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3000余幅照片,展现了不同作用机理的除草剂在田间常见作物上的药害症状,图文结合,直观实用。可为农药经销人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和规模农业生产人员阅读使用。 除草剂是农业生产中经常用到的一类化学药品。但是,往往在生产中存在除草剂的错用和误用,造成的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后期又不能对药害症状进行正确的识别,既错过了补救的机会,也容易产生各种经济纠纷。因此,作为农药经销人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和规模农业生产人员,掌握一定的除草剂作用机理和药害识别,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王恒亮是河南农科院杂草化学防除方面的专家。本书他联合沈阳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广西大学等十几所大学和研究院所,用了近5年时间,共同开展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一共拍摄的10万多张照片,书中挑选
《药用植物病害原色图鉴》系统介绍了人参、细辛和五味子等72种栽培药用植物已发现的143种病害,内容包括病害症状、病原种类、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措施。全书配有药用植物病害症状及其病原物自拍原色照片近500幅。在编写过程中力求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本图鉴可作为从事药用植物种植者以及相关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具书或参考书。
本书精选了71种在外有较高开发前景的食用菌品种,详尽地介绍了它们的科属、别名、形态特征、营养价值、生活习性及生产、驯化模式等。每个品种均配有作者多年来搜集整理的食用菌不同生活阶段、栽培方式等的高清特写图片,力求全方位展现食用、药用真菌的真实形态和细节特征。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可供食用菌生产经营者、业余爱好者、食用菌、微生物专业师生以及相关教学科研工作者等进行食用菌鉴别和欣赏。
这是一本关于中华农耕文明的传承、现在保护情况以及如何利用好传统农耕文化的论文集。全书收录论文三十余篇,有对“渔稻共作”综合种养模式、稻作梯田农业、旱作梯田系统的研究;有关于增城古荔枝等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有关于民俗文化祁太秧歌、河北梆子等的保护和研究;有对乡村村落等农耕生态文化研究;有关于农业文献《番薯颂》《耕织图诗》《岭南荔枝词》《然犀志》的研究;有关于古代农政思想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启示;等等。书稿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作者队伍强大,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