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数十年尤其是5·12汶川地震后山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的经验总结,突出实用性与可操作性,按治理工程设计工作步骤和分部工程分步论述设计原理与结构设计,着重于地质分析与参数、设计思路与方案、工程结构与计算,还论述了震后山地地质灾害的特点与防治对策。全书内容以工程设计为主体,辅以勘查要点和施工技术,共分滑坡与边坡、预应力锚索、崩塌落石、泥石流和勘查设计工作要点等5部分。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全书系统地分析了江河洪水、山洪、涝渍、干旱、风暴潮、灾害性海浪、泥石流、水生态环境恶化等水灾害的主要成因、形成过程及时空分布特征,评估了水灾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对人类社会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及措施。
逃生,是和时间的赛跑,是一场心理的较量。掌握逃生知识,是对生命的一种珍惜和负责,刻不容缓!本书涵盖了自然灾害: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等;突发状况:抢劫、跟踪等各种类型的灾难及危机事件,用鲜活的例子向你讲述避险之策以及逃生的宝贵经验。教你全面、科学、理性地应对险情及其他人身伤害,危机状态下时间采取自救的行动指南。
《自然灾害与社会易损性》(作者郭跃)是从地理学与社会学结合的视角,重新审视自然灾害和社会易损关系的新专著。《自然灾害与社会易损性》回顾和介绍了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研究背景,灾害研究的主要流派和国外灾害易损性评估的主流评价指标和灾害的社会易损性分析的案例;在理论上,论述了灾害系统的组成,自然灾害的社会学性质、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关系。灾害易损性的相关概念和若干理论问题。建立了区域自然灾害的社会易损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工作流程和评估方法,提出了基于社会易损性视角的社会减灾防灾对策和措施;展望了全球化背景下,自然灾害发展及其社会易损性新的趋势。在实践上,探索了国家尺度和省域尺度的区域自然灾害易损性评价和灾害易损性的空间分析。本书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可为从事减
非常规突发事件决策应对的本质是情景应对,情景是决策者赖以决策的基础和依据。针对现有的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缺乏有效的情景构建及情景动态推演方法,难以有效支持决策者实时地制定动态应对决策方案的问题,本书从非常规突发事件系统本原的角度出发构建其知识元及其网络模型;基于知识元及其网络模型,给出非常规突发事件情景的综合构建方法;基于知识元网络的推理,实现各专业、各领域数据、知识及模型融合计算,进而实现非常规突发事件情景的动态推演。
《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研究:以九寨沟为例》以九寨沟为例,对旅游地进行多种情景下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理论研究部分研究了我国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形成和管理机制。实证研究部分以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景区(荷叶景区、树正景区)为例,构建九寨沟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框架。《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研究:以九寨沟为例》计算了九寨沟在遭遇20年、50年、100年、200年、500年和1000年一遇6种暴雨情景下引发泥石流的流速、流量和冲击力等;运用参与式GIS方法对树正、荷叶景区的居民进行调研,对各类建筑物的结构和房龄进行分类,建立六种情景下泥石流与两个寨子建筑的脆弱性关系;通过调研得知每户家庭的财产状况和建筑物状况,计算6种情景下泥石流对两个寨子所造成的各项潜在损失;针对当地的可接受风险,进行防灾降险的成本与效益综
《自然灾害管理实务与技巧--领导干部关心的25个问题》由王宏伟所著,《自然灾害管理实务与技 巧--领导干部关心的25个问题》把实践经验、专业理论和相关技能融为一体,提纲挈领地把灾前预防、 灾中处置、灾后安置等重要应急工作归纳为25个问题,语言简练,方便实用,可供领导干部系统学习和临 机抓取。本书既是一本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简明教科书”,也可作为领导干部应对自然灾害的一本“实 操手册”。
干旱是全球范围内频繁发生的一种慢性自然灾害,对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之大、范围之广、持续之久、危害之深已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本书主要针对我国典型的干旱区流域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匮乏、干旱频繁发生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了塔里木河流域的干旱灾害特征及成因,根据流域内陆水循环和水平衡的特点,对塔里木河流域的干旱特征进行了定量描述,建立了适用性强的干旱评价方法。系统分析了典型流域的干旱演变趋势,并基于气象、水文干旱指标,运用马尔柯夫链对干旱状态转移预测,建立了塔河流域干旱预警关键技术。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塔河流域于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量化分析了塔河流域干旱灾害效应,提出了相应的干旱灾害应对措施。为流域水资源规划、流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流域生态系统和
《广东省水利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系列教材:地质灾害预防应急管理及减灾技术》全面介绍了地质灾害及其减灾技术的基础知识以及地质灾害预防应急管理。全书共分两个部分:部分讲述地质灾害,内容包括绪论和前四章,章地震,第二章崩塌与滑坡,第三章泥石流,第四章地面塌陷、沉降与裂缝;第二部分讲述地质灾害预防应急管理,内容包括后四章,第五章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第六章地质灾害预防,第七章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第八章地质灾害的避险逃生与应急救援。 《广东省水利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系列教材:地质灾害预防应急管理及减灾技术》可供地质灾害、自然灾害、水利、水土保持等相关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和有关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参考使用。
《晚清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研究--以山东为例》 从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关 联角度,结合“自上而下”和“自 下而上”的研究视角,运用丰富的 文献资料,采用“同情理解”方法, 应用历史学、灾害学、地理学、宗 教学、社会学、人类学、统计学、 心理学、民俗学等学科相关知识, 以山东为例,全面、系统探讨晚清 水、旱、虫、风、雹、疫、震、 霜、雪等自然灾害概况、特点、成 因,以及灾害对生态环境、乡村人 口、乡村经济、赈灾救荒、社会冲 突、乡村习俗等影响。 《晚清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研究--以山东为例》 由董传岭编著。
主要内容包括与山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有关的各种坡面工程(梯田、滑坡治理)、沟道工程、小型蓄水工程、山洪及泥石流防治工程、护岸与治滩工程等。针对每种工程介绍了规划设计原理与施工技术。本教材除可作为高等农林院校环境生态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科书外,还可供农、林、水利以及环境保护等行业的有关技术与科研人员参考使用。
《山洪灾害及减灾技术》的读者以基层干部和群众为主,也可以供有关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 《山洪灾害及减灾技术》全书共六章,配合四个附录。章介绍山洪灾害基础知识,包括山洪概念与形成,山洪灾害特性和危害,坡面产流汇流和坡面产沙输沙;第二章简要介绍与山洪灾害山区河流水沙运动基本知识,包括山区河流水沙基本问题,重点介绍山区河流卵石推移质泥沙运动;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为山区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和山洪数值模拟技术;第五章简要介绍山洪预报与风险评价;第六章是本书的重点,比较详细地介绍山洪灾害防治的对策和可操作的各种技术问题,包括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简介,山洪灾情调查,山洪灾害预报预警以及山洪灾害防治工程技术。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涉及面广,可以安排的实验教学内容众多。本书循着水土流失的影响因子这条主线,对本科实验教学中常见的可操作性强的实验进行分类,分为气象因子类实验、植被因子类实验、土壤因子类实验、水文因子类实验、综合因子类实验。实验内容紧密结合教学大纲,基本涵盖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常见的实验项目。本书的特点是打破课程界限,按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对实验进行分类,可以加深学生对该因子的认识,可为学生在实验、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时按照因子模块选择专业研究方向提供较好的指导。
《广东省水利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系列教材:风暴潮灾害应急管理技术》重点讨论风暴潮灾害的基本概念和发生原因,以及风暴潮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处置的相关问题。主要内容包括:风暴潮灾害基本概念和防灾、减灾情况、风暴潮灾害应急管理的主要内容、风暴潮灾害应急管理体系与相关决策、风暴潮应急管理能力的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在后,通过列举风暴潮灾害应急管理的案例,系统地介绍了风暴潮灾害应急管理工作各方面的内容。 《广东省水利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系列教材:风暴潮灾害应急管理技术》可以作为政府公共管理相关领域工作人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研究灾害应急管理人员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