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以真实产品离子膜法烧碱生产工艺流程为内容设计主线,阐述了当今离子膜法烧碱生产典型工艺过程,主要包括了一次盐水制备、二次盐水精制、精制盐水电解、氯氢气处理和液氯生产五个方面的生产任务。在一次盐水制备过程中融入了流体输送、流体输送典型机械、膜分离技术、非均相物系分离化工单元操作技术以及岗位操作等基本技能;在二次盐水精制过程中介绍了传热化工单元操作技术和螯合树脂的使用、再生以及岗位操作技能;在精制盐水电解过程中,介绍了典型离子膜电解槽的工作原理、结构以及电解生产单元的开停车操作过程;在氯氢气处理过程中,把气体输送单元操作与典型输送设备的结构、性能与装置的开停车操作相结合;在液氯生产过程中,针对液氯生产岗位上的冷冻技术以及氯气液化技术进行了分析。本书内容具体、生动,更加注重了
本书针对高等院校非电类专业电工学课程所涉及的内容,编写了包括直流、交流、三相电路、电动机的控制、动态电路及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等相关实验。本书依据教学体系,内容由浅入深地进行安排,精选了20个基础实验和5个创新设计性实验。基本实验给出了实验电路、实验仪器设备及实验原理、方法及步骤,内容详细而富有条理;设计与仿真实验内容让读者根据要求,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非电类专业电工学、电工电子学实验课程的,也可供相关科研人员参考。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电化学合成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全书共7章,首先介绍电化学合成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电合成反应器、电极材料、隔膜材料、性能评价方法等,然后重点阐述了无机电化学合成、有机电化学合成、电化学聚合反应、离子液体中的电化学合成等方面的基本方法及其节能减排特性。 本书可供化学、化工及电化学、有机化学、精细化工、应用化学和药物研究等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和阅读,同时也可供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作为教学参考。
本书共分为六个部分:部分为钙钛矿结构铈酸钡电解质材料,主要包括其结构分析、制备方法、性能研究以及应用。第二部分为钙钛矿结构铈酸锶电解质材料。第三部分为掺杂镓酸镧电解质材料,从晶格结构、力学性能、缺陷化学、合成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第四、五部分为传统氧离子导体ZrO2 基电解质材料、掺杂氧化铈电解质材料。第六部分为新型氧离子导体钼酸镧。
本书是职业教育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电梯工程技术等专业的电工课程,以电梯安装与维修岗位能力的要求为编写依据。本书的内容包括安全用电、电路基础、交流电路、电气入门、控制电路五个项目,涉及电工基础知识、电路基础知识、常用电器、电工常用工具和仪表的功能与使用、电工识图基础知识、导线连接操作技能、电梯基本控制电路的安装排故,以及中级维修电工考核大纲要求的基本技能。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通用性,通俗易懂、图文并茂。 本书可作为职业院校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电梯工程技术等专业的使用,也适合初、中级维修电工阅读。
本书主要介绍计算机与网络用电安全、电工技术应用基础、计算机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计算机控制照明系统、计算机网络电工技术应用共五个方面的内容,理论知识以应知应会为主,实践技能突显步骤话,采用图、文、表并茂的编写形式,教师轻松教,学生快乐学,对口应用强。
本书共分为六个部分:部分为钙钛矿结构铈酸钡电解质材料,主要包括其结构分析、制备方法、性能研究以及应用。第二部分为钙钛矿结构铈酸锶电解质材料。第三部分为掺杂镓酸镧电解质材料,从晶格结构、力学性能、缺陷化学、合成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第四、五部分为传统氧离子导体ZrO2 基电解质材料、掺杂氧化铈电解质材料。第六部分为新型氧离子导体钼酸镧。
《环境生物电化学原理与应用/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市政与环境工程系列研究生教材》共分4篇20章,包括微生物燃料电池概论、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原理、微生物燃料电池应用材料及主要构型、微生物燃料电池主要应用、生物电化学系统基本原理与应用、基于可溶性化合物的电子穿梭、生物电化学系统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影响生物电化学系统性能的技术因素、生物电化学系统的复杂反应、双室“发电、除污”耦合工艺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简介、双室“发电、除污”耦合工艺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实验材料与分析方法、不同阳极对铜盐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影响、电镀废水作为阴极的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研究、银离子为电子受体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构建与运行、基于生化法互作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简介、基于生化法互作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实验材料与方法、利用双室微生
本书收集整理目前常见车用涂料的成分资料,及国内外技术规范、法律法规对车用涂料化学安全的限制性指标。对车用涂料中高风险八大类有毒有害物质(挥发性溶剂、阻燃剂、固化剂、增塑剂、稳定剂、重金属及材料表征),结合现代的光谱、色谱及质谱快速分析技术 ,提出绿色涂料有毒有害物质快速测定方法。
GB/T 20245((电化学分析器性能表示》分为以下5个部分: ——第l部分:总则; ——第2部分:pH值; ——第3部分:电解质电导率; ——第4部分:采用覆膜电流式传感器测量水中溶解氧; ——第5部分:氧化还原电位。 本部分为GB/了20245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了1.1—2009和GB/T20000.2—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EC 60746—3:2002((电化学分析器性能表示 第3部分:电解质电 导率》 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 l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0 9001:2008,IDT) 为了方便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在GB/丁20245.3的标准文本中用“GB/T 20245的本部分”代替“IEC 60746的本部分”; ——小数点符号用“.”代替“,”;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重视度的提高,环境教育与绿色化学教育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新的化学图书中。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与其相对应的技术称为绿色技术、环境友好技术,是采用具有一定转化率的高选择性化学反应来生产目的产品,不生成或很少生成副产品或废物,实现或接近废物的“零排放”过程。化学工艺过程中使用无毒无害原料、溶剂和催化剂。因此,立足于大学化学教育发展需求,以绿色化学教育为导向,积极响应国家“十三五”规划“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即是深化教育改革发展的有力之举,更是化学教育适应新环境、谋求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表现。 本书具有国际化特点:本书由浙江树人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BSU)组织课程团队共同编写,团队成员博士学位达85.7%、副高以上职称达57.1%、具工程经历的达71.4%。这是第一部将进行
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 等七部法律的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进行修改,对其中的第六条第二款、第九条、第十三条、第十六条第三款、第十七条第二款、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二条款、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八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四条进行了修改。本书主要内容为很新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全文。
化学分析实验是医药化工类、生命科学类、机电类的部分专业的学生必修的课程。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新型仪器设备不断被引进,教材中仪器设备与实际应用的仪器设备不匹配,给学生预习和教师授课带来诸多不便,此教材正是为了适应许多高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而编写的。 本教材分“化学分析实验技术”、“化学分析实验”、“附录”三个部分,是以台州学院化学系使用了十多年的化学分析实验讲义为基础,参考了众多国内外物理化学实验教材编写而成的。 本教材适用于化学教育、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环保、生科等专业。
本标准按照GB/T l.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YS/T 65—2007《铝电解用阴极糊》。 本标准与YS/T65—200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是对部分牌号热捣糊真密度、表观密度、电阻率和膨胀收缩率指标作了修订。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晋阳碳素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宁平炭素有限责任公司、冷水江市湘鲁石墨制造有限公司新化碳素厂、中电投宁夏能源铝业青鑫炭素有限公司、方圆集团鲁山新兴炉衬材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山东兖矿炭素制品有限公司、郑州浩宇炭素材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自强、何璞睿、刘仁伟、朱岳屏、吴建国、刘祯、刘建平、曹培峰、段欣江、寇岳、段学良、赵伟荣、张晖、席兆
GB/T 20245{电化学分析器性能表示》分为以下5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pH值; ——第3部分:电解质电导率; , ——第4部分:采用覆膜电流式传感器测量水中溶解氧; ——第5部分:氧化还原电位。 本部分为GB/T 20245的第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和GB/T 20000.2—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EC 60746-5:1992《电化学分析器性能表示 第5部分:氧化还原电位》。 为了方便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在GB/T 20245.5的标准文本中用“GB/T 20245的本部分”代替“IEC 60746的本部分”; ——小数点符号用“.”代替“,”; ——删除了国际标准前言。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
本教材采用项目式编写,主要包括安全用电常识、直流电路的认识和测量、电磁与变压器、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单相交流异步电动机、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电气安装与维修技能竞赛等8个项目。项目以真实的电工相关控制电路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开展教学、以完成项目为主要任务,理论知识已必须、够用为度融合在具体的任务中,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突出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每个项目由项目描述、学习目标、知识讲解、任务实践、考核评价、拓展提高五大部分组成。
本书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钙钛矿结构铈酸钡电解质材料, 主要包括其结构分析、制备方法、性能研究以及应用。第二部分为钙钛矿结构铈酸锶电解质材料。第三部分为掺杂镓酸镧电解质材料, 从晶格结构、力学性能、缺陷化学、合成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本书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钙钛矿结构铈酸钡电解质材料, 主要包括其结构分析、制备方法、性能研究以及应用。第二部分为钙钛矿结构铈酸锶电解质材料。第三部分为掺杂镓酸镧电解质材料, 从晶格结构、力学性能、缺陷化学、合成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