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反应堆安全演化简史》从核反应堆安全的起源与发展讲起,研究了核反应堆安全的困境与新生,并对21世纪的新挑战进行了梳理。《核反应堆安全演化简史》共包括原子里的秘密、核安全之滥觞、早期的核安全策略、狂飙突进中的争议、风险的度量和评价、三哩岛的遗产、切尔诺贝利的阴影、“9·11”的冲击、福岛后的改进和核安全认识论十个章节。 《核反应堆安全演化简史》资料丰富,用编年史的方式系统回顾了核反应堆安全的演变历程,深入考察了纵深防御、设计基准、质量保证、概率风险分析、安全目标、安全文化等一些基本概念和理念,对从事核能的同志,是一部很好的参考书,对社会公众,也是一部很好的科普读物。
《电磁测深法原理与应用》是关于有源频率域电磁测深和时间域电磁测深的专著,阐述了有源电磁法的理论基础、方法技术。《电磁测深法原理与应用》由六章组成。章介绍了电磁测深理论基础;第2章讨论了频率域电磁测深;第3章讨论了时间域电磁测深;第4章介绍了电磁测深法资料反演解释,对广义逆矩阵反演方法作了较全面系统的阐述;第5章对电磁法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阐明作者的观点与认识;第6章介绍了电磁场二维与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电磁测深法原理与应用》除阐述一般电磁法探测理论外,更侧重于对探测理论的思考、探测方法的灵活应用。
从秦山-恰希玛30万KW级压水堆机组的成功建设,到AP1000的非能动先进核电厂的系列开发,是我国核电从起步走向世界前列的一个缩影。作为我国核电主战场的一支重要方面军,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在技术发展和科研开拓的理念、方法与实践中都有丰富的积累。《堆蕊燃料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从秦山·恰希玛到AP1000》汇集了作者在长期从事核电技术开发中有关堆芯燃料管理的经验总结与探索思考。在全书6章共15节和5个附录中,妊循环、高燃耗、低泄漏在秦山,恰希玛和AP1000的实现,揭示了堆芯燃料管理核心理念的内涵;新型可燃毒物的先行先试,以及策略优化软件的技术突破,开启了关键技术环节不断创新的大门;先进核电的新实践和新开拓,铺垫了迈向技术发展前册的基石。全书内容取自不同时期发表的科技文献,不仅自成一个知识体系,而且可以清晰地看到历
本书共分13章,主要内容包括核电前期技术工作概述、核电厂前期的岩土工程、地震调查与评价、核电厂前期工程水文研究、核电厂前期的气象调查、核电厂前期外部人为事件调查、核电前期的环境影响评价、核应急计划实施可行性研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前期工作的其他技术任务、核电前期工作各阶段技术报告、核电前期应注意的重点技术问题、IAEA对核电厂选址的相关要求与实例。本书对于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具有的指导性、可操作性和通用性,可作为核电项目前期工作人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供关心核电项目前期工作的各界人士参考。
《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第二版)》是在《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的基础上修订,继承原书的基本风貌,根据美国西屋公司等提出的新的设计控制文件(DCD)第17版、第18版、第19版,对AP1000标准设计的DCD第18版相对于作为NRC设计认证基础的DCD第15版有重要更改,同时考虑到近些年从多种渠道得到的宝贵的反馈信息,作者对此做了相应的说明,使内容更加充实,实用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