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潮土分类、分等、特性与利用等方面近期新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其主要数据来源有两方面:一是本书撰写者在科研、教学、推广中累积的数据和资料;二是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相关资料,2010年前后开展的我国耕地地力调查、测土配方施肥相关数据等。
本书详述了2023年我国种业法规政策、种业科技创新、种子生产与推广、种子企业发展状况、种业管理与服务、关于种业的重要文件与大事记,展现了我国种业政策含金量之高,发展措施之实,支持力度之大,自主创新能力整体提升,种子生产水平快速提高,种子企业竞争力增强,种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本书很全面地介绍了2023年我国种业发展的主要成效,并从种业科技创新、种子生产与推广、种子企业发展和种业管理与服务等几方面做了详细的总结,还对一年(或多年)种子企业、审定品种、品种专利等具体数值和发展趋势等都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描述,数据资料真实,数据翔实,信息量大,发布单位权威,从宏观上展现了我国种业发展的进程,是种业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推荐的重要年鉴。
《中国古农书集粹》以《中国农业古籍目录》为基础,从先秦至清代的2000多部农业典籍中,第一次系统地精选152种结集影印出版,每种均附有提要,填补了目前中国农业文献集成方面的空白。这些农书汇集了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精华,是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的重要资料。内容涉及农、林、牧、副、渔各行各业,在类别上有综合类、时令占候类、农具类、土壤耕作类、大田作物类、园艺作物类、竹木茶类、植物保护类、畜牧兽医类等等。本书为综合类七及时令占候类,收录10种古代农书。
为进一步加强数据成果转化应用,2022-2023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农业农村部科学施肥专家指导组,对2015-2020年土壤基础五项数据进行了审核。该工作历时2年,共审核数据1000多万项,形成了区域、省级、市级、县级四级数据成果(部分地区沿用了2015-2020年行政区划),汇总形成《测土配方施肥土壤基础养分数据集(2015-2020)》。该数据集凝聚了全国各级土肥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反映了我国土壤养分变化情况,对于肥料配方优化 新、科学施肥技术推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随着“十四五”规划提出,对现代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在保障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现今,银耳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产业布局逐步趋于稳定,银耳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装备创新步伐加快。同时,在乡村振兴、大健康战略的驱动下,消费者对于高质银耳、品牌银耳及其精深加工产品的需求逐年扩大,为银耳产业的发展及转型升级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新的历史阶段,梳理我国银耳产业发展情况,总结成效与经验,分析产业现存问题并提出建议,展望未来银耳产业发展趋势,对于引导我国银耳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书对我国银耳产业发展及我国银耳主产区的发展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并针对银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梳理与思考,内容丰富,覆盖面广,系统
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近期新阶段,具有宽领域、广渗透的特性,可以应用于不同区域、多元场景、各类主体和各个环节,是一个全面、立体、融合的智能化产业体系,对于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破解“谁来种地”难题、提高农事管理效能等具有重要支撑推动作用,当前我国智慧农业快速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为此,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组织编撰《全国农业农村智慧农业建设典型案例2024》,以宣传和鼓励,进而推动全国智慧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本书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一项重要成果。本书征集遴选了全国31个省(区、市)智慧农业建设的近期新实践成果,149个案例涉及智慧种植、智慧畜牧、智慧渔业、智能农机、智慧园区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客观反映了我国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发展现状,为有效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难题,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建设提供了可学习、可借鉴、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
《中国古农书集粹》以《中国农业古籍目录》为基础,从先秦至清代的2000多部农业典籍中,第一次系统地精选152种结集影印出版,每种均附有提要,填补了目前中国农业文献集成方面的空白。这些农书汇集了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精华,是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的重要资料。内容涉及农、林、牧、副、渔各行各业,在类别上有综合类、时令占候类、农具类、土壤耕作类、大田作物类、园艺作物类、竹木茶类、植物保护类、畜牧兽医类等等。本书为综合类二,收录5种古代农书。
吴觉农先生(1897—1989)是我国著名的农学家、茶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我国现代茶叶事业复兴和发展的奠基人,被誉为“当代茶圣”。一生撰写、翻译、主编220多部(篇)论著,时间跨度达74年之久。是中国现当代茶业的全景式历史文献,对于从茶业角度深入了解认识现当代中国社会历史,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使读者全面了解现当代中国茶业发展的历史及其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相关性,本编委会特编选《吴觉农集》,收录吴觉农与茶有关的120余部(篇)论著,时间从1922年到1989年达67年之久。
本书介绍了国内外农产品包装标识现状,农产品包装标识法律法规与标准,主要农产品包装标识要求,以及对茶叶、水果、蔬菜、粮食、食用菌、奶产品、蜂产品、水产品包装标识进行要求与应用示例。用大量的例子和图片展现了我国400多家企业包装设计的创意与思路,体现农产品包装的特色与特殊性。图书图文并茂、排版精良,充分考虑到美观和易读性,适合农产品加工与营销企业技术人员阅读,也适合农业创业者参考。
为方便读者对比阅读,书稿按照企业总部所在地区,依次按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顺序进行排布,由于20强企业中,法国乳品企业较多,排在最前面。本书的读者主要定位为国内奶业相关从业人员,因此选择除伊利、蒙牛之外的其余18家20强企业进行案例分析。 每个企业均基于企业官方网站、历年年报等一手资料进行分析,通过系统梳理各个企业的发展历程、公司区域布局和产品布局及与奶农的利益联结机制构建等内容,提出可供中国奶业尤其是乳品企业借鉴的经验。国内乳品企业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所借鉴,或丰富产品结构,提高奶酪、黄油、乳基类特殊医学营养品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或创新与奶农的合同签订方式及奶价制定方式,与奶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同关系;或通过并购海外本土企业或在海外建厂,加快全球布局的步伐。
全书收集了46种蔬菜609种重要病虫害,对每种蔬菜上重要病虫害发生的各个阶段症状特征进行了描述,对部分常见但不是特别重要的病虫害列出了识别症状与防治方法;对生产上重要的病虫害,详细介绍了病虫害发生不同阶段的施药防治方法,提出了各种生育阶段病虫害的很好防治药剂种类和剂量。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准确实用
本著作为一部蔬菜中有机硒富硒机理研究领域的学术论著,全面阐述了硒的研究历史及发展现状。富硒技术用于蔬菜种植和加工,不仅可以提高蔬菜的功能价值,还可增加农民和食品加工产业的经济效益。作者基于十余年来的研究,结合外新的相关研究成果,突出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分析了近年来蔬菜中有机硒富集积累、有机硒种类及其功能性研究,对推动我国功能性蔬菜发展具有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植物存在天然免疫,通过提高植物免疫力、增强植物抗性、减轻病虫害危害,是植物保护的新思路。《植物免疫诱导技术》系统阐述了近年来植物免疫诱导技术和植物免疫诱导剂的研究进展与应用,重点介绍了蛋白质、寡糖、小分子化合物和有益微生物等植物免疫诱导因子的分离制备、效果评价和作用机理,蛋白质、寡糖、化学小分子类植物免疫诱导剂的规模化生产、产品质量分析和农药登记情况,以及植物免疫诱导剂的推广应用和发展前景,旨在促进绿色防控新技术和新产品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农业,从源头上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环境安全。
《中国林业和草原年鉴》(原《中国林业年鉴》,自2019卷起更名)创刊于1986年,是一部综合反映中国林草业建设重要活动、发展水平、基本成就与经验教训的大型资料性工具书。每年出版一卷,反映上年度情况。2
中国农业年鉴为年度出版物,2019卷围绕2018年中央关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和农业农村部中心工作,全面记载2018年度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情况和乡村产业、种植业、畜牧兽医、渔业、农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