Pd催化剂的设计;在水电解方面,我们致力于发展基于碱性聚合物电解质的新型水电解技术,初步实现了器件原型。
本书主要介绍计算机与网络用电安全、电工技术应用基础、计算机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计算机控制照明系统、计算机网络电工技术应用共五个方面的内容,理论知识以应知应会为主,实践技能突显步骤话,采用图、文、表并茂的编写形式,教师轻松教,学生快乐学,对口应用强。
本书对不同种类塑料的溶解性、密度、加热特性三项检测内容的筛选试验方法及步骤进行了介绍,并列举了各类通用塑料及工程塑料的特殊鉴别试验手段及细节。在给出各种鉴别塑料的简易方法的同时,作者还介绍了现代科学仪器的分析方法,并给出了已知塑料品种的红外光谱,可供专业技术人员使用。 本书对于从事塑料回收、塑料制品生产等企业的技术人员有很好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