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单行本。 近七十年来,中国核事业从无到有、持续发展,形成了完备的核工业体系,为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核安全事业进入安全高效发展的新时期。*主席提出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为推进核能开放利用国际合作、实现全球持久核安全提供了中国方案。为介绍中国核安全事业历程,阐述中国核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政策主张,分享中国核安全监管的理念和实践,阐明中国推进全球核安全治理进程的决心和行动,特发布本白皮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树立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构建核安全政策法规体系,实施科学有效安全监管,保持高水准安全,营造共建共享的核安全氛围,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
GB/T 12726~核电厂安全重要仪表 事故及事故后辐射监测》分为4个部分: 一一第1部分:一般要求; 一一第2部分:气态排出流及通风中放射性离线连续监测设备; 一一第3部分:高量程区域r连续监测设备; 一一第4部分:工艺流管内或管旁放射性连续监测设备。 本部分为GB/丁12726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丁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7 12726。3一l992《核电厂事故及事故后辐射监测设备 第三部分:高量程区域丁连续监测设备》,与GB/T 12726。3一工99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一标准名称改为《核电厂安全重要仪表 事故及事故后辐射监测 第3部分:高量程区域7连续 监测设备》; 一一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一些在标准正文中引用的标准; 一一在“3术语和定义”中直接使用GB/T 12726.1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树立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构建核安全政策法规体系,实施科学有效安全监管,保持高水准安全,营造共建共享的核安全氛围,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医学研究所和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本标准起草人:刘青杰、陆雪、赵骅、陈英、吕玉民。
本书包括:核能及核能应用;核电站基本知识;新时期核电人才需求状况;专业对应的职业群和职业资格要求;课程教学与实训;为走进核电建设企业做好准备。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树立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构建核安全政策法规体系,实施科学有效安全监管,保持高水准安全,营造共建共享的核安全氛围,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
《核与辐射应急/核与辐射安全科普系列丛书9》通过福岛核事故引入最后一道屏障核与辐射应急工作的重要性,并从六个章节进行了生动详细的介绍。章《应急·低调的核安全守护者》先向大家介绍了什么是核与辐射事故,如何去判断这些事故的等级,核应急究竟是什么?接着,在剩下的五个章节《有效组织·临危不乱》《做足准备·应对挑战》《别慌·这样做可以保护你》《强大的技术支持·科学决策的保障》《应急·我们时刻准备着》,分别介绍我国的应急组织体系,我国应急准备工作是怎样开展的,一旦出现事故时,如何保护自己免受危害,最后介绍我国强大的技术支持保障和日常是怎样确保应急工具是可靠的、可用的。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GBZ/T 220((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规范》按部分发布,分为以下三部分: ——第1部分:核电厂; 一一第2部分:放射治疗装置; ——第3部分:丁辐照加工装置、中高能加速器。 本部分为GBZ/T 220的第1部分。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侯长松、杨芬芳、张奇、朱卫国、张震、邓君、杨小勇、陈东辉、陈群、梁婧、练德幸、林志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