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是:①核物理基础知识;②原子弹、氢弹原理及特殊性能的核武器;③核武器系统的研究手段;④核试验的目的和方式,核爆炸的诊断测量和工程的技术问题;⑤核爆炸效应(冲击波、光辐射、核辐射、电磁脉冲);⑥核武器系统的构 成(核弹头、投掷发射系统、指挥控制系统、配套系统);⑦核武器系统的分类;核武器的战术技术性能;⑧核战略、核政策;⑨核军备控制与防扩散的核查、检测技术。 本书是 十二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核能与核技术出版工程 之一,并有国家科学技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是一本系统介绍核武器知识的基础性读物。内容主要包括必要的核物理和核材料的基础知识;原子弹、氢弹、特殊性能的核武器、核武器小型化等的基本原理;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和诊断方法;核武器系统的构成、核爆炸效应以及
本书介绍了适用于制导兵器初步设计阶段空气动力特性汁算的工程计算方法,较详细地说明了气动部件的绕流图画、表面压力分布,以加深对空气动力特性变化规律物理机理的理解。全书共分13章:第1章绪论;第2章制导兵器气动布局;第3章制导兵器气动特性工程计算的部件组合法;第4章旋成体弹身轴向力和法向力工程计算方法;第5章弹翼轴向力和法向力工程计算方法;第6章弹翼一弹身一尾翼组合体法向力和轴向力工程计算方法;第7章压心系数及力矩系数工程计算方法;第8章动导数工程计算方法;第9章舵面效率和铰链力矩工程计算方法;第10章特殊部件气动特性工程计算方法;第11章弹箭旋转空气动力效应;第12章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特性工程计算方法;第13章制导兵器气动外形布局设计。 本书适用于航天、武器领域从事制导兵器气动外形设计计算的工程技
本书以战斗部投射方式、结构原理、毁伤效应和目标易损性分析等知识为主体,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武器弹药、导弹战斗部和武器毁伤效应分析方面的有关概念和科学原理,内容包括:战斗部投射方式与精度、四种典型常规战斗部(爆破、破片、破甲和穿甲战斗部)的结构原理及其毁伤效应、新概念武器的原理及其毁伤效应、武器毁伤效能及目标易损性分析与评估方法。本书既有武器装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又兼顾科学原理阐述和知识普及的平衡。
《装备作战需求论证质量评估方法》以体系思想和体系结构框架理论为指导,从装备作战需求论证质量的相关概念出发,对论证质量进行了辨析和定义,明确了装备作战需求论证、装备作战需求论证质量及其评估的科学内涵,阐述了装备作战需求论证质量评估的地位作用与特征,研究了外军装备作战需求论证质量评估研究现状和对我军的主要启示,研究提出了质量评估的主要内容及流程,重点从论证过程与方案两个方面开展质量评估研究工作,创新性地研究提出了质量评估方法,建立了相应的评估模型和指标体系,设计并实现了论证管理与质量评估原型系统,构建了装备作战需求论证质量评估理论体系,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质量评估研究成果,期望能够为装备作战需求论证质量评估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装备作战需求论证质量评估方法》可供从事和关心
本书通过大量实例系统地介绍了弹药毁伤效应数值仿真的详细过程,其工程背景深厚,内容丰富,讲解详尽,内容安排深入浅出。本书共分为11章。第1章介绍弹药毁伤效应数值仿真技术的基础,第2章简要介绍常规弹药的毁伤效应,第3章简要介绍AUTODYN数值仿真计算软件,第4章介绍仿真计算的前处理软件TrueGrid,第5章是炸药在刚性地面上爆炸仿真过程详解,第6章是榴弹爆炸仿真过程详解,第7章是垂直侵彻陶瓷/金属复合装甲仿真过程详解,第8章是破甲弹侵彻靶板仿真过程详解,第9章是预制破片弹药爆炸仿真过程详解,第10章是钝头弹在空气中的飞行仿真过程详解,第11章是斜侵彻陶瓷/纤维复合装甲仿真过程详解。本书在写作过程中注重层次递进,既简要介绍了弹药毁伤效应数值仿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规弹药的毁伤效应,又详尽介绍了数值仿真的操作过程。通过大
本书共分十章,章介绍了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设计的概念、重要性及国内外武器装备可靠性设计的发展现状;第二章介绍了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参数指标的参数构成、确定方法及其数据需求;第三章介绍了军用工程机械并行可靠性设计流程的关键技术、工程环境及其数学模型;第四章介绍了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建模的基本理论、基本模型,并重点介绍了相关性可靠性模型;第五章介绍了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分析方法;第六章介绍了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分配方法;第七章介绍了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预计方法;第八章介绍了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增长措施及模型;第九章介绍了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试验与评估方法;第十章介绍了军用工程机械可靠性管理。
《装备测试性验证与评价工程实践》主要介绍装备测试性验证与评估的试验技术和方法,是一本工程实践性较强的著作。 《装备测试性验证与评价工程实践》共分5章:第1章为绪论,主要对装备测试性验证与评价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说明,并对相关技术与方法的国内外现状进行了分析,*后结合我军装备建设具体情况,对装备测试性验证与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第2章为测试性试验工作的内容与要求,在对GJB2547A-2012《装备测试性工作通用要求》标准要点解读的基础上,对装备测试性验证试验的工作内容、试验要求进行了说明,按照试验流程,明确了试验策划、试验设计、试验准备、试验实施、结果报告等具体内容和要求,规范和指导了装备测试性试验工作;第3章为测试性验证试验故障注入操作要求,首先介绍故障
由中国兵工学会编著,介绍了兵器科学技术(含能材料技术)学科发展情况,并对本学科的进展做了全面而准确的总结。学会对所负责的学科发展研究初稿进行研讨及学术交流后,为研究成果的后完成提出实质性修改意见和建议。整套丛书的特点:,确保权威性,注重研究工作的质量,确保研究报告为反映各学科发展情况的*权威性的指导性丛书;第二,体现前瞻性,学科涉及面较大的不要求面面俱到,应注重体现*热点、前瞻和重大学术进展;第三,将2007年第四季度学科发展的内容纳入进去,做到严谨、完整;第四,时效性好;第五,整体性强。
《常规导弹弹药安全性考核与技术》一书介绍了国外武器弹药典型安全事故案例,弹药安全性环境及试验考核内容;分析了国外弹药安全性政策、标准体系及安全性标准;全面介绍了跌落、快速烤燃、慢速烤燃、子弹撞击、碎片撞击、殉爆、自由射流等安全性试验的方法及程序;并通过安全性试验在国外武器装备中的应用,介绍了利用安全性考核试验标准对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武器装备如何进行试验项目选取、如何开展试验和评估,及如何利用评估结果对弹药结构和配置进行改进。
《装备科研生产组织规模优化研究》以现代经济理论为分析工具,紧紧围绕如何以提高装备建设资源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优化装备科研生产组织规模这一主线,从横向、纵向和多元化三个不同角度,就装备科研生产组织规模的确定、调整、优化路径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以深化和拓展对装备科研生产组织规模优化问题的研究并为装备科研生产组织和相关政府部门(包括军方)提供科学决策的参考。
《16-17世纪西方火器技术向中国的转移》由尹晓冬著:明清时期,随着西方传教士来华,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开始传入中国。由于战争的需要,西方火器成为早受到明朝重视的西方技术之一。明朝中晚期传入的佛郎机、鸟铳、西洋火炮等西方火器提升了中国的火器技术水平和战术水平,与此同时,明清时期的弹道知识也逐渐发展起来。《16-17世纪西方火器技术向中国的转移》通过对明清火器文献的分析与解读,从技术史角度,对 16-17世纪传入的佛郎机、鸟铳、西洋火炮的制造工艺以及相关弹道知识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 对火器史和明清科技交流史感兴趣的读者,会从书中得到一些收获与启示。
韦爱勇编著的《单质与混合火工药剂》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各类单质和混合火工药剂的发展、应用及其相关理论,并结合钝感弹药、新型火工药剂和高技术火工品的发展,介绍了钝感火工药剂、绿色火工药剂、纳米含能材料等国内外*研究成果。 《单质与混合火工药剂》适合作为火工品及弹药引信设计、研究及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军事化学、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火工品、弹药引信和武器系统工程、航空航天和深井石油开采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生的教材。
《达梦数据库应用基础》以全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为依据,以达梦数据管理系统(DM7)为蓝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达梦数据库的常用作和应用。 《达梦数据库应用基础》共分6章,分别是达梦数据库概述、达梦数据库安装与卸载、达梦数据库常用对象管理、达梦数据库SQL、达梦数据库高级对象管理、达梦数据库备份还原与作业管理等。 《达梦数据库应用基础》突出了对作实践的指导,书中列举了大量详细的例子,便于读者进行作练习,可以满足不同基础读者的学习需求。 《达梦数据库应用基础》适用于军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专业的考生使用,也可作为大专、高职相关专业的教材,还可以作为广大达梦数据库管理维护和应用开发人员的参考用书。
《导弹武器系统概论(第2版)》系统介绍了导弹武器系统的基本知识。内容包括:导弹武器系统的组成和分类、导弹飞行原理、导弹弹体结构、动力装置、制导系统、引信战斗部系统、弹上电气系统、导弹发射系统、火力控制系统及其技术发展趋势,给出了各类导弹发展历程。为方便读者了解美国、俄罗斯导弹编号方法,查阅专业词汇,书末还提供了美国、俄罗斯导弹编号方式和中、俄、英导弹专业词汇对照表。 《导弹武器系统概论(第2版)》的内容可使阅读者宏观了解并掌握导弹武器系统基本知识,为学习导弹具体专业知识打下基础。 《导弹武器系统概论(第2版)》可作为高等院校导弹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导弹武器系统论证、研制、使用、管理的人员参阅。
胡正东、唐雪梅编著的这本《天基对地打击武器 轨道规划与制导技术》是国内部较为系统地介绍 天基对地打击武器作战概念、轨道规划 与制导技术的专著。全书以两类新概念天基对地打击 武器为对象,着重研究了 天基对地打击动能武器的全轨道优化设计方案、全轨 道快速生成方案、再入解析 预测制导方法,以及轨道轰炸飞行器的过渡段轨道设 计与制导方案、再入段轨道 在线规划与跟踪制导方法、末段具有落角约束的导引 控制方法,填补了我国天基 对地打击武器轨道设计与制导领域研究的空白。 《天基对地打击武器轨道规划与制导技术》可供 从事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和参考 。
李晓松、吕彬、肖振华著的《军民融合式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评价》以军民融合式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评价的关键问题为切入点,全面分析了军民融合式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的相互关系,研究了体系评价总体思路,建立了体系管理模式评价模型、民营企业融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评价模型、体系建设效益评价模型、体系建设风险评价模型、军民融合度评价模型和体系实现路径评价模型。 《军民融合式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评价》可作为军事装备学、军事运筹学等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科研单位和院校的研究人员以及从事装备发展论证、装备采购等工作的人员参考。
本书较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导弹制导与控制的基本原理、导弹飞行的力学环境和导弹运动数学模型、导引飞行与弹道、遥控制导、无线电寻的制导、红外点源寻的制导、红外成像寻的制导、电视寻的制导、激光寻的制导、多模复合制导与信息融合、惯性导航与卫星导航以及导弹控制方法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与专业方向课程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相关专业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导弹部队指战员等参考。
金振中、李晓斌等编著的《战术导弹试验设计》紧密结合战术导弹武器装备试验与鉴定需求,广泛汲取国内外相关经验和科研成果,系统介绍了战术导弹武器装备试验设计的概念、理论、方法和相关技术,是按军事装备试验学学科建设要求编写的系列丛书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战术导弹武器装备试验设计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过程、统计试验设计与分析方法、仿真试验设计与分析方法、试验系统设计等。 《战术导弹试验设计》主要面向战术导弹武器装备试验与科研管理部门、试验基地、作战部队和研制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教学与干部培训的教材或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