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的根基是什么?基因的化学本质是什么?细菌遗传学是如何诞生的?物理学家是如何走进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双螺旋是如何被发现的?遗传密码是如何被破译的?信使RNA是如何被发现的?癌基因是如何被发现的?生物学与医学的分子化进程如何?发育生物学是如何崛起的?分子生物学如何解释生物演化?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能取代分子描述吗? 本书通过对大量科学文献和著名科学家科研工作的分析,对分子生物学在20世纪的兴起和发展作了全面概括和系统描述。从分子生物学的根基开始,把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发展和扩展过程中的核心人物和重要事件串联起来,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分子生物学史画卷。本书还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这个过程中理论与实验、社会环境与科学环境、各门科学学科之间的交互作用。有助于读者理解近代生命科学的成
该书主要从合成、配方设计、性能测试、配方举例、应用举例等角度对水性聚氨酯涂料、涂层、胶黏剂、油墨、助剂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包括聚氨酯木器漆、聚氨酯橡塑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水性氨酯油、聚氨酯功能涂料
本书为《天然高分子基新材料》丛书之一,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聚乳酸的合成、结构、性能、改性技术、成型加工技术和实际应用情况,既回顾了乳酸和聚乳酸的发现和发展史,阐述了聚乳酸研究的进展和当前热点,也展望了聚乳酸材料在生产和应用中的发展方向。本书内容包含了乳酸、丙交酯和聚乳酸合成制备中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聚乳酸的化学、凝聚态和晶体结构的基本知识,以及聚乳酸的力学、流变和降解性能,汇总了聚乳酸在改性和加工方面的各种技术和进展,并涉及到聚乳酸在高值的生物医学领域、通用的纺织和包装材料等诸多领域的实际应用。 本书适合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及其相关领域的科技人员、教师和研究生阅读,也适合用作研究生、大专院校学生的专业教材。
本书为读者了解聚合物固体材料各力学理论提供分子黏弹性方面的基础训练,也是进入黏弹性材料各力学领域的一把钥匙。本书的特点是用连续体力学方法和分子方法描述聚合物固体材料的黏弹性。详细地提出了所有的推导,同时,在特别注意假设、简化和局限性的前提下提出模型和概念,并将连续体力学方法推导的结果与分子方法的推导结果加以比较,使物理概念更加深化。重点是介绍分子方法的成果。因此,本书是聚合物固体材料(如工程塑料、合成橡胶、非金属基复合材料、火箭固体推进剂以及新建筑材料等)各分支的力学工作者以及材料的研究、制造、应用者的基础参考书。
该书作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合成树脂及应用》丛书的一个分册,主要对通用聚苯乙烯树脂、高抗冲聚苯乙烯树脂、发泡聚苯乙烯以及其他苯乙烯系树脂的原辅材料、生产工艺、结构与性能、改性方法、品种与牌号以及具体应用领域等进行了系统介绍。可供从事聚苯乙烯树脂生产、设计与研发、加工应用及销售的中高级管理及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为读者了解聚合物固体材料各力学理论提供分子黏弹性方面的基础训练,也是进入黏弹性材料各力学领域的一把钥匙。 本书的特点是用连续体力学方法和分子方法描述聚合物固体材料的黏弹性。详细地提出了所有的推导,同时,在特别注意假设、简化和局限性的前提下提出模型和概念,并将连续体力学方法推导的结果与分子方法的推导结果加以比较,使物理概念更加深化。重点是介绍分子方法的成果。因此,本书是聚合物固体材料(如工程塑料、合成橡胶、非金属基复合材料、火箭固体推进剂以及新建筑材料等)各分支的力学工作者以及材料的研究、制造、应用者的基础参考书。
本书从基础理论到方法技术、工艺与实例都做了系统全面的阐述,有理论又有对实践应用的指导,对中国塑料、资源环境事业的引导发展以及新型生态材料学的孵化发展均颇有裨益。 该书可供塑料、资源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本书首先对聚氨酯合成机理、原料与助剂、成型设备、成型模具等基础知识进行了介绍;然后对聚氨酯隔热保温制品、聚氨酯鞋底、聚氨酯跑道、聚氨酯软质泡沫制品、聚氨酯灌浆材料、聚氨酯防水材料、聚氨酯轮胎、聚氨酯筛板等的制备工艺、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对聚氨酯的应用领域以及废料的回收利用进行了简单介绍。 本书可供从事聚氨酯科研开发和生产应用的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结合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对聚双环戊二烯的有关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详细介绍了双环戊二烯的性质、开环易位聚合机理、催化体系、聚合反应及大分子结构,同时介绍了聚双环戊二烯在反应注射成型、材料改性和应用等方面的进展。 本书可供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工程塑料等领域的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院校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整理和总结,本书全面介绍了高分子材料共混改性的基本原理,内容包括常用改性技术,如化学改性、共混改性、填充改性、纤维增强改性、表面改性技术等,并阐述了通过这些技术改善高分子材料性能及使其功能化的各种方法。1. 聚苯乙烯/纳米TiO2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No.111102011b),主持2. 磁、发光双功能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E2011209005),第二3.高灵敏重金属快速检测技术与仪器开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No. 2013AA065601)4. 多级孔TiO2︱TiZnO3@QDs︱ZnO叠层薄膜及光电转换性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10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