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打印是以墨滴为基础,集喷射工艺、扩散沉积过程分析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于一体的先进微加工制造技术。《喷墨打印基础:喷墨与墨滴中的科学》立足于墨滴产生、滴落和碰撞的科学机理,系统地介绍了喷墨打印复杂过程、材料工艺等影响因素和喷墨各阶段表征方法。《喷墨打印基础:喷墨与墨滴中的科学》共16章,详细讨论了墨水从喷墨打印头内喷出,穿过空气然后撞击衬底并扩散,*后形成沉积物的过程;介绍了喷墨打印过程各阶段的数值仿真方法,并阐述了射流与墨滴的可视化与测量以及流体与表面表征的实验技术;*后给出了喷墨打印的一些应用和对未来喷墨打印技术的展望。
《印刷工艺学》介绍了印刷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印刷工艺控制的基本方法,内容包括润湿原理;水墨平衡;纸张输送与定位控制原理;印刷压力的计算和检测方法;图文变形原理;油墨转移方程及其应用;颜色复制基本理论;凹印、柔印和网版印刷的油墨转移;油墨转移中的现象;印刷品质量的监控与评价方法;印刷作业过程及其故障排除方法和网点印花。本书引入了把印刷工程的科学技术问题抽象为物理或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和原理,有助于培养读者对印刷专业技术问题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印刷工艺学》可作为印刷、包装、平面设计专业本科与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印刷类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并可供印刷包装行业的科研和新产品开发技术人员、高级操作人员的学习参考。
折页装印刷品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纸质印刷品。本书根据折页装的特点,将折页装分类成平行折折页装、特殊折页装和地图折折页装;从设计与印 刷结合的角度,介绍了折页装开本数及开本尺寸的范围和确定方法、开本形式、开本折页方式、折页装用纸要求、折页装的尺寸设计特点以及折页装与印刷设备的匹配关系;附录给出了各种印刷机印刷国际标准开本尺寸折页装数据,便于读者设计和印刷时查阅。 本书内容实用性和针对性较强,适合印刷品设计人员、印刷企业业务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工艺人员阅读和使用。
以海德堡印通流程为基础,涵盖了从图文处理到 CTP制版整个流程的操作。通过本书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印前图文处理的知识,掌握海德堡数字化工作流程的使用技能,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为从事相关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印刷质量检测与控制》教材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印刷企业生产中的典型产品为载体,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理念组织编写,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围绕印刷企业真实工作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评价和总结学习过程,推动学生主动构建探究式的学习体系。 本教材内容以印刷工艺流程为主线,按照印刷流程编写了七个教学单元,依次讲授印前、印中和印后过程中影响印刷质量的因素、检测和控制质量的方法,通过学习,掌握各印刷环节质量检测及分析的内容及标准,并通过对印刷过程中典型产品的质量鉴别,培养学生在印刷的各个环节有效地控制印刷质量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印刷化学基础是印刷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本书在介绍物质的组成、性质和物质间转化的化学变化规律时,着重介绍与印刷相关的化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基础理论,有关化学反应平衡的基本原理以及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界面化学基础。
本书作者在长期收集、整理现代印刷塑料薄膜的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汇集了现代印刷塑料薄膜的生产上具有代表性的品种,解答了塑料薄膜的性能、选材、应用;塑料薄膜的印刷技术及印刷机操作;塑料软包装印刷油墨,塑料薄膜的复合加工等方面所涉及的问题。 本书主要内容是有关现代印刷塑料薄膜的生产工艺与实例。着重介绍塑料包装印刷薄膜的定义、塑料包装薄膜印刷的重要性、常用塑料包装印刷薄膜的种类、塑料薄膜的常用印刷方法、塑料薄膜物化性质及印刷适性、塑料薄膜及塑料制品及印前表面处理。并且详细阐述了塑料印刷油墨;塑料印刷技术;塑料软包装材料基础;塑料薄膜的干法复合;挤出涂覆设备与工艺;共挤出复合成膜法。 本书内容简明扼要,实用性较强,适合软包装印刷企业的操作工人及技术人员阅读和参考,也可作为其他
本书主要针对网络化分布式系统中,如何设计预测控制的估计器、控制器、协调策略等方面问题进行讲解。内容包括网络化滚动时域状态估计,网络化预测控制的设计与分析以及以保证状态估计性能的滚动时域调度策略;典型的基于Nash优化、局部性能指标、全局性能指标、作用域优化的分布式预测控制设计方法和系统综合;*后介绍了网络化分布式系统预测控制在冶金过程中的典型应用实例。本书主要面向预测控制、网络控制、信息物理系统等方向的研究人员、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流程工业、电力、冶金等行业的控制工程师。
《中国大学专业详解》*部分主要就2021年高考志愿填报中的热点问题以及要特别注意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解答。第二部分为 专业大类分析比较和热门专业推荐 ,对机械类、电子信息类、工商管理类、理学类、土建类、海洋科学与工程类、航空航天工程类、文史哲类、经济金融类、生态与环境类、天文地球地质类、动物科学与医学类、交通类专业等13个专业门类进行分析比较,同时推荐了一些有前景的专业,旨在指导考生理性选择专业,不追热,不盲目,要理想与现实兼顾,根据自己的特长和职业规划,选择一份实实在在的、真正能够体现一个人靠劳动和付出而实现人生价值的专业,共推荐了理科、工科、文科、商科、医科等学科方向的54个专业,是在考虑了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之上,并结合一般家庭考生的背景的前提下选出的,给出了较为详细的推荐理由。第三部分
本标准按照GB/T l.1--2009给出的规则对QB/T 3598—1999《胶印亮光油墨》及QB/T2624--2003《胶版单张纸油墨》进行修订。 本标准与QB/T 3598—1999、QB/T 2624--2003市H比,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将标准名称修改为《单张纸胶印油墨》; ——调整颜色指标表示方法(见3.1,2003年版的4.1表1)(见3.1,1999年版表格); ——调整流动度指标(见3.1,2003年版的4.1表1)(见3.1,1999年版表格); ——调整着色力范围(见3.1,2003年版的4.1表1)(见3.1,1999年版表格); ——调整黏性指标范围(见3.1,2003年版的4.1表1)(见3.1,1999年版表格); ——调整结膜干燥指标(见3.1,2003年版的4.1表2); ——增加可溶性元素的限量(见3.1); ——增加某些有害元素的限量(见3.2); ——增加附录C(规范性附录)油墨光泽检验方法(见附录C); ——
3D打印:融合新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材料技术 将革命性地改革制造方式和产业,乃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教授,中国工程院卢秉恒院士、薛群基院士,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作序 北京大学、财科所、CCTE、微软等专家以及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波士顿大学、纽约大学教授等联袂推荐 综合技术、产业、战略、政策和法律研究的开创性大众学术著作
《印后装订工艺及设备》主要讲授了单面刀、折页、配页、胶订、锁线、骑订、精装的工艺流程、操作要求和质量要求,突出了知识传授与提高操作技能相结合,使学生在充分掌握装订设备的特点和机械的工作原理,以及相应机械的使用调节要求和质量要求。为适应高职高专教学的特点,本教材采用模块化陈述、项目引导和任务驱动为一体的指导思想进行编写,同时针对装订加工中的常见故障作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法。 本书侧重于装订工艺流程及加工设备的实际操作技术,同时对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也进行了一定解析,具有较强针对性、实用性,适应了印刷大、中专、职业技术学校印刷专业的教学需求,也可作为印刷培训机构和印刷企业作为印后装订职前、职后的专业技术培训教材。
北京内容简介近年来,3D打印技术发展迅猛,在全球掀起一股新浪潮。本书系统地介绍了3D打印技术的发展史、主流打印技术、相关工艺、打印耗材、装备商、服务商及应用领域等。《BR》全书共10章,第1章阐述了3D打印技术的研究现状;第2章介绍了3D打印前处理工艺,即3D建模与数据处理;第3章主要介绍了目前几种主流的3D打印技术(SLA、SLS、FDM、3DP、DLP、LOM等);第4章介绍了国内外知名的3D打印装备商;第5章介绍了3D打印材料特点;第6章介绍了国内外知名3D打印服务公司和网站;第7~10章分别阐述了3D打印技术在医学、航空航天、汽车家电以及文化创意领域的应用。
本教材只讲色彩管理,主要介绍在印刷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对色彩进行测量与控制和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坚持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原则,采用直观展示、案例引导和简单介绍有机的结合,注重对颜色知识应用技能训练,设有与考证内容及实际生产紧密联系的课后练习。
本书是包装纸盒设计及粘合成型工艺的入门参考用书,主要内容包括:包装纸盒设计基础及粘合工艺知识、盘式折叠纸盒设计及粘合成型工艺、折叠纸盒斜线设计及粘合成型工艺、折叠纸盒曲线曲拱设计及粘合成型工艺、折叠纸盒间壁结构设计及粘合工艺、折叠纸盒角平分线设计及粘合成型工艺、非成型线纸盒设计及粘合工艺和包装促销展示纸盒设计及成型工艺等内容。 在本书中作者力图全面反映包装纸盒设计及粘合成型工艺的各个方面,以及各类包装纸盒的设计范例及粘合成型工艺的相关内容等,尽力反映当代有关包装纸盒设计及粘合成型工艺的*成果和发展方向,并力求使本书的内容通俗易懂。 本书适合作为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包装纸盒设计的学习用书,也可作为相关设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根据教学实际需求并结合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3D打印造型技术竞赛命题方案编写,主要内容为五篇,即规范解读篇、理论知识篇、实践任务篇、综合训练篇、创意作品案例篇。其中,规范解读篇主要对大赛技术规范和评分标准进行解读;理论知识篇与实践任务篇主要介绍“三维扫描与数据处理”“正向设计”“3D打印技术实践应用”三项技术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案例;综合训练篇以大赛任务书为主线,讲解各任务的具体操作过程;创意作品案例篇主要介绍部分参赛队在创意阶段创作的作品并对原创设计阶段任务进行分析。内容安排上始终以“3D打印造型技术”相关的知识点与技能点为主线,将逆向设计、正向设计、创新创意等元素融会贯通,终转化为工作所需的技能。本书可作为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3D打印造型技术大赛辅导用书,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