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数十年尤其是5·12汶川地震后山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的经验总结,突出实用性与可操作性,按治理工程设计工作步骤和分部工程分步论述设计原理与结构设计,着重于地质分析与参数、设计思路与方案、工程结构与计算,还论述了震后山地地质灾害的特点与防治对策。全书内容以工程设计为主体,辅以勘查要点和施工技术,共分滑坡与边坡、预应力锚索、崩塌落石、泥石流和勘查设计工作要点等5部分。
非常规突发事件决策应对的本质是情景应对,情景是决策者赖以决策的基础和依据。针对现有的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缺乏有效的情景构建及情景动态推演方法,难以有效支持决策者实时地制定动态应对决策方案的问题,本书从非常规突发事件系统本原的角度出发构建其知识元及其网络模型;基于知识元及其网络模型,给出非常规突发事件情景的综合构建方法;基于知识元网络的推理,实现各专业、各领域数据、知识及模型融合计算,进而实现非常规突发事件情景的动态推演。
干旱是全球范围内频繁发生的一种慢性自然灾害,对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之大、范围之广、持续之久、危害之深已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本书主要针对我国典型的干旱区流域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匮乏、干旱频繁发生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了塔里木河流域的干旱灾害特征及成因,根据流域内陆水循环和水平衡的特点,对塔里木河流域的干旱特征进行了定量描述,建立了适用性强的干旱评价方法。系统分析了典型流域的干旱演变趋势,并基于气象、水文干旱指标,运用马尔柯夫链对干旱状态转移预测,建立了塔河流域干旱预警关键技术。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塔河流域于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量化分析了塔河流域干旱灾害效应,提出了相应的干旱灾害应对措施。为流域水资源规划、流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流域生态系统和
逃生,是和时间的赛跑,是一场心理的较量。掌握逃生知识,是对生命的一种珍惜和负责,刻不容缓!本书涵盖了自然灾害: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等;突发状况:抢劫、跟踪等各种类型的灾难及危机事件,用鲜活的例子向你讲述避险之策以及逃生的宝贵经验。教你全面、科学、理性地应对险情及其他人身伤害,危机状态下时间采取自救的行动指南。
主要内容包括与山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有关的各种坡面工程(梯田、滑坡治理)、沟道工程、小型蓄水工程、山洪及泥石流防治工程、护岸与治滩工程等。针对每种工程介绍了规划设计原理与施工技术。本教材除可作为高等农林院校环境生态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科书外,还可供农、林、水利以及环境保护等行业的有关技术与科研人员参考使用。
《自然灾害管理实务与技巧--领导干部关心的25个问题》由王宏伟所著,《自然灾害管理实务与技 巧--领导干部关心的25个问题》把实践经验、专业理论和相关技能融为一体,提纲挈领地把灾前预防、 灾中处置、灾后安置等重要应急工作归纳为25个问题,语言简练,方便实用,可供领导干部系统学习和临 机抓取。本书既是一本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简明教科书”,也可作为领导干部应对自然灾害的一本“实 操手册”。
《广东省水利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系列教材:地质灾害预防应急管理及减灾技术》全面介绍了地质灾害及其减灾技术的基础知识以及地质灾害预防应急管理。全书共分两个部分:部分讲述地质灾害,内容包括绪论和前四章,章地震,第二章崩塌与滑坡,第三章泥石流,第四章地面塌陷、沉降与裂缝;第二部分讲述地质灾害预防应急管理,内容包括后四章,第五章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第六章地质灾害预防,第七章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第八章地质灾害的避险逃生与应急救援。 《广东省水利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系列教材:地质灾害预防应急管理及减灾技术》可供地质灾害、自然灾害、水利、水土保持等相关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和有关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参考使用。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涉及面广,可以安排的实验教学内容众多。本书循着水土流失的影响因子这条主线,对本科实验教学中常见的可操作性强的实验进行分类,分为气象因子类实验、植被因子类实验、土壤因子类实验、水文因子类实验、综合因子类实验。实验内容紧密结合教学大纲,基本涵盖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常见的实验项目。本书的特点是打破课程界限,按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对实验进行分类,可以加深学生对该因子的认识,可为学生在实验、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时按照因子模块选择专业研究方向提供较好的指导。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全书系统地分析了江河洪水、山洪、涝渍、干旱、风暴潮、灾害性海浪、泥石流、水生态环境恶化等水灾害的主要成因、形成过程及时空分布特征,评估了水灾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对人类社会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