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地震局给防灾科技学院下达了 大地震防抗救成功案例研究及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指南编制 任务,学院随即成立了地震避险与自救互救成功案例研究和地震避险与自救互救指南编制项目组,项目组多次实地走访了2008年汶川8.0级地震板重灾区 北川羌族自治县,访谈交流近百人次,悉心编录了24个震时避险案例和11个自救互救案例,并根据当事人自述将案例原原本本展现出来,让读者切身体会和洞察每个案例中的求生秘诀。 《地震避险与自救互救案例及指南:基于汶川8.0级地震北川现场调查》编者从专业角度对每个案例进行点评,深入发掘案例精髓和指导价值,在案例分析基础上,分别对震时避险和自救互救进一步总结共性、提炼精华,形成经验启示录,以期在对基层地震工作者进行地震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培训时起到案例教学的作用,从而推动
本书从灾害史与生态史的角度进行切入,分为六个专题对灾害与历史缠绕的“另一个中国”进行阐述。主要围绕的话题有:灾害作为不确定性因素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历 的重大自然灾害与历史记忆;神州大地、山水之间的生态环境变迁;历代王朝的救灾制度与慈善事业;作为历史借鉴的灾害史与生态史;等等。作者从事件及区域入手,如1942年河南大饥荒、1976年唐山大地震、1931年和1998年武汉的大洪水,2003年的“非典”疫情,以及2020年在武汉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等,以新的视野分析中国历 的自然灾害与生态环境变迁,以此透视中国历史与社会的发展,并在新冠疫情之下,对文明的“双相”,以及后新冠时代的人类发展提出历史学者的思考。
环境健康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本书是同济大学广受欢迎的公共选修课 环境健康危害与防护 的教学用书,作者总结了10多年的教学经验,根据国内外环境健康与防护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读者的兴趣点和通识课程教材的特点,从环境健康绪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物理性染、生物性污染、重金属污染、新兴污染物、室内空气污染、家用化学品污染、食品安全等方面介绍其与人类健康的密切关系及防护措施。同时,本书穿插了众多环境健康案例,使内容更贴近实际生活。本书可读性和实用性俱佳,不仅适用于高校的公选课参考,也可作为人们爱护自然环境、关心环境与身体健康的科普读物。
上海市海洋局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要求,结合上海海洋防灾减灾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了上海市第一次海洋灾害风险普査。本书基于2020 2022年上海市海洋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分六章全面总结、展示普查成果。第一章为绪论,包括普查工作总体概述、国内外关于海洋灾害的研究进展、风险评估理论和方法;第二章以五大调查评估专题为各节名称,以调查评估对象为各小节名称,全面、深入、系统地介绍调查与评估成果;第三章介绍四个灾种风险评估与区划成果;第四章介绍风暴潮防治区(重点防御区)划定方法和主要成果;第五章介绍与信息系统建设相关的内容;第六章为结论与建议,从调查与评估、风险评估与区划、风暴潮防治区(重点防御区)划定、信息系统建设与展示四方面总结提炼普查结果,对照普查成果,梳理主要问题,
\\\"地震灾害情景构建,是基于地震风险源探测、场地效应和建筑物抗震能力评估等,设定北京地区可能产生灾害的不同地震事件或者体现地震危险性概概率分析的结果,评估地震灾害损失和地震影响,构建市、区、街道、重点单体建筑四个不同维度、不同层级和不同精度的灾害情景,并给出此地震灾害情景下的地震应急处置、应急能力评估、应急能力提升准备等方面的科学依据和建议。本书论述了开展地震灾害情景构建的背景和意义,明确了地震灾害情景构建的主要建设内容。介绍了基础数据、房屋数据、场地钻孔数据收集的内容和原则,并完成了北京的地下三维结构建模的工作。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完成了全市基于公里网格的群体震害预测方法研究及系统建设和以朝阳区建外街道和十八里店为示范应用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并开展了以超高层建筑、代表性体育
《复合材料及结构的缺陷与损伤》致力于提供有关优选复合材料及结构的缺陷与损伤的详细描述。在过去50年中,关于优选复合材料缺陷与损伤的研究在各种报告和文章中均有讨论。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期间的大部分研究工作相对于对复合材料及结构的技术理解来说并没有失去相关性。事实上,目前在复合材料缺陷和损伤领域的工作仅证实了早期的相关研究和成果是相关的和适用的。《复合材料及结构的缺陷与损伤》将过去几十年关于复合材料缺陷与损伤方面的信息、数据和知识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将作者本人在职期间对于复合材料机身的维护和修理经验增加到《复合材料及结构的缺陷与损伤》中,从结构完整性角度研究损伤的危害性,并探讨了损伤识别的相关性,以及如何修复缺陷和损伤。《复合材料及结构的缺陷与损伤》章概述了复合材料的一般应用情况以
水利部宣传教育中心编的《中国水旱灾害应对常识900问》结合我国基本水情特点,以言简意赅的问答形式,重点介绍公众应了解的洪旱灾害应对基本知识,具体内容包括:独特的基本水情,水旱灾害防御工程建设成就,水旱灾害防御理念、政策与法规,治水文化与水利史和防灾减灾基本常识。
\\\"地震灾害情景构建,是基于地震风险源探测、场地效应和建筑物抗震能力评估等,设定北京地区可能产生灾害的不同地震事件或者体现地震危险性概概率分析的结果,评估地震灾害损失和地震影响,构建市、区、街道、重点单体建筑四个不同维度、不同层级和不同精度的灾害情景,并给出此地震灾害情景下的地震应急处置、应急能力评估、应急能力提升准备等方面的科学依据和建议。本书论述了开展地震灾害情景构建的背景和意义,明确了地震灾害情景构建的主要建设内容。介绍了基础数据、房屋数据、场地钻孔数据收集的内容和原则,并完成了北京的地下三维结构建模的工作。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完成了全市基于公里网格的群体震害预测方法研究及系统建设和以朝阳区建外街道和十八里店为示范应用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并开展了以超高层建筑、代表性体育
《作物细菌性病害诊断与防治原色生态图谱》从细菌性病害的基础知识入手,介绍了病原细菌性状、侵染和传播途径,病害田间分布、症状、诊断,主要杀细菌剂及细菌性病害综合防治;介绍了近40种常见的细菌性病害诊断与防治技术,配有近300幅高质量原色生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