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3000余幅照片,展现了不同作用机理的除草剂在田间常见作物上的药害症状,图文结合,直观实用。可为农药经销人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和规模农业生产人员阅读使用。 除草剂是农业生产中经常用到的一类化学药品。但是,往往在生产中存在除草剂的错用和误用,造成的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后期又不能对药害症状进行正确的识别,既错过了补救的机会,也容易产生各种经济纠纷。因此,作为农药经销人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和规模农业生产人员,掌握一定的除草剂作用机理和药害识别,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王恒亮是河南农科院杂草化学防除方面的专家。本书他联合沈阳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广西大学等十几所大学和研究院所,用了近5年时间,共同开展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一共拍摄的10万多张照片,书中挑选
本书阐述了在全球变化背景下,针对我国农业生产高投入、温室气体监测方法不明确,排放不清晰的现实问题,立足于全国主要农业生态类型区,建立了22个监测点,覆盖旱地、水稻田、放牧草地、畜禽养殖等4个方面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源。在长期研究和监测的基础上,制定了旱地、水稻田、放牧草地、畜禽养殖等4个方面温室气体监测方法与技术规程;总结集成了40项左右在保持产量(生物量)基础上的农业源温室气体控制技术,并对每项技术进行了固碳减排效应的评估。提出了农业固碳减排技术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分析了不同农业源固碳减排的潜力。
山西灵丘有机农业园区一期规划面积1185km2,包括南山区四乡一镇和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是目前我国面积大的相对封闭的连片有机农业园区,并不受行政区划限制,逐步扩大园区建设和影响区域,打造“山西灵丘有机农业园区”。灵丘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选择有机农业推进产业扶贫、持续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通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灵丘有机农业园区规划包括有机种植、养殖、加工等有机农业产业和有机社区、有机生活等14个系统,科学配置农业一、二、三产业,全面推进有机社区文化、教育、管理、金融等社会事业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推动农民脱贫、农村提质、农业增效的新路,努力把灵丘打造成为面向京津冀地区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特色城镇。
《贾思勰与齐民要术研究论集》是研究《齐民要术》的论文集,研究了《齐民要术》的历史价值、内容细分;探讨了其包含的积极信息以及对现在的指导意义。有的论文宏观大论,有的细处着手,进行围观研究。这些论文既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又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本书在作者团队多年来有机碳肥研究与应用实践的基础上,以问答的形式,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有机碳肥理论体系及其相关应用技术。另外,针对对当前面临的农业领域中土壤修复,植物营养,循环经济和国土绿化等相关课题,运用“碳”思维加以讨论和深刻剖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本书适合广大农民和农业农村工作者阅读,也可作为涉农管理机构人员和大专院校相关师生参考资料。
《北方果树食心虫发生规律与控制》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北方果树食心虫生物学和控制技术的研究成果。全书正文分为11章,包括北方果树主要食心虫种类与鉴定、分布与危害、人工饲养技术、生物学、生态学、化学信息通讯与寄主选择、田间调查与测报、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物理和迷向防治与植物检疫和综合防治策略与技术。此外,还汇编了7个关于果树食心虫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地方标准,是外迄今为止关于果树食心虫研究和综合防治技术最全面、系统的专著。
本书精选了71种在外有较高开发前景的食用菌品种,详尽地介绍了它们的科属、别名、形态特征、营养价值、生活习性及生产、驯化模式等。每个品种均配有作者多年来搜集整理的食用菌不同生活阶段、栽培方式等的高清特写图片,力求全方位展现食用、药用真菌的真实形态和细节特征。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可供食用菌生产经营者、业余爱好者、食用菌、微生物专业师生以及相关教学科研工作者等进行食用菌鉴别和欣赏。
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中国人开始进行植物驯化来生产食物。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国人不但发展出辉煌的中华文明,而且也造就了世界上一个主要的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作者结合地理环境、区域开发、发展生产的指导思想和民族融合等,总结了我国栽培植物种类繁多的原因,指出稷、水稻、大豆、桑树、苎麻、桃、柑橘、茶、漆树等是独具中华文明特色的一类作物。它们在中华传统文化形成过程中发挥独特作用。作者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植物区系、植物地理和遗传学资料,分粮食、蔬菜、水果、纤维、油料、糖料、饮料和嗜好等门类,对我国种类纷繁的农作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研究。书中还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不仅作物的名称发生变化,用于发展生产的栽培植物也在不断变化,提出为了人类的未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潜在的作物资源很好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