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章首先分析阴燃火灾的危害、产生机理和国内外对同向阴燃在不同反应阶段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介绍典型多孔类阴燃可燃物—聚氨酯软泡热分解动力学特性,介绍了不同升温速率和气氛下对可燃物的热分解特性实验结果,以及采用Coats-Redfern积分法计算不同工况下的热解化学动力学参数方法。 第三章介绍聚氨酯软泡在氮气和空气气氛失重下的分步动力学模型,以及采用二进制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的方法和得出的*的动力学参数。 第四章介绍自制的小尺寸阴燃试验台以及模拟阴燃火灾的点燃过程,重点介绍不同加热时间、热流强度、氧化剂流量和氧气浓度下聚氨酯软泡阴燃引燃变化状况,测量得出可燃物各特征点的温度和温度分布等参数等,以及不同工况对可燃物阴燃点燃时间、临界热流及温度的影响、建立一维阴燃点燃模型并计算和对比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下属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的《乙酸a,a-二甲基苯乙酯》(代号为JECFA1655)。 本标准与CAC(JECFAl655)相比,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色状由“白色至无色液体或晶体”改为“无色液体或白色固体”(见4.1); ——删除了熔点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际香料香精(杭州)有限公司、上海香料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钱晨阳、金其璋、裘永明、陶武。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昆山市亚香日用香料有限公司、上海香料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天进、徐易、刘鹏、曹怡。
本标准按照GB/Tl.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下属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的《丁酸异戊酯》(代号为JECFA45)。本标准技术要求与JECFA45一致。 本标准是对QB/Tl775--2006《丁酸异戊酯》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l775--200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含量的测定用气相色谱法代替化学法(见5.7,2006年版5.7); ——删除了“沸程”要求(见2006年版4.8)。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浦杰香料有限公司、盐城市春竹香料有限公司、上海绿野香料有限公司、吴江慈云香料香精有限公司、上海香料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丽红、薛文学、李惠明、吴梦海、徐易。 本标准
全书共分为7章,介绍了空间原子氧的形成、原子氧对航天材料的影响及国内外的研究概况;介绍了地面模拟试验装置的分类以及常用的空间材料Kapton和TeflonFEP薄膜的原子氧损伤效应的地面模拟试验方法;分析了材料的性能退化规律和损伤机理;对剥蚀作用进行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空间飞行试验和地面模拟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下属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的《异戊酸乙酯》(代号为JECFAl96)。 本标准是对QB/T1776--2006《异戊酸乙酯》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1776--200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涉及食品添加剂的内容(见2006年版1): ——含量由“≥98.0%”改为“不小于98.0%(两个异构体之和)”(见4.7,2006年版4.7): ——含量的测定用气相色谱法代替化学法(见5.7,2006年版5.7): ——删除了“沸程”要求(见2006年版4.8)。 本标准与CAC(JECFAl96)相比,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增加了“溶解度”要求(见4.5): ——酸值由“≤2.0”改为“不大于1.0”(见4.6): ——含量(GC)由“≥98.0%”改为“不小于98.0%(两个异构体之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下属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的《丁酸乙酯》(代号为JECFA29)。本标准技术要求与JECFA29一致。 本标准是对QB/T1773--2006《丁酸乙酯》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1773--200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含量的测定由填充柱气相色谱法改为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见5.7,2006年版5.7)。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吴江慈云香料香精有限公司、盐城市春竹香料有限公司、四川省申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绿野香料有限公司、上海浦杰香料有限公司、上海香料研究所、上海华盛香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梦海、薛文学、杜岗、李惠
本书对不同种类塑料的溶解性、密度、加热特性三项检测内容的筛选试验方法及步骤进行了介绍,并列举了各类通用塑料及工程塑料的特殊鉴别试验手段及细节。在给出各种鉴别塑料的简易方法的同时,作者还介绍了现代科学仪器的分析方法,并给出了已知塑料品种的红外光谱,可供专业技术人员使用。 本书对于从事塑料回收、塑料制品生产等企业的技术人员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下属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的《丙酸乙酯》(代号为JECFA28)。 本标准是对QB/T1771--2006《丙酸乙酯》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1771--200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含量的测定由填充柱气相色谱法改为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见5.6,2006年版5.6)。 本标准与CAC(JECFA28)相比,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酸值由“≥2.0”改为“不大于1.0”(见4.5)。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吴江慈云香料香精有限公司、盐城市春竹香料有限公司、四川省申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浦杰香料有限公司、上海香料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
本书对不同种类塑料的溶解性、密度、加热特性三项检测内容的筛选试验方法及步骤进行了介绍,并列举了各类通用塑料及工程塑料的特殊鉴别试验手段及细节。在给出各种鉴别塑料的简易方法的同时,作者还介绍了现代科学仪
本书对不同种类塑料的溶解性、密度、加热特性三项检测内容的筛选试验方法及步骤进行了介绍,并列举了各类通用塑料及工程塑料的特殊鉴别试验手段及细节。在给出各种鉴别塑料的简易方法的同时,作者还介绍了现代科学仪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下属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的《乙酸异戊酯》(代号为JECFA43)。 本标准是对QB/T1770--2006《乙酸异戊酯》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1770--200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含量(GC)由“≥97.0%’’改为“不小于98.0%(两个异构体之和)”(见4.7,2006年版4.7); ——含量的测定用气相色谱法代替化学法(见5.7,2006年版5.7); ——删除了“沸程”要求(见2006年版4.8)。 本标准与CAC(JECFA43)相比,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含量(GC)由“≥95.0%”改为“不小于98.0%(两个异构体之和)”(见4.7)。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
《茶树栽培学(第5版)》共十章,涉及四部分内容。部分,扼要地叙述茶树栽培历史、茶区分布及生产概况;第二部分,根据国内外现有的研究和实践资料,系统地归纳、阐明茶树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和茶树的适生环境,为茶树栽培技术的运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奠定良好基础;第三部分,介绍茶园生产管理的栽培技术;第四部分,提出了茶园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做法与思路。 《茶树栽培学(第5版)》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是高等院校培养茶学专门人才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广大茶学科技工作者、茶叶生产农业技术人员的参考学习用书。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下属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的《l-薄荷醇1,2-丙二醇碳酸酯》(代号为JECFA444),与JECFA444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昆山市亚香日用香料有限公司、上海香料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天进、金其璋、刘鹏、曹怡。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下属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的《丁酸a,a一二甲基苯乙酯》(代号为JECFA1656)。 本标准与CAC(JECFAl656)相比,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相对密度(25℃/25℃)由“0.960~0.971”改为“0.960~0.975”(见4.3): ——含量(GC)由“≥95.0%”改为“不小于98.0%”(见4.5)。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香料研究所、国际香料香精(杭州)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易、钱晨阳、裘永明、陶武。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山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下属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 (JECFA)制定的《苯乙酸苯乙酯》(代号为JECFA999)。 本标准与CAC(JECFA999)相比,主要技术差异如F: ——相对密度(25℃/25℃)由“l.079~1.082”改为“l.078~1.082”(见4.3); ——删除了熔点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香料研究所、国际香料香精(浙江)有限公司、上海浦杰香料有限公司、安 徽华业香料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其璋、施松林、方丽红、王天义、胡芳、方丽、范一义。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下属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的《 癸内酯》 (代号为JECFA 232)。 本标准与CAC(JECFA 232)相比,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一一删除了“皂化值”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香料研究所、安徽华业香料股份有限公司、淮安万邦香料工业有限公司、盐城市春竹香料有限公司、仪征市森泰化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易、王天义、王宇、薛文学、莫志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