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总结作者多年教学科研成果及指导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积累的大量原生态素材及创新模式集合而成。本书以全彩的形似,分别详细介绍了苹果、梨树、山楂、桃、李、杏、樱桃、葡萄、猕猴桃、核桃、板栗、柿树、枣树、石榴、草莓、蓝莓、花椒、枸杞等18种落叶果树的700多种病虫害(含病害400多种、害虫300多种)的发生与为害、症状及形态诊断、发病(生)规律、防控技术等全程植保防控技术。需要说明的是,每种病虫害均配以高清图片,全书精选4800多幅高清原色图片相配应(含病害照片3200多幅、虫害照片1600多幅)。另外,本书还精心编绘了300多幅重要病虫害的防控技术模式图(病害防控图150幅、害虫防控图160多幅),使防控技术措施更加直观、一目了然,这也是病虫害防控技术的一种创新与尝试。作为当前果树栽培领域一部不可多得的大型工
本书是作者长期从事园林植物栽培及病虫害防治研究的成果而编写地实用型专著。他们根据园林植物病虫害种类、发病现状及其规律、特点、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将他们研究的科学成果和丰富实践经验奉献读者。该书是从目前园林绿化中常见的植物入手,从实际出发,对园林绿地中重点应用的植物上发生的主要病虫害发病规现状和规律、以及综合防治措施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比较系统地描述,提出很好解决方法和实践途径。
本书在西藏农牧学院西藏兰科植物资源研究中心(The Orchid Conservation Center of Tibet, OCCT)团队成员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系统整理了西藏兰科植物资源,共统计到116属491种,其中正文收录了110属410种,包括中国新记录21种,西藏新记录69种。书中以APG IV分类系统以及《中国植物志》英文版为参照对兰科植物进行分类和排序,每种兰科植物都配以形态特征描述并辅以野外拍摄的图片。部分野外采集时未遇花期的,引种至保护基地,待开花后拍照。未拍摄到照片的植物,仅在附录中收录。希望借以本书的出版为西藏野生兰科植物的保护培育、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交流合作及产业生产提供基础资料,为西藏自治区兰科植物的可持续利用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本书在样方调查的基础上,系统描述了中国南方灌丛91个群系类型的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分布和生境特征,及分布于灌丛中的454种常见维管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为每个群系绘制了一幅区(县)级样方分布图,为每种植物绘制了一幅区(县)级分布图,并展示了若干张反映群落和植物特征的彩色照片。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可为修订我国灌丛分类系统、评估灌丛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构建生物多样性保育体系提供基础资料,是生态学、植物学、农林和环境等相关领域科研、教学、管理和科普人员的重要参考书。
《广东植物图鉴》的编撰,拟分上下两册出版,共精选出广东省行政区域内的维管束植物彩色图片7000多张,含近300科,1938属,6160种(含亚种、变种),约占广东维管植物总种数的85%,其中蕨类植物54科,133属,种416;裸子植物10科,31属, 62种;被子植物236科,1774属,5637种。为节省篇幅,方便使用,图谱力求简明扼要,每种植物仅记载了中名、学名,以及所属科、属名称。科的排列,蕨类植物按秦仁昌1978年系统,裸子植物按郑万钧1975年系统,被子植物按哈钦松1934年系统;科内属、种则按拉丁字母顺序排列。书后附有科、属名称索引。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农药用量防治蔬菜病虫实用技术指导手册》采用图文混排的方式,将百余项实用技术归类成册,系统介绍了不同类别病虫发生与防治特点,以及一系列源头控制、栽培防控、物理防控、生态调控和科学用药的实用技术。作者长期从事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工作,对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中国现代果树病虫原色图鉴(全彩大全版)》通过2010张彩图、390幅病原菌墨线图,180万文字,详细介绍了全国南方、北方48种落叶和常绿果树上的常见病虫害1000多种,其中落叶果树病害412种,害虫546种,常绿果树病害239种,害虫237种。书中录入的病原采用*的分类系统,病原描述、防治方法和技术吸收了*的研究成果,是我国目前*现代气息的精编果树植保大全。本书体现了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可做为中国进入21世纪生产优质、无公害果品,防治现代果树病虫害的实用指南,是各地果树站,植保站,农技站,林果站,农药经销人员鉴定、识别病虫害的工具书,也可供果林科技人员、广大果农、城乡绿化人员、农林院校师生参考,并可做为水果产区农家书屋图书。
《蔬菜害虫及其天敌昆虫名录》内容分为害虫和天敌两部分。蔬菜害虫名录,包括软体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2门7纲21目210科1204属2423种。其中,十字花科害虫585中;茄科蔬菜害虫687种;葫芦科蔬菜害虫445种,豆科蔬菜害虫920种伞形花科害虫283种;菊科蔬菜害虫250种;百合科蔬菜害虫220种;藜科蔬菜害虫233种。
本图鉴内容包括我国主要的野生兰科植物285种。全书除序言、前言和附录外共分3章:*章为概论,阐述了有关 兰 的概念、兰科植物的多样性和重要性、濒危状况和保育知识等。在国内有关 兰 的书籍中,首先必以不少篇幅大谈 兰文化 ,本图鉴则予以省略、避免重复。而对于 洋兰 、 国兰 这个错误概念,多数 兰 书从不置疑、抱残守缺一再沿用,本章中则予以指出并澄清。第二章讲兰科植物的识别。内容包括兰科植物总特征,兰科专用形态术语,主要兰科分类系统简介,兰科植物的亚科检索表,以及各属在兰科分类系统中的位置等。第三章为 各论 ,是图鉴主体,内容包括每种植物标本图和文字描述。以活植物为描述绘制对象是本图鉴*的特点、也是国内外同类书籍中的首创。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志》是 十三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外来入侵植物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安全,对我国生态环境影响重大。开展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与编目,查明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分布和危害等是预防和控制外来入侵植物扩散和蔓延的科学基础。本志书紧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植物分类学角度对现阶段外来入侵植物进行系统、完整、科学的调查和研究,志书共5卷,共收载了外来入侵植物68科224属402种,不仅明确了外来入侵植物的名称(拉丁学名、中文名)、生物学特征、生态学特性、生境、原产地及分布现状,给出了外来入侵种与相似种的区别特征,每种外来植物都附有高清的图片,还着重考证了入侵植物的传入与扩散,包括从历史标本和文献记载两个角度去推断外来植物的入侵时间,从外来植
《手性农药与农药残留分析新方法》介绍了多种手性农药的分离分析方法及环境行为。利用色谱技术建立了不同环境样本中手性农药对映异构体的分离分析方法,系统地总结了手性农药对映异构体在土壤、水体、动物和植物等样本中的选择性行为,较为详细地描述了手性农药对映异构体在分布、残留、归趋、毒性等环境行为方面的差异。另外,还详细介绍了几种农药和其他药物残留分析的新方法。
本书收录了病虫害测报、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抗病性鉴定、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低温冷害遥感监测等方面的农业行业标准51项。并在书后附有2015年发布的7个标准公告供参考。 本书可供农业生产人员、标准管理干部和科研人员使用,也可供有关农业院校师生参考。
《武陵山区野生观赏植物及其生态文化》共分三章,在简要介绍武陵山区的基本概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该区常见的、典型的、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观赏植物386种,包括观形观叶木本植物61种,观花木本植物72种,观果木本植物73种,木质藤本观赏植物39种,观形观叶草本植物15种,观花草本植物94种,观果草本植物8种,草质藤本观赏植物9种,蕨类观赏植物15种。事实上,很多植物的形、叶、花、果同时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比如兰科植物既是观形观叶植物,又是观花植物,蔷薇科和忍冬科的一些植物,既是观花植物,又是观果植物。可以说,所有的竹类都是观形观叶植物,百合科和菊科植物都是观花植物。就树形来说,百年以上的大树无不以其苍劲的雄姿而成为好的观形植物。即使是藤本植物,也同样存在着观形观叶、观花观果的类型。由此可见,以上对观赏植
《世界常用农药色谱-质谱图集》由5卷构成,书中所有技术内容均为作者及其研究团队原创性科研成果,技术参数和图谱参数与国际接轨,代表国际水平;图集涉及农药种类多,且为世界常用,参考价值高。 本分册为《世界常用农药色谱-质谱图集》第二卷,包括510种农药化学污染物中英文名称、CAS登录号、理化参数(分子式、精确质量数、结构式)、色谱质谱参数(母离子、子离子、离子源及源极性、保留时间)、提取离子色谱图、四种碰撞能量下碎片离子质谱图。 本书可供科研单位、质检机构、高等院校等从事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检测的科研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志》是 十三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外来入侵植物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安全,对我国生态环境影响重大。开展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与编目,查明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分布和危害等是预防和控制外来入侵植物扩散和蔓延的科学基础。本志书紧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植物分类学角度对现阶段外来入侵植物进行系统、完整、科学的调查和研究,志书共5卷,共收载了外来入侵植物68科224属402种,不仅明确了外来入侵植物的名称(拉丁学名、中文名)、生物学特征、生态学特性、生境、原产地及分布现状,给出了外来入侵种与相似种的区别特征,每种外来植物都附有高清的图片,还着重考证了入侵植物的传入与扩散,包括从历史标本和文献记载两个角度去推断外来植物的入侵时间,从外来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