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建立在作者近20年科研和教学工作基础之上,全书可分为四部分。第1章为第一部分,介绍遗传研究群体,包括常见群体类型、基因型数据的初步整理和分析、基因效应和遗传方差的基本概念、单环境和多环境表型观测值的方差分析、基因型值和广义遗传力的估计等内容。第2~6章为第二部分,介绍双亲群体遗传分析,包括两个座位的基因型理论频率和重组率估计方法、作图函数和遗传图谱构建,以及单标记分析、简单区间作图、完备区间作图、上位型互作及与环境互作的QTL作图方法等内容。第7~10章为第三部分,介绍多亲群体遗传分析,包括杂合亲本的杂交后代、纯系亲本的双交后代、多亲纯系后代、选择群体、自然群体和巢式杂交群体等多种类型群体的连锁分析与基因定位。第11~13章为第四部分,介绍育种模拟、预测和设计,包括育种过程的建模和
本书系 中国农业农村新发展格局研究丛书 之一种。本书对农业投资组合和证券分析理论严谨且易懂的介绍。书中用较大篇幅详细地讲解证券分析和定价的本质。本书包括了行业分析等对于从业者来说非常重要但又容易被忽略的内容。本书的重点在于通过真实案例对来自农业投资市场和发达市场的关键概念进行实际应用。各个章节为读者提供了很多自我评估的机会。本书共十二章,具体内容包括:农业投资概述、农业投资财务基础、农业投资环境、农业投资风险、农业投资政策、农业实体投资、农业风险投资、农业证券投资、农产品期货、农业融资理论和农业跨国投资。本书全面、专业和全球化的特点会激起任何想要学习投资组合管理和证券分析的读者的兴趣。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集约化养殖条件下畜禽有机肥安全利用的关键技术,主要内容包括畜禽有机肥质量特征,重金属、抗生素、抗生素抗性基因等典型污染物在农田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和环境风险,基于污染物阻控的有机肥生产工艺优化技术,基于农田土壤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机肥合理施用技术和案例,还介绍了当前有机肥生产的主要技术工艺。
编者以三年多的不懈努力,从几千张农机图片中筛选出几百幅精彩的农机照片,配以翔实的文字说明,编辑成该册《中国农业机械化图鉴》。本书不仅收集了中国古代农器图谱,而且以纪实的照片展示黑龙江省、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中国现代农业机械化进程的闪光点。全书共分为十四章,包括:章,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第二至第十章,九大农作物—水稻、玉米、大豆、小麦、马铃薯、棉花、花生、油菜、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包括耕整地、种植、中耕、植保、航化作业、谷物收获、烘干等各生产环节;第十一章,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第十二章,精准智能农业技术装备;第十三章,近现代农机发展轨迹;第十四章,古代农器图谱汇集。
本书是一本果树栽培大百科,用全图解的方式详细介绍了落叶果树、常绿果树、浆果、热带水果等多达82种果树的栽培技术,内容涵盖包含品种选择、栽植、整枝修剪、授粉、疏花、疏果、施肥、病虫害防治、农药的正确使用、采收等基础作业的实际操作等栽培全程,传授了庭院栽培和盆栽优质水果的小诀窍,让读者一目了然! 全书使用了1240张照片和340插图,无论是种植果树的初学者,还是已具备一定种植经验的人,都可将本书作为工具书。无论是谁,只要掌握果树栽培和修剪要点,就能享受到收获美味果实的快乐!
《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年鉴》2013年刊设置综述、行业概况、机械化概况、项目与产品、统计资料、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法规与标准、大事记和附录栏目,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和机械化方面的发展情况,为读者提供了较为完整、准确的统汁数据。为了让行业人士更好地了解国际农业机械的市场情况,本刊继续刊登国际农业机械的销售及贸易情况的内容。 《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年鉴》主要发行对象为政府决策机构、农业机械相关企业决策者和从事市场分析、企业规划的中层管理人员以及国外投资机构、贸易公司、银行、证券、咨询服务部门和科研单位的农机项目管理人员。
《水与可持续发展——未来农业用水对策方案及综合评估》以联合国国际水资源研究所的研究项目为基础,针对全球水资源短缺、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退化问题,提出了未来的对策和政策方向,代表了20年来全球水资源开发管理和农业用水领域的*研究成果。全书共分16章,涵盖水资源、农业用水、生态用水、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扶贫等各个方面,写作风格严谨而规范,结合大量的图、表、框、照片将复杂概念直观表达,并结合大量研究实例阐述具体观点。本书作者队伍权威,专业阵容强大,汇集全球各学科的*专家,研究领域涵盖植物生理学、作物栽培学、水资源水文学、水利工程学,以及政治学、发展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并包含生态水文学、地理信息科学等新兴学科。全书使用综合分析的方法,既保证了各学科的专业深度,又兼具多学科交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是绿色食品发展理念的技术载 体,是绿色食品生产和管理的技术指南,是绿色食品 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技术保障。我们立足精品定位, 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按照 安全与优质并重、先进性 与实用性相结合 的原则,严格落实 从土地到餐桌 全程质量控制理念,建立了一套定位准确、结构合 理、特色鲜明的标准体系,包括产地环境标准、生产 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包装贮运标准和其他标准共5个 部分,对绿色食品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各 环节进行规范。截至2016年年底,农业部共发布绿色 食品标准270项,现行有效的标准14l项(其中,基础 通用技术标准15项,产品标准126项)。这些标准的颁 布实施,为指导和规范绿色食品的生产行为、质量技 术检测、标志许可审查和证后监管提供了依据和准绳 ,为促进绿色食品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不可
由卢东升、王金平、戴启金、陈世锋、朱鑫鑫等编著的《大别山主要维管植物图鉴(精)》是一部反映大别山区植物资源及其分类、生态、用途的专著。大别山位于我国南北过渡区域,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的自然生态地理条件,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植物种类,是我国植物资源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本书是作者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以采集的植物标本、拍摄的原色照片为依据,参考相关文献撰写而成。书中记载了大别山区主要维管植物156科、893种及种下分类单位,其中蕨类植物22科42种,裸子植物8科28种,被子植物126科823种,对收录的每种植物均记述其中文名、拉丁名、形态特征、生境和分布,并配有花、果等关键形态特征或生境特点的彩色图片。书后还附有维管植物常用形态术语释疑、大别山植物分科检索表、中文名和拉丁名索引。本书可供植物学相关
《G20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报告(2001 2016)》从系统的角度研究农业科技创新过程,基于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理论框架推导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路径,提炼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构成要素,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数学模型。通过对 2001~2016 年 G20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深刻揭示 G20 各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水平、变化特征及内在动因,力求让读者了解和掌握 G20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绩效水平,为各国政府明确各自的科技竞争优势和薄弱环节、完善农业科技政策,以及促进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学习合作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对策。
《温室工程实用创新技术集锦(精)》收集了作者周长吉多年来走访、调研、考察国内外温室设施后编写的各类温室实用技术,用专业的眼光、通俗的语言、直观的图片和细致的总结,介绍了包括温室大棚从设计、建造到运行、管理等不同环节的多种技术,几乎囊括当今温室工程的各个方面。本书内容丰富、技术实用、图文并茂、知识点多,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工程技术手册,不仅适用于温室建造者和温室生产者阅读,也适用于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对国内外温室工程技术的教学和科研也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本书以全混合日粮混合加工技术及装备研究内容为主,在概括国内外全混合日粮混合机械进展的基础上,对本书采用的试验日粮中的典型组分的特性进行了测定,并介绍了粗饲料粒度分布、全混合日粮粒度分布与全混合日粮混合均匀度检测方法,进而详细阐述了近年来本课题组在全混合日粮混合加工技术及装备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期使读者能对全混合日粮混合加工技术及其混合机械方面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全混合日粮混合机合理选型以及开展全混合日粮混合加工技术深入研究。
本书基于 十二五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北方旱作农业滴灌节水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的研究成果,结合项目团队多年相关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凝练形成了中国北旱区方主要粮食作物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全书共分七章,*章主要分析了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概述了项目的研究进展及主要成就;第二章介绍了田间作物滴灌技术关键设备与配套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成果;第三章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阐述了北方小麦、玉米等作物抗旱品种筛选技术及鉴选指标体系;第四章全面论述了主要粮食作物滴灌专用肥及水肥一体化智能决策和监测管理软件平台的研制与应用技术;第五章、第六章分别重点介绍了北方典型区域主要粮食作物滴灌条件下水肥运筹规律和水肥一体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第七章依据多年、多点的试验结果,总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与发展(农业机械)》 (作者李树君)系统研究了国际、国内农机产业链的形态和发展趋势,从战略高度为我国农机产业未来发展提供了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导建议。《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与发展(农业机械)》包含4篇共21 章内容:第1篇行业综合(第1 5章),系统分析了国际国内农机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提出了行业发展规划日标、方向与措施;第2篇产品专题(第6 12章),重点分析了大功率拖拉机、收获机械、田问作业机具、精量植保机械、节水灌溉机械、育种机械、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加工机械等典型农机产品先进技术的发展方向;第3篇先进制造技术(第13 16章),重点分析了我国农机制造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了我国农机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第4篇国际化发展(第17 21章),分析了国际化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国外政策经验和典
康纳、卢密思、卡诗满编*、梁卫理、李雁鸣、崔彦宏编译的《作物生态学--农业系统的生产力及管理(第2版)》主要介绍了农业生产系统及其生物学成分(农业系统、营养链、群体概念、遗传资源、发育)、编理化环境(大气环境、土壤资源)、生产过程(氮素过程、水分关系、光合作用、呼吸与分配)、资源管理(土壤管理、雨养农业的战略和策略、灌溉农业中水的管理、能量与劳动)、农业生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等内容。
我国美丽乡村生态建设是美丽中国的基础组成。是利用乡村青山绿水资源,发展 三农 产业,缩小城乡差别,推进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工程。我国美丽乡村生态建设起步晚,但发展快、势头猛。目前,美丽乡村建设正处于全国试验示范阶段。经过近几年努力,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2016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近21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5700亿元,占国内旅游总收入14.6%,并以年30%速度递增,展示了中国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的发展前景。 我国美丽乡村生态建设是提升 三农 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美丽乡村是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多元素完美结合的统一体,是自然与人、物质与文化、生产与生活、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农业综合系统工程。不仅展现乡村山水田林路居生态环境资源的自然美,
《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年鉴2014》是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管、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主办、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大型资料性、工具性年刊,创刊于1984年。 《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年鉴2014》根据行业需要,中国机械工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于1998年开始出版分行业年鉴,逐步形成了中国机械工业年鉴系列。该系列现已出版了《中国电器工业年鉴》、《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年鉴》、《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年鉴》、《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年鉴》、《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年鉴》、《中国模具工业年鉴》、《中国液压气动密封工业年鉴》、《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年鉴》、《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年鉴》、《中国石油石化设备工业年鉴》、《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年鉴》、《中国齿轮工业年鉴》、《中国热处理行业年鉴》、《中国磨料磨具工业年鉴》和《中国机电产品市场年鉴》。 《中国
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支撑。历经38年改革发展,我国农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现代化已进入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梯次实现的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既面临诸多有利条件,又必须加快破解各项难题。在新常态下,加快补齐农业发展短板已成为全党和全社会的共识。2012年,中国工程院陈剑平院士基于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的基本判断,以及对当前农业与农业科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基本认识,借鉴城市综合体概念,提出了 现代农业综合体 新思路。近年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以深化科技合作为着力点,与政府和企业共同建设现代农业综合体为载体,重点联合杭州蓝城集团在浙江嵊州、奉化、丽水等地进行了大胆实践和有效探索,并已初见成效。为进一步探索和构建
高光谱遥感(或光谱成像技术)的*新进展显示,该项技术在各种各样的土地监测应用中具有显*的成效。目前,利用遥感数据和现代分析技术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诊断和识别物种与植物群落已经成为可能。在光谱信息方面,高光谱数据分析优于传统的宽波段分析技术。许多调查研究项目记录了植被和农田遥感的研究成果。由森卡贝尔 普拉萨德 S、里昂 约翰 G、韦特 阿尔弗雷主编的《高光谱植被遥感》以非常实用的方式展示了采用高光谱数据进行植被研究的经验、程序、方法和模型,详细介绍了高光谱数据在植被研究中的有关问题,如作物产量模型、作物生物理化形状分析、作物水分评价、种类识别及其分类等。
为系统了解我国登记农药品种(有效成分)的相关信息,在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的支持下,作者在系统调研和整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制了《农药毒性手册·除草剂分册》。本书共包含122个除草剂品种,每个品种分别列出了农药的基本信息、理化性质、环境行为、生态毒理学、毒理学、人类健康效应、危害分类与管制情况及限值标准8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对环境行为、毒理学和人类健康效应部分做了详细描述,力求提供准确、实用、完整的除草剂毒性资料。
本书结合国内外干燥机供热设备的发展概况、多元化燃料的种类和特性,系统地分析谷物干燥用供热、换热、清洁除尘和余热回收等新技术。重点探讨寒区换热器和燃烧炉等典型设备的热能特性与运行规律,以典型常用粮食干燥换热器为例,结合研究团队研制干燥机配套供热设备的实际应用,给出列管式和旋板式供热设备的设计过程,着重研究分析了列管换热器与气相旋转换热器的传热理论与换热效率。针对近年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迫切要求,开发应用了多种秸秆成型燃烧热风炉,配合智能控制系统,实现 原汤化原食 的新型供热模式,实现谷物节能干燥的规模化生产。同时对太阳能和热泵供热系统的特性及装备机型进行研究,系统地阐述谷物干燥清洁节能供热技术与装备的应用情况。
本书是著者30余年来在作物种质资源安全保存方面潜心研究的结晶,结合国内外作物种质资源保存研究和实践,系统总结凝练了作物种质资源安全保存的原理与技术。本书主要阐述了作物种质资源安全保存的含义与范畴,系统介绍了种质库、种质圃、离体库等保存方式的种质资源安全保存的原理与技术,主要包括种子、植株、块根、块茎、茎尖、休眠芽、花粉等保存载体的寿命延长机制、活力丧失机制和遗传完整性维持机制,种质入库圃前处理、监测预警和繁殖更新等技术,以及库圃设计与建设的工艺技术要求。
本书以作者长期在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领域的研究为基础,结合国内外最新研发进展和产业发展情况,系统阐述各类生物质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对成型过程的影响,生物质压缩成型的机理,影响生物质成型的各种工艺因素,生物质成型方式和成型部件设计,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过程结渣和产生沉积腐蚀的机理,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设备的研究与设计,生物质成型设备及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应用等,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经济评价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