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运用了基因技术吗?为什么有人千杯不醉,有人一杯就倒?不爱吃香菜是因为挑食吗?为什么有人吃再多也不会长胖?长寿能遗传吗?转基因食品到底安不安全?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藏在小小的基因里,了解基因就是了解我们自己!基因既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也是一切生物信息的基础,破解了基因的运行机制,也就破解了生命的奥秘,人类的性格、疾病、种族、身份、命运也就有了更新的答案。这本书讲解了和基因相关的17个主题,结合人文和哲学领域的观点来讲解生命科学,不仅介绍了大众关注的基因问题,还融入了关于生命的哲思,启发着我们去思考自己的生命观和世界观。
这是一本姿势搞笑、观点硬核的人文科普。洗刷三观,颠覆常识! 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与人类世界何其相似,又有诸多迥异。 一夫一妻、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同性恋、无性恋……情爱的世界何其丰富斑斓。 忠诚与出轨,诚实与作弊,温柔与残暴;美丑、阶层、江湖、宫斗、无私、同理心……人类世界有的,它们也有,且花样迭出,让你目不暇接。 在鸡的监狱里被老鸡碾压欺负的年轻鸡、一边交欢一边高歌不惧捕猎的蓝孔雀、无时无刻不在做爱的倭黑猩猩、嫌配偶粗糙而执意分居的大象、求欢前还要被母老虎撕咬虐待的公老虎、被不爱的母鸭无情卡住丁丁的公鸭……到处都是市井,到处都是江湖。 牛津大学博士王大可带你去看动物妙趣横生的性与爱。让你在莞尔和爆笑中,思考人类社会的种种。 别忘了,人也是一种动物。
英国自然保护大奖“惠特利奖”获得者、澳大利亚野生生物艺术协会首任主席、野生生物艺术家、博物学家理查德·韦瑟利,中文作品重磅面世。本书由文津奖获奖图书译者、中国科学院生态学博士朱磊倾情翻译,自由撰稿人、畅销书《鱼翅与花椒》译者何雨珈友情导读。作为澳大利亚著名野生生物艺术家,理查德一生只出版过2本著作,《飞鸟奇缘》是他第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自然笔记。在书中,理查德从童年开始,讲述了自己一生始于观鸟的自然奇旅。他成长于澳大利亚世代相传的农场,远赴英国剑桥大学历史系学习,却因对鸟类、自然和艺术的热爱,“自学”成为野生生物艺术家。跟随他的脚步,我们将前往非洲感受驯鹰的魅力,在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体验发现鸟类新种的艰辛和快乐,深入北美目睹墨西哥鸟类的美丽,经历和毒贩交手的惊险刺激,在南
《DK植物大百科》是一部面向青少年和广大植物爱好者的植物图文科普书,以令人震撼的高清植物照片、绘画以及科学而不失生动的文字介绍了植物的各种知识。全书按不同章节详细讲述了植物的根、茎与枝、叶、花、果实与种子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并以各种有代表性的植物进行举例讲解。此外,文中还穿插介绍了一些著名的植物绘画艺术作品和植物绘画艺术家的故事。全书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制作精美,向读者全方位展示植物的科学和艺术之美。
“当人类变成化石的时候,这些顽强的北方物种将依然屹立不倒。” “林木线”是生态学、环境学及地理学中的概念。它显示了树的生长极限。 在过去五十年里,全球北方森林一直在向北迁移。英国知名非虚构作家本·罗伦斯在2018到2020年间,穿越加拿大、西伯利亚、挪威、格陵兰岛和阿拉斯加,具体追踪了六种能够经受高纬度严寒的树种。他还与生态学家和博物学家交谈,拜访当地居民,观察树木,讨论巨大的地质变化。 这是一次充满惊奇和敬畏的旅程。本书结合报告文学与近期新的科学研究,讲述了即将消失的最后一片森林,以及它对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上帝的手术刀》一书主题聚焦于21世纪生命科学领域热门的基因编辑技术,可以说是国内第1本系统讲述基因编辑技术这一革命性研究进展的大众科普读物,给很多人带去了对新技术和人类未来世界的想象。 这本书从孟德尔神父的“豌豆实验”入手,用跌宕起伏、起承转合的文学讲述手法,在全书中埋下层层伏笔,抖出一个又一个重磅包袱,将基因科学的发展简史向读者娓娓道来,宛如一位智者在科学之树下摇着扇子讲故事。其内容之深入浅出、讲述手法之驾轻就熟,令人手不释卷。 新版《上帝的手术刀》在首版基础上新增内容近百分之二十,王立铭教授精挑细选了诸多蕞新进展和典型案例,为读者悉心梳理了自首版上市以来基因编辑领域的三大重要变化:基因编辑技术的持续进化、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宽、基因编辑技术的监管日趋完善和成熟,将帮
随着我国无人机产业的快速发展,无人机飞行安全与有效管理成为现实而紧迫的问题。本书重点围绕民用无人机安全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攻关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五条应对措施:第一,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无人机管理现状,厘清概念内涵,为行业发展及有效管理提供理论支撑;第二,通过分析无人机对飞行安全、公共安全和空防安全的影响,梳理总结当前管理存在的矛盾与问题;第三,通过总体设计管理系统架构,探索攻关无人机合作监视、感知避撞、身份识别、电子围栏、综合反制等关键技术;第四,通过加强顶层规划设计,研究提出我国无人机全流程管理目标思路和对策措施;第五,通过分析解读国家《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为合法合规飞行提供政策指引,营造科学飞行、安全飞行氛围。 本书力求体现无人机飞行安全与管理的理论指导性、制度规范性、实践操作性和普
在中国文化里,猫咪是吉祥的象征。我们不仅有诸多独有的本土品种,更有自己的“猫咪文化百科全书”,已经流传200多年。 本书以我国猫学三大经典《猫苑》 》《猫乘》《衔蝉小录》为底本,融会新编,文白对照,精译精注,围绕几千年中国典籍中的猫咪文化,科普有关中国猫咪的知识。从各色猫咪品种、形象,到如何正确挑选猫咪,再到与猫有关的神怪寓言、诗词文学、传世绘画,共计400多个趣味知识点。 愿这本“铲屎官经典”让你爱上又仙又灵的中国猫咪。
一本书带你揭秘食虫植物的逆袭之路,用1600高清照片,一起鉴赏600种受欢迎的食虫植物,解开你对食虫植物的好奇吧!它们大多生活在高山湿地或低地沼泽中,以诱捕昆虫或小动物来补充营养物质,它们以这种特有的方式,在贫瘠的土地上生存了下来。针对这种奇特的植物,本书介绍了什么是食虫植物、捕虫方式有哪些、观赏应用、养护管理方法、病虫害防治以及常见问题Q A。
本书从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规律和理论应用两个方面出发,详细讲解了卫星的二体问题,摄动运动方程的建立及摄动运动方程的一阶分析解,逐步引导读者熟悉为实现具体任务需求的卫星轨道设计、星座构型、编队飞行和发射段弹道设计,深入分析了冲量假设和有限推力两种情况下,为完成特定任务,卫星轨道所发生的有意改变。本书*的特色在于详细推导了书中涉及所有公式,力图使读者在牢固掌握基本原理、熟悉计算过程及方法的同时,*终构建起自身专业领域知识体系;本书精心绘制近百幅示意图、流程图,帮助读者直观理解所学知识;另外,本书从实用出发,选材更加贴合于工程实践需要。
通过10年+野外观察和1000张+超精细科学插画,作者马克·卡瓦丁全面、前沿、深入地解析了鲸类动物的方方面面,帮助读者了解鲸类动物,读懂它们的一举一动。作品共收录了收录鲸目动物下全14科90种的鲸类动物.物种介绍涉及了1.物种学名词源的介绍、2.分类信息、3.外形特征拉线图、4.鉴别特征、5.相似物种、6.体长和体重、7.分布信息、8.行为、9.潜水特征、10.摄食习性、11.生活史、12.牙齿特征、13.群体构成、14.天敌、15.照片识别、16.种群的丰度、17.发声的特点、18.目前的保护状态、19.全球各地的生态型等大量独特内容,无疑能够使读者获得对鲸目动物最全面的认知。此外作品还收录了140+张野外生态照片,解开鲸类动物的神秘面纱,直击它们玩耍、捕猎、遨游的第一现场;和180+张图表,使分布和体型一目了然;还赠送超大尺寸(540*520mm),内涵90种鲸豚的大海报!
地球生命在地球形成约5亿年后就已出现,然而在这之后的20亿年内,生命一直停滞在简单的细菌水平。在大约20亿~15亿年前,一种拥有精细内部结构和空前能量代谢水平的复杂细胞一跃而出。这份复杂性遗传给了大树和蜜蜂,也遗传给了人类中的你和我。我们与蘑菇有着天壤之别,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又如此相似。从有性生殖到细胞衰老再到细胞凋亡,复杂生命共有的一套细胞特征在不同的物种间有着惊人的相似程度。生命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在40亿年的漫长岁月中,从简单的细菌到令人敬畏的复杂生命,这样的演化飞跃事件为何只发生了一次?不得不承认,在生物学的核心地带,横亘着一个巨大的认知黑洞。 生命究竟为何沿着这么令人困惑的路径演化?生物化学家尼克·莱恩从生物能量角度,交给了我们一把有望解开生物起源之谜的钥匙。怪异的生物能
《国家地理图解万物大百科》由美国国家地理权威出品,世界很好科普创作机构西班牙Sol90公司基于《大英百科全书》精心编撰内容,全套书共18册——《哺乳动物》《鱼类与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恐龙》《无脊椎动物》《植物、藻类和菌类》《鸟类》《火山与地震》《环境》《岩石与矿物》《天气与气候》《生态学》《能量与运动》《宇宙》《太空探索》《空间站》《遗传和演化》《人体1》《人体2》,内含10000多幅精美图片,并搭配简洁详实的注释说明,全方位解读了纷繁多彩的大千世界。套系内容涵盖了几乎所有关键学科,包括动植物、人体、宇宙、地球、科技等,明确的分类利于学科学习。除了令人惊叹和着迷的图示图解,书中的每个主题都尽可能贴近生活,帮助小读者清晰地理解复杂的原理。通过本套书全面精彩的讲解,读者将会获得对科学自信而坚实
每一天,每一刻,我们身边的万千生物都在上演着奇妙的生命故事、创造着瑰丽的生态史诗——它们无情争斗,却也深深相爱;它们轰然覆灭,却也奇迹般地重生。在变化与永恒共存的世界里,它们被掠夺、被遗忘,却一直默默造福人类。永生的灯塔水母,发光的朽木,“低语”的红豆杉……本书通过丰富多样且有趣的生物故事,揭示了自然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福祉所做出的种种贡献,展示了人类与大自然的利益攸关:淡水珍珠贻贝是纽约市供水系统的净化者;从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挽救了超过一百万人的生命;黏液霉菌能够在地图上规划优选效的路线,为铁路网络的优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案。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灵感、反思精神和敬畏之心的起点,是我们福祉的全部基础。
本书介绍了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空间系统研究所提出的小卫星数据与电源综合管理架构,以此建立了高可靠、低成本的星载计算机和电源管理与配电单元技术方案,并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120kg级卫星平台 FLP卫星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系统总体设计、星载计算机处理器板、I/O板、CCSDS解码器/编码器板、星载计算机电源板、星载计算机内部线束、星载计算机结构和热设计、电源管理与配电单元、CDPI系统测试、FLP卫星设计,以及设备附件和数据表。 本书适合从事航天器研制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和参考,也可作为航空航天专业、电气工程专业和计算机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资料。
本书对我国有分布的相对常见且有代表性的77种螳螂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地理分布等信息予以简介,涵盖种数约占我国已知的螳螂物种数的一半,涉及全部科及多数属。书中每个物种均配有可供识别的生态照片,令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对常见螳螂进行识别;书后附有中国螳螂主要属的螵蛸图版及农林业上常遇到的物种的生殖器图版,以便于专业人士区分近似种。本书是广大昆虫专业人士的野外实习工具书,也非常适合昆虫爱好者、生态摄影爱好者、户外运动爱好者等人士用作参考。
本书是基于北京地区鸟类并侧重其野外识别的工具书,收录了北京分布的20目71科416种鸟类。本书对每种鸟从形态结构和生态信息两方面进行精简的描述,包括北京地区涉及的亚种、色型等。照片的选取均为北京本地拍摄的鸟类生态照,包含雌雄、成幼、亚种、不同季节的羽色甚至多角度的照片,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在北京的生境。为突出北京的地域特色,本书以图示的方式呈现出每种鸟在北京的常见程度、居留时间、出现地点和生境,以及体型大小与本书的参照对比,方便读者对各种鸟的体型大小有更直观的感受。此外还选取了100多种常见或辨识度较高的鸟类鸣声,读者可以扫描二维码听取。 本书是野外观鸟的实用性“口袋书”,可供北京及邻近地区开展科学研究、本底调查、环境保护、自然教育、公园保护区的科研监测与管理,以及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农业
近几年,“干细胞”逐渐成为一个热点,被屡屡提起,许多人对它寄予厚望。本书带领小读者认识干细胞的不同种类,再从应用领域,以不同的人体器官组织为切入点,展现干细胞技术在这方面的应用和未来发展。最后一起畅想未来,例举干细胞作为工具手段来在药物研发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用数据领略在科技革命带来的产业大潮中,干细胞行业的潜力。
本书带领我们认识那些以挖掘、咀嚼和钻孔等方式重塑地球的生命体。著名的科普作家、古生物学家安东尼·马丁通过追踪地衣、海绵、蠕虫、蛤蜊、螺、章鱼、藤壶、海胆、白蚁、甲虫、鱼类、恐龙、鳄鱼、鸟类、大象乃至人类留下的痕迹,揭示了生物侵蚀如何随着生命之树的演化而扩展,成为生态系统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断重塑地球的面貌。凭借广博的学识和不乏奇思妙想的幽默感,作者利用古生物学、生物学和地质学知识解释了生物侵蚀的惊人力量,促使我们深入思考生物侵蚀的过去和现在,并探讨对这种生物行为的深入了解如何帮助我们应对地球未来的气候变化。
《植物的智慧:自然教育家的探索与发现随笔》揭秘的是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分类学的基本知识,只是所切入的角度不一样,希望用深入浅出的手法把植物写活,让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换一个角度认识植物世界。例如,我们经常吃竹笋,可能觉得剥竹笋很麻烦,或认为竹箨没有什么作用,但从解密的角度看,竹箨是鲜嫩竹笋的保护伞,没有了竹箨,竹笋可能冻死在土中,也不可能破土而出;又如,接骨草是很普通的草,当我们仔细去观察时,会发现花朵上几乎没有蜜,但在花序上点缀着蜜杯,它会以芳香的蜜汁邀请昆虫到来,这些昆虫到来之后,也帮它传粉,互惠互利。
《跟着生物学家学生物》由于维熙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