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刷跟单与估价 》根据国内包装印刷企业的相关产品实际情况,主要介绍了各个产品的跟单工艺流程、怎样阅读施工单、拼版图和成本核算。本书包括6个单元,含有16个具体案例,详细讲解了怎样阅读施工单、书刊类印刷品、广告类印刷品、包装类印刷品、其他印刷品的跟单实例,并且对广东地区平版印刷单价标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方便读者与实际工作情况结合起来,使读者能够快速掌握实际工作跟单与估价方法。本书的案例是目前国内包装印刷企业接活较多的案例产品,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本书适合印刷包装企业跟单员、业务员、计价员自学使用,也适合作为职业院校教材或者相关培训机构作为教材使用。
喷墨打印是以墨滴为基础,集喷射工艺、扩散沉积过程分析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于一体的先进微加工制造技术。《喷墨打印基础:喷墨与墨滴中的科学》立足于墨滴产生、滴落和碰撞的科学机理,系统地介绍了喷墨打印复杂过程、材料工艺等影响因素和喷墨各阶段表征方法。《喷墨打印基础:喷墨与墨滴中的科学》共16章,详细讨论了墨水从喷墨打印头内喷出,穿过空气然后撞击衬底并扩散,*后形成沉积物的过程;介绍了喷墨打印过程各阶段的数值仿真方法,并阐述了射流与墨滴的可视化与测量以及流体与表面表征的实验技术;*后给出了喷墨打印的一些应用和对未来喷墨打印技术的展望。
《丝网印刷工艺与实训》按照 常见的印刷工艺流程编写,主要内容包含认识丝网 印刷、丝网印版的制作工艺、丝网印刷工艺操作流程 三个模块。本书有机地把内容分成知识导航和任务部 分,在完成任务之前,讲解实际操作之前相关的一些 基本知识理论和概念,任务部分又分为模拟工作任务 和独立实践任务,模拟任务为相关设备的使用或检测 等相关操作,独立实践任务则是要具体完成实际任务 ,以便更好地巩固操作能力。 《丝网印刷工艺与实训》可供全国高职高专开设 印刷与包装专业的学生用作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供从 事丝网印刷行业的一线工人,以及技师和管理人员参 考。
本书根据2010年国家*包装分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包装工程专业规范》中的要求,兼顾教学与企业需要、理论系统性与工程实用性要求等原则等修订而成。本书共分十四章,分别就包装动力学的理论基础、包装件的流通环境、缓冲包装材料的动力学特性与测试方法、各种运输包装的优化设计与试验进行了系统全面的介绍。此外还引入了*近几年在企业咨询中进行缓冲包装数据的一些案例、设计方法与数据,补充了物流中有关标识代码的*发展,介绍了国内外新开发的重复使用木箱和瓦楞纸箱新进展,增添了塑料周转箱与散货箱等新产品内容,对托盘等内容讨论得更加详细和实用。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包装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用教材,也适用包装技术人员使用。
《印刷工艺学》介绍了印刷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印刷工艺控制的基本方法,内容包括润湿原理;水墨平衡;纸张输送与定位控制原理;印刷压力的计算和检测方法;图文变形原理;油墨转移方程及其应用;颜色复制基本理论;凹印、柔印和网版印刷的油墨转移;油墨转移中的现象;印刷品质量的监控与评价方法;印刷作业过程及其故障排除方法和网点印花。本书引入了把印刷工程的科学技术问题抽象为物理或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和原理,有助于培养读者对印刷专业技术问题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印刷工艺学》可作为印刷、包装、平面设计专业本科与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印刷类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并可供印刷包装行业的科研和新产品开发技术人员、高级操作人员的学习参考。
本教材经全国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被*评选为 十二五 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 本书由三大部分构成。部分,介绍与色彩管理技术相关的色彩基础理论知识;第二部分,介绍印刷流程各环节色彩管理的理论知识与实现技术,希望使用人员能通过学习色彩管理技术提高工作效率,掌握色彩管理技术在生产流程中的整个应用技巧;第三部分,介绍色彩管理技术在色彩复制流程中的整体应用,以及色彩管理理论的新发展,针对色彩管理技术的应用者与专业人士,希望阅读本书后对色彩管理技术有一个全面而综合性的掌握,并结合实际工艺流程中的应用提高对色彩管理技术的全面认识。 本次出版已经是本书的第四版本。该版与之前版本有一定革新。一方面该书在每个项目后增加了知识点,以明确学习重点;同时增加了相应的习题集,以满足教学复习与知识的理
折页装印刷品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纸质印刷品。本书根据折页装的特点,将折页装分类成平行折折页装、特殊折页装和地图折折页装;从设计与印 刷结合的角度,介绍了折页装开本数及开本尺寸的范围和确定方法、开本形式、开本折页方式、折页装用纸要求、折页装的尺寸设计特点以及折页装与印刷设备的匹配关系;附录给出了各种印刷机印刷国际标准开本尺寸折页装数据,便于读者设计和印刷时查阅。 本书内容实用性和针对性较强,适合印刷品设计人员、印刷企业业务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工艺人员阅读和使用。
以海德堡印通流程为基础,涵盖了从图文处理到 CTP制版整个流程的操作。通过本书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印前图文处理的知识,掌握海德堡数字化工作流程的使用技能,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为从事相关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全国高职高专印刷与包装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统编教材:印刷专业英语(第2版)》在内容和体例上紧紧贴合高职教育培养掌握所需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的教育目标,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方便教师教学,新版教材还为授课教师提供配套的教学资源(电子版),包括全部课文的译文和参考电子课件。
本书阐述了3D打印技术的原理和3D打印技术,介绍了3D打印的常用材料及其特性,还以金属构件、机电器件以及陶瓷等其他构件的3D打印成形为例,进行了3D打印技术的应用说明,用大量的数据、图片生动地展示了3D打印技术在诸多行业的应用。 另外,本书还详细介绍了逆向设计与3D打印技术的相关概念、逆向设计的应用范围和发展趋势。针对Imageware、Geomagic Studio、Geomagic Design Direct、Pro/Engineer和UG NX等当今流行的设计软件,结合逆向设计软件的设计实例进行了实际操作演示,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将逆向设计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能快速缩短产品设计和制造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并使产品尽快上市。 本书可供从事机电产品逆向设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科技人员和在校师生参考。也可供广大机械制造、材料成形
印刷化学基础是印刷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本书在介绍物质的组成、性质和物质间转化的化学变化规律时,着重介绍与印刷相关的化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基础理论,有关化学反应平衡的基本原理以及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界面化学基础。
《印刷质量检测与控制》教材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印刷企业生产中的典型产品为载体,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理念组织编写,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围绕印刷企业真实工作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评价和总结学习过程,推动学生主动构建探究式的学习体系。 本教材内容以印刷工艺流程为主线,按照印刷流程编写了七个教学单元,依次讲授印前、印中和印后过程中影响印刷质量的因素、检测和控制质量的方法,通过学习,掌握各印刷环节质量检测及分析的内容及标准,并通过对印刷过程中典型产品的质量鉴别,培养学生在印刷的各个环节有效地控制印刷质量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以印刷品质量检测与控制为目标,系统地介绍了印刷质量检测原理与标准化的内容。首先整体介绍了印刷质量和印刷标准化的意义,以及目前印刷行业中几个印刷标准化认证规范;然后介绍了印刷质量检测的色度和密度基本原理,主观评价的方法及要求,质量检测与控制的重要参数以及检测的手段 印刷测控条和测试版等;接着结合国家标准和印刷行业标准给出了各类印刷品的检测方法、印后加工质量检测方法、印刷品的综合检测方法以及印刷品的环保检测要求和方法;*后结合ISO相关标准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印刷质量控制方法和印刷质量检测系统。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印刷工程类本专科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印刷科研人员,从事印前处理、印刷质量和生产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同时也适合作为包装工程、广告设计等相关专业的参考书。
本标准按照GB/T l.1--2009给出的规则对QB/T 3598—1999《胶印亮光油墨》及QB/T2624--2003《胶版单张纸油墨》进行修订。 本标准与QB/T 3598—1999、QB/T 2624--2003市H比,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将标准名称修改为《单张纸胶印油墨》; ——调整颜色指标表示方法(见3.1,2003年版的4.1表1)(见3.1,1999年版表格); ——调整流动度指标(见3.1,2003年版的4.1表1)(见3.1,1999年版表格); ——调整着色力范围(见3.1,2003年版的4.1表1)(见3.1,1999年版表格); ——调整黏性指标范围(见3.1,2003年版的4.1表1)(见3.1,1999年版表格); ——调整结膜干燥指标(见3.1,2003年版的4.1表2); ——增加可溶性元素的限量(见3.1); ——增加某些有害元素的限量(见3.2); ——增加附录C(规范性附录)油墨光泽检验方法(见附录C); ——
全面覆盖全新CTP制版技术流程 行业专家多年实践经验大汇总 日常工作中常见案例系统解析 CTP设备维护技术全面解读 涵盖当前实用的三大数字化流程(柯达印能捷、海德堡印通、网屏汇智) 无缝连接到其它国内CTP硬件 为CTP制版技术常见问题提供完美解决方案 填补国内维修此类设备的空白 解决印刷企业产品问题的痛点 采用突破性的全新出版模式,二维码扫描视频展示实操过程
该题库由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人事司、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组织编写,结合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竞赛工种(平版制版工、印品整饰工、凹版印刷工、平版印刷工)的技术文件纲要,组织相关骨干印刷企业技术人员、院校教师共同开发了与工种技能要求相对应的理论知识题库。该题库采用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问答题四种形式,根据职业功能要求分章节,针对其对应的技能要求理论知识点进行提炼和综合确定,适用于技能竞赛理论试题和职业鉴定理论考核内容。
本书通过“拼版与开纸基础知识”和“案例”两部分内容用多个案例将常见印刷品的拼版及开纸过程、印刷品加工过程中涉及的材料计算等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展现出来。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快速的查到常见印刷品的规格、结构、拼版方式,印刷纸张的种类有哪些、纸张规格、纸张种类与适性、加工材料规格如何计算、用纸量如何计算、如何开纸才能节约成本等问题。 本书适合职业教育与印刷企业培训,也可以作为平面设计人员、印刷从业人员的工作参考手册。纸张基础:纸张种类、纸张规格、印刷开纸、印刷用纸的计算 印刷拼版:常见印刷品的规格、拼版种类、搭版印刷 印刷折页:书刊页码设定及版面编排、图书杂志用纸、开本的设定、书刊折手设计 印品实例:平装书刊封面、正文的拼版及开纸计算,精装书加工材料的用法及计算,纸
本书为8开精装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按照中国印刷术从起源、发明,到发展与流播的脉络和轨迹,集中对包括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套色印刷、纸币印刷、年画印刷、饾版印刷、拱花压印、木版水印、蜡版印刷、磁版印刷、泥版印刷等传统技艺进行介绍,重点突出相关技艺源流、工艺特点、传承价值以及代表作品。
本教材为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印刷专业*规划教材,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教材介绍了印刷色彩的相关知识,包括色彩的表示方法、印刷色彩复制流程、色彩的主观评价,以及色彩测量和色彩管理的基本知识。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材在正文中穿插了“想一想”栏目,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为了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教材每章都搭配了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学生可以通过训练,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教材每章后设置了“思考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教材还配有电子课件,可登录WWW.class.com.cn在相应的书目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