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难度工业废水高级催化氧化处理工艺》共分为10章,主要介绍了当前高难度工业废水处理的现状和背景,并重点分析了几类典型的高难度废水;水处理工程中的催化理论与工艺,包括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述、催化剂与催化作用的特征、催化剂的分类原则等内容;水处理高级催化氧化工艺中常见的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原理与表征方法;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光催化氧化工艺、电催化氧化工艺、Fenton催化氧化工艺、微波催化氧化工艺、湿式催化氧化工艺、超临界催化氧化工艺。本书适合从事水污染治理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书针对长江河口湿地独特的类型、结构、格局和长期演变过程,集成多源时间序列遥感数据,构建河口湿地长期遥感监测、分析与评估的方法,旨在完善河口湿地长期遥感监测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实现长江河口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全书重点开展了以下方面的研究:长江河口湿地土地覆盖长期变化遥感监测,长江河口滨海湿地植被群落长期变化遥感监测,长江河口水体湿地长期变化遥感监测,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长期变化特征,长江河口湿地长期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长江河口湿地遥感监测数据共享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 本书可供海洋、地理、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科研人员、教师和研究生等阅读参考。
《陆地生态系统生物观测指标与规范》系统阐述了森林、草地、荒漠、沼泽、农田五大类生态系统的生物长期观测指标体系和方法规范。内容涵盖陆地生态系统生物观测全过程,主要包括生物长期观测的目标与规范导则、样地布局与设置、观测指标体系、野外观测方法与规范、样品室内分析方法、数据填报格式与规范等,并对生物观测新技术新方法进行了介绍。 《陆地生态系统生物观测指标与规范》主要用于规范CERN的陆地生态系统生物长期观测,适用于涉及生态环境监测、植被调查、生物多样性监测的各类野外台站。也可作为观测研究方法参考书供生态学、林学、环境科学、农学等领域的科研和技术人员使用。
《产品碳足迹评价研究与实践》是《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碳排放和碳减排认证认可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成果系列丛书》中的一册。学术界对碳足迹评价的讨论已经很充分了。但是针对碳足迹评价应用、典型产品碳足迹评价较少有专著和论文涉及。本专著计划立足于课题的研究成果,提炼研究精华内容,形成一本既包含碳足迹评价基础理论,又包含行业(电子信息行业、造纸行业、印刷行业)典型产品碳足迹核算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著。《产品碳足迹评价研究与实践》作者提供出版费用7万元。《产品碳足迹评价研究与实践》是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碳排放和碳减排认证认可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成果系列丛书之一。对我国企业碳排放制度的推动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书内容涉及林业生物碳汇、农业生物碳汇、海洋生物碳汇、草业生物碳汇、湿地生物碳汇和土地利用生物碳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战略展望及建议,包括研究方法、计量方法、工程建设与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书稿还从国际出发,对碳汇研究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本书适合外从事生态学碳汇研究、学习的科研人员和学生参考使用。
湿地是全球生态系统之一,《湿地公约》将其定义为:“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的水体,还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湿地是潮湿或浅积水地带发育而成的水生生物群落和水成土壤的地理综合体,是陆地、流水、静水、河口和海洋系统中各种沼生、湿生区域的总称。可以认为,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生产、生活资料,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素有“地球之肾”的美誉。据统计,湿地面积仅占地球总表面积的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具有多种重要生态功能。我国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