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技能培养为主,尽量拓宽知识面,增加信息量,很少涉及偏深偏难又不实用的内容,紧跟政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本书共13章,包括宪法与村民自治法的基本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民事活动的基本规定、民法对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保护、婚姻、家庭和遗产继承、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产品质量的保障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妥善处理纠纷与理性维权、如何打官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土地承包法律制度及其纠纷仲裁、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资料的法律保护、动植物检疫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制度等内容。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农村机械化水平,更好的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精尖水平,我们组织编写了现代农业机械化技术系列丛书。该丛书涵盖了农业产业、农民和农村发展亟需的粮经、蔬菜、养殖、生态、农机鉴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农机化专业知识,致力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直观的图片展示,实用的技术,近期新的科技成果,形成一套图文并茂、好学易懂、指导实践的技术手册和工具书,提供给广大农民和农机科研、推广等从业者学习和参考。
黄良水著的《猴头菇生产加工与烹饪》系统地介绍了猴头菇的生产、加工与烹调技术,既言简意赅,又重点突出,且以实用为主,颇具特色。该书内容丰富,既有栽培新技术,又有加工的新方法,还有烹饪的新技艺,可供不同层次的读者借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普及性、指导性。 本书共分7章,简要叙述了猴头菇的人文历史、食疗价值、生物学特性,重点阐述了猴头菇的菌种生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保鲜加工和烹调技术。内容新颖,图文并茂,亮点纷呈,实用性强,可供广大食用菌科技工作者和生产者阅读参考,也可供餐饮业者借鉴。 该书的鲜明特色是人文历史独特而深厚,栽培模式新颖又实用。书中所介绍的加工产品琳琅满目,其餐饮文化别具一格。此书不仅能得到科技工作者的青睐,更能为广大食用菌生产者和消费者所瞩目,为推动我国食用菌产业发
魏利青、徐琴、张丽娜、巫祥云、张鑫琳等*的 《开放实验室大型科研仪器共享服务体系的构建》详 细记录了依托 中国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 科学工程 建设项目,以服务科技创新、提升管理效 率、优化资源共享为目标导向,构建国内先进、大规 模、高通量和高效率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实验室的十年 的实践经验。内容涉及实验室目标定位、实验室的发 展、实验室创新力和高绩效团队等几个方面。深入阐 述了从零开始建立一个成功实验室需要具备的关键因 素 独特的定位、合适的时机、充分的资金、人才 资源以及有效的管理。 本书在开放实验室大型科研仪器共享服务体系建 设的思路设计、做法、发展规划以及管理等各个层面 都做了充分、翔实的介绍。
本书是按照企业海外并购需要的理论准备以及海外并购实际操作环节的先后顺序如前期准备、尽职调查、交易结构设计、并购文件撰写、信息披与审查、并购整合、海外并购常见风险与问题等逻辑关系编写的。本书适合农业企业、农业系统培训涉外项目人才使用。
田敏教授,博士后,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现为西华大学管理 学院教授。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美国北卡罗来纳大 学(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访问学者, 2016年6月获 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 身份认定, 2013年5月获四川省第十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2009年10月至2012年12月四川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 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年9月至2008年12月西南财经 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博士并获博士学位。兼任*人文 社会科学专家,四川省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中国文化管 理协会新农村文化建设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等。主要研究 方向:产业经济,绿色城市经济与管理,战略管理。 培育四川省特色小城镇研究 入选2016年四川省政 务调研成果选编, 旅游目的地规划建设标准研究与示范 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房地产产
粮食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强化单位土地面积上 高的粮食生产能力。水稻是中国的 大粮食作物, 稻产量持续突破,是我国水稻科技进步取得的 重要成果,实现水稻超高产是保障 粮食安全的重要技术支撑。 自1996年我国 立项了“中国 稻育种计划”以来,经过水稻科研工作者持续二十多年的联合攻关,选育了一批具有不同产量潜力的 稻品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高产纪录。其中,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2年和2014年实现了“百亩方”平均亩产700千克、800千克、900千克、1000千克的攻关目标,使中国的 稻育种及栽培技术居 地位。 为了进一步发挥 杂交稻高产相关技术成果作用,我们组织参加 杂交稻高产攻关多年的相关科研人员共同编写了《 杂交稻亩产900千克栽培新技术》,全面梳理和
李博文、刘文菊、张丽娟主编的《微生物肥料研发与应用》系统分析了微生物肥料的研发应用背景、现状和前景;讲述了功能菌的筛选鉴定、繁育保藏和提纯复壮;介绍了农用微生物菌剂、生物有机肥和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工艺技术;明确了不同微生物肥料的功能特点、应用要领和推广途径;阐明了微生物肥料的应用要求、试验设计与效果评价方法。既有先进的科学理论依据,又有成熟、简便、实用的技术方法。为便于应用掌握,一是注重技术的先进性。系统分析了微生物肥料的研发应用背景和发展方向,以及对功能菌株的筛选鉴定、繁育保藏和提纯复壮,力求紧跟国际学术前沿,引进先进手段、技术和方法。二是突出技术的实用性。重点介绍了不同微生物肥料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技术参数、先进装备及其调控技术规程,操作简便易行、实用性强。三是坚持技
本书讲述常用联合收割机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故障排除、使用调整等方面的知识,包括联合收割机概述、割台的拆装与检修、脱粒清选装置的拆装与检修、行走系统的调整与检修、液压和电气系统的诊断与维修和联合收割机的操作与保养。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干旱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强,对玉米作物的生产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当前,农业干旱的客观、定量描述主要通过干旱指数。传统基于站点观测的气象干旱指数,在空间上的监测精度常受制于气象台站的分布密度,较难精细地反映干旱状况。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干旱监测手段,能从不同侧面定性或半定量地评价土壤水分分布状况,具有覆益范围广、时间和空间分辦率高等优点。但该类指数大多被设计用于反映地表综合的干旱程度,用于国家乃至全球尺度的旱情监测,无法直接用于特定作物(specific-crop)(比如:玉米)精细化的旱情监测应用。植被状态指数(VegetationConditionIndex,VCI)是典型的遥感干旱指数。它是以日历年为时间基准,定义为当前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多年同一时间点NDVI*与*小值的归一比率。若将常规VCI指数直接引入
由王宝地、沈凤英、罗永华主编的《冀北现代农业技术(第2版)》内容涵盖了综述篇和技术篇两部分,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动态和冀北农业的发展概况,以及近年来高科技、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技术介绍给读者,同时作为全国农技推广补贴项目县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新培训教材来编辑整理。
由刘秀艳、常志军主编的《迁安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实证研究》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理论分析入手,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概念、特征、分类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归纳和综合阐述;分析迁安市的历史、文化、经济等基本概况,总结迁安市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优势和特点;介绍迁安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推介迁安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典型园区;总结迁安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主要经验;分析迁安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提出迁安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为了适应项目化教学,本书采用了任务驱动的编写模式,探索先实践后相关知识的编排方式,对农用柴油机进行了详细介绍,主要內容的组织实施包括农用发动机总体认知、曲柄连杆机构构造与维修、配气机构构造与维修、汽油机燃油系统的维修、柴油机燃料供给系构造与维修、柴油机进、排气系统与维修、冷却系统与维修、润滑系统与维修、农用柴油机的装配与调试、柴油机使用维护及检修的典型实例。
本书共八章,包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概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家庭承包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内容。可作为职业教育现代农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课程教学实训用书,也可用作农业培训教材。由于编者水平所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不尽如人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读者和同行不吝指正。
《农村宅基地整理及其收益分享机制研究》是基于这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内容大致分为10章,第1~3章主要是从梳理国内外农村宅基地整理的模式与效果人手,分析宅基地整理收益形成与分配机理;第四至六章主要运用实地调查研究宅基地整理过程中的收益分配,评价农村宅基地整理的效果,实证分析现行宅基地整理收益分配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家庭福利的影响;第七~九章主要运用博弈论方法分析宅基地整理中的博弈过程与博弈关系,探讨农村宅基地整理收益分享机制;*后第十章是对《农村宅基地整理及其收益分享机制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可见,《农村宅基地整理及其收益分享机制研究》对农村宅基地整理及其收益分配进行了系统研究.期望对促进宅基地整理收益分享,形成合理的分配机制,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及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一定
全书共分上下篇两篇。上篇系统介绍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概况、研究和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喷灌系统的特点及适应范围、喷洒原理及基本参数、喷灌主要设备、设计要求及布置,微灌系统的特点及分类、微灌的原理及基本参数、微灌的设备、工程设计、运行管理与维护,水肥一体化的施肥系统特点、设备及肥料选择和配制等。下篇为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具体列举了玉米、小麦、马铃薯、大豆、甘蔗、茶叶、棉花、油菜、葡萄、香蕉、荔枝、西瓜、柑橘、苹果、叶菜类、茄果类及瓜类蔬菜的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农村年轻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打工,农村青壮劳动力缺乏,农民对防治组织迫切需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08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探索建立专业化防治队伍,推进重大植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宋玉梅、翟晖、刘素花编著的《高产创建示范创新及技术推广》既有高产创建生产实践和取得丰收经验的总结,也研究探讨了新形势下农作物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方案,以期为邢台市农作物生产持续增产提供经验和技术支撑。
黄秋葵原产于非洲东部的埃塞俄比亚,随后传至整个非洲、印度、美国等地。近年来已遍布世界各地,以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为主。*早记载黄秋葵栽培历史的国家是埃及,我国早在明代已有黄秋葵的栽培历史,并作为药用。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广泛种植,栽培面积逐年增加。 黄秋葵作为药食兼用型蔬菜,以其清新的香味、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已成为日常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佳肴之一。黄秋葵特有的保健和药用价值使其获得了 植物伟哥 绿色人参 等美誉,具有良好的市场价值和前景,加工食品、保健品等已占据了一定的消费市场。 随着黄秋葵市场份额的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种植者选择发展黄秋葵产业,迫切地需要一套完整、详细、实用的黄秋葵高效栽培技术,推介不同的黄秋葵品种及其适应性,这正是《黄秋葵优良品种与高效栽培技
本书是在作者“有机肥条垛型堆积发酵工艺技术与应用”项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有机肥研究和实践的先进资料编写而成。全书分为概论、有机肥发酵原理与技术、有机肥条垛型堆积发酵工艺和技术研究、有机肥在烟草生产上的应用四部分。本书对于有机肥料垛型堆积发酵工艺技术与应用的系统性研究,不仅从理论上给予了支持,同时给出了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技术方法,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利用作物秸秆和禽畜粪便等有机物资源就地制作和使用有机肥具有指导作用,对减少秸秆焚烧等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书可作为高等和职业院校农林专业教材、参考书,同时可作为农林技术人员和普通农户的工具书。
根据农业部计划司统一安排,按照《农业部定点扶贫地区帮扶规划》(2016-2020年),农业部扶贫办公室、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与湖北省恩施州农业科学院、湖南省湘西州农业科学院联合编写了《农业部武陵山区定点扶贫县农业特色产业技术指导丛书》》,对2016-2020年农业部定点扶贫地区的四个县(恩施州咸丰县、来凤县和湘西州龙山县、永顺县)的重点和特色产业进行科普解读。恩施州农科院、湘西州农科院组织马铃薯、茶叶、红衣米花生、食用菌、猕猴桃、黑猪、草食畜、甘薯、藤茶、生姜、百合、柑橘、高山蔬菜等方面的专家和四县市的农业局、畜牧局及农技推广部门30多人参加了编写工作,在编写过程中我们深入到4个县进行了产业调研,结合每个县的产业发展状况,以特色作物的起源与分布、产业发展概况、主要栽培品种及新育成品种、栽培技术、主要病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