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主要内容以煤的直接转化工艺过程为主,阐述煤化学工艺基本原理、重要工艺过程和设备以及有关煤化工进展,并以近年来公布的统计公告及新标准为依据更新了数据。全书共分为9章,可按48学时进行教学。介绍了煤炭资源、煤的低温干馏、炼焦及化学产品的回收与精制、煤的气化、煤间接液化、煤直接加氢液化、煤制碳素制品、煤化工生产的污染与防治等的生产原理、方法、工艺计算、操作条件及主要设备等。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化学工艺、能源化工(煤化工)专业教材,亦可供从事能源、煤炭、化工、电力、环境保护等专业设计、生产、科研的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前有编写说明、 煤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正文部分采用章节体,按历史发展时期分为:恢复重建(1949-1956) 、曲折发展(1957-1965)、艰难发展(1966-1978)、改革探索(1978-1992)、浴火重生(1992-2002)、高速发展(2002-2012)、绿色转型(2012-2022)等7章,简要记述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煤炭工业发展历史和现状。后有附录。文中资料出处采用括注方式,书后不再另注明资料的出处。统计数据主要选自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等部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年度发展报告》《煤炭工业辉煌70年》(1949-2019)等资料。
高效利用低浓度煤层气对优化能源结构、保护大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气体水合物技术提纯低浓度煤层气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具有储气率高、节约能耗等优点。本书将分6章详细介绍低浓度煤层气的开发与利用现状、气体水合物及其应用基础、低浓度煤层气的水合物法提纯理论、溶液搅拌体系的提纯实验研究、多孔介质体系的提纯实验研究、低浓度煤层气的水合物法提纯的经济性评价方面的实验与理论研究结果、以及低浓度煤层气的水合物法提纯理论方面的*研究进展。
本教材在分析煤化工生产各工序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在安全方面,提出了安全工艺设计、技术装备配置、生产管理和正确操作的措施,以保证生产安全;在环保方面,提出了清洁生产、污染治理和强化管理的环保措施,以保护生态环境不受破坏,促进煤化工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本教材分两大部分,部分为安全生产,第二部分为环境保护,共卜二章。可作为本专科煤化工专业、化工专业的核心课教材,也可以作为钢铁、环保、制药等专业的拓展知识教材,或用于行业企业安全、环保方面的专业培训和企业职工培训。
本书共分7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煤的基础知识、炼焦、炼焦化学产品的回收与精制、煤的气化、煤的直接液化和煤的间接液化的基本原理、生产工艺及主要设备等。本书在内容上注重实用性,各个章节的编写中,注重对实际生产技术和主要设备的阐述,减少了工艺理论性的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工技术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煤炭、能源等相关专业的自学者及煤炭综合利用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还可作为化工企业员工培训用书。
本书共分10章:第1章为绪论;第2章为生命监护仪使用与维护;第3章至第8章介绍各系统常用急救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第9章介绍常用急救输液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第10章介绍其他常用急救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每种仪器设备自成一节,分别介绍仪器设备原理、临床使用适应证和禁忌证、仪器设备的基本结构及性能、使用操作规范、常见故障及处理、清洁消毒与日常维护。《常用急救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编写以文字为主,插图为辅,图文并茂,突出使用,适用于从事重症医学、急诊、呼吸、麻醉、心血管与各科危重病救治的医护工作者,也可供专科、大专、本科、研究生、进修生作为重症医学选修课的教材和参考读物。
钱伯章编著的《煤化工技术与应用》从煤炭资源与消费发展趋势出发,阐述了外煤化工发展现状与趋势,介绍了传统煤化工技术及其产品(合成氨、甲醇、二甲醚)制备和应用以及煤热解技术和煤焦油加氢技术,并重点对现代煤化工的核心气化技术、煤制油技术、煤基甲醇制汽油技术、煤制烯烃技术、煤制乙二醇技术等及相关应用做了介绍。,对煤化工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煤化工的CO2排放与控制以及煤化工废水及其治理技术。本书适合能源、石化和化工行业以及相关行业的各级管理人员;从事规划、生产、科研和贸易工作的技术人员;从事石油和化工工作的科技和信息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作为一本科普图书,《探秘水煤浆气化》从煤气化的简史讲起,回顾了我国水煤浆气化技术工艺引进、吸收、再创新,以及自主研发出对置式多喷嘴水煤浆气化技术及其装备,并实现其工业化的艰辛历程。书中将形象地剖析我国
本书系统介绍单一金属氧化物脱硫剂、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剂、稀土氧化物脱硫剂和纳米金属单质脱硫剂的制备方法。对不同气氛下各脱硫剂的反应机理、脱硫反应动力学、再生后脱硫剂的脱硫活性和使用循环次数进行了相应的
钱伯章编著的《煤化工技术与应用》从煤炭资源与消费发展趋势出发,阐述了外煤化工发展现状与趋势,介绍了传统煤化工技术及其产品(合成氨、甲醇、二甲醚)制备和应用以及煤热解技术和煤焦油加氢技术,并重点对现代煤化工的核心气化技术、煤制油技术、煤基甲醇制汽油技术、煤制烯烃技术、煤制乙二醇技术等及相关应用做了介绍。,对煤化工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煤化工的CO2排放与控制以及煤化工废水及其治理技术。本书适合能源、石化和化工行业以及相关行业的各级管理人员;从事规划、生产、科研和贸易工作的技术人员;从事石油和化工工作的科技和信息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煤粒瓦斯放散动力学规律和模型大多是基于均质煤粒建立,没有考虑软硬煤在孔隙结构和分子结构方面的差异及其对瓦斯放散规律的影响,工程实践表明,软煤瓦斯含量损失量推算、煤粒瓦斯解吸指标等参数测定偏差较大。本书研究了不同煤阶典型软硬煤分子结构、孔隙结构、初始瓦斯扩散浓度和瓦斯放散动态过程的差异特征,探讨动力变质对煤粒瓦斯放散规律的影响。根据气体在多孔介质运移理论,揭示煤结构对软硬煤粒瓦斯放散的影响机理。引入孔隙结构参数,建立能统一描述软硬煤粒瓦斯放散动态过程的多重孔隙结构动力学物理-数学模型,求解瓦斯放散量与时间关系式,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不同煤阶、破坏类型煤粒瓦斯放散规律。为瓦斯灾害预测与防治、煤层气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郎会荣、杜平、肖伟丽主编的《煤的综合利用》系统地叙述了煤炭资源及形成过程、性质、分类、煤的洗选加工、煤炭转化、型煤与水煤浆、粉煤灰及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煤基碳素材料、煤系共伴生资源的利用、煤的综合利用的环境保护等内容,并将外生产科研中的一些研究成果充实到书中,体现了煤的综合利用科技水平。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煤炭深加工专业的基础课教材,也可供相关学科的教师和学生及从事煤炭深加工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工程技术和研究人员,相关政策研究人员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