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重点介绍了45个福建省选育并通过国家、省级审(认、鉴)定的茶树品种的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品质特性、抗逆性(耐寒性、耐旱性、对当地常见病虫害的抗性)以及其他特征特性,每品种还配以新梢、植株和生产茶园、成熟叶片、花朵等图片,对茶树品种鉴别、品种选择应用等具有较高的实际指导意义,可用于指导相关茶叶种植户与公司的实际生产工作、也可用作相关科研院所的培训教材。
《森林抚育规程解读:森林抚育规程(GBT15781-2015)实施技术指南》是配合新修订的《森林抚育规程》(GB/T15781-2015)的宣贯执行和应用培训而编写的操作指南。解读首先明确了森林抚育工作的理念及相关的核心概念,然后解读了森林抚育经营的原则、林木分类与分级、各种抚育方式的作业要求、控制指标和作业规范,强调了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的技术措施,阐述了作业设计与实施技术,施工与验收等内容。
程汉亭、刘书伟、黎明主编的这本《名贵硬木树种及木材识别》以国家标准《红木》所列的树种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四色图文混排的形式编著,内容丰富、记载翔实、图文并茂。多数种类附有树木形态图或原木形态图,木块实体图,木材宏观和微观结构图,家具或工艺品实物图。对各种木材的木文化故事与木美学元素进行探讨,更增添本书的鉴赏性与实用性。本书是红木家具收藏爱好者、木文化及木美学爱好者的良师益友,也可供家具设计制造人员、木材商贸与质检人员鉴别木材查阅使用。
古人云:“香发于沉,历久不散。聚灵凝润,旷 世稀臻。”“三香树种”指降香、檀香、沉香,它们 有着悠久的栽培与应用历史和香、奇、优的名贵材性 ,是香文化和家居制品的上好材料,也是养生保健的 宝物。《三香宝典:降香檀香沉香树木栽培与应用》 编者李凯夫、邓和大、陈策本着以独特视角重新审视 这三种树木的栽培、利用和价值,以推动我国珍贵树 种的保护、开发与利用。
熊嘉武主编的这本《新疆天山东部山地综合科学考察》分为8章,全面、系统、详细地介绍了新疆天山东部地区的地质、水文、植被、动物及其他有关内容。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对了解天山东部地区的方方面面、对该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建设是具有重大保存价值的参考数据资料。
本书由1.辣木生物学特性;2.辣木基因组;3.辣木蛋白组与转录组;4.辣木的种植及病虫害防治;5.辣木健康组;6.辣木酵素;7.辣木的深加工和产品的研发;8.辣木的综合利用及开发;9.辣木的前景展望构成。
《玉龙雪山寒温性森林:云冷杉林的物种组成与分布格局/“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丛书》以云南省玉龙雪山25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YLXSForestDynamicsPlot)胸径大于1cm的60种木本植物(不含竹子)为对象,对每个树种的主要分类特征进行简要描述,以彩色照片展示树干、小枝、叶片、花、果实等;辅以树种在25hm2样地内的空间分布图以及个体数量和径级结构。同时,一对玉龙雪山样地的地形、土壤、植被等进行简明介绍。裸子植物采用郑万钧(1975)分类系统,被子植物采用APGIV分类系统。《玉龙雪山寒温性森林:云冷杉林的物种组成与分布格局/“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丛书》可作为寒温性针叶林云冷杉林研究的参考资料;同时,亦可作为植物爱好者认识滇西北地区森林植物、了解寒温性针叶林的野外手册。
《广西南宁树木园植物图志》记载了树木园建园以来引种的大部分植物,也包含常见的原生植物,共计728种,描述了每种植物的科、属、中文名、学名、形态特征、分布、用途与繁殖方式、引种情况等。《广西南宁树木园植物图志》可作为植树造林、园林绿化、植物科普及野外调查识别植物的参考资料,也可作为林学、生态学、园林及相关专业进行植物分类学或树木学野外实习的参考书。
保靖黄金茶是经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有性群体品种,是湖南湘西地区自然生古老的珍稀茶树品种资源。高氨基酸、高水浸出物和低酚氨比是黄金茶(绿茶)突出的品质特征,被靠前茶叶专家誉为“中国优选的绿茶”。本书分别从保靖黄金茶的起源与发展、产地分布与地理环境、资源与品种、茶树种植、鲜叶采摘与管理、加工、品质特征与产品分级、冲泡品饮方法与茶艺、文化艺术与典故及保靖主要黄金茶企业等方面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保靖黄金茶,是一部内容较丰富、兼具科学性和实用性的著作。
《岭南果树图谱》系统梳理了岭南地区丰富的果树种质资源,全书以精炼的文字介绍了47科140种果树种质,涵盖了300余个栽培品种,每种果树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其产地与分布、形态特征、习性与利用,并配以反映植物学性状的花、果、叶照片,以及突显生产性状的照片,适合水果科研人员、大中专院校师生及生产者参考阅读。 (1)图书内容具有重要的原创性,融科学性、学术性、工具性于一体。 (2)注重对文献、数据资料、科研成果的充分利用,符合我国水果产业发展的需要。 (3)图片精美,选配图片近千幅,逼真展现了每一品种的植物学性状和园艺性状。 (4)编排科学、系统,收录种类齐全。
《画说中国茶故事》书中汇集了中茶博为您精选的近百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展现的是与众不同的水墨中国茶。以水墨渲染为插画,如仙如幻,意境悠远。传统的中国文化符号,大胆的设色铺陈,一段段小故事连缀着中国茶饮文化的起承转合,让茶的历史充满色彩,无比生动。为了中国茶文化更快地传播,方便来馆参观的国际友人阅读,编者将故事浓缩精炼后译成英文,为中国茶故事插上英文的翅膀!
《木质素及其功能材料》全面系统地叙述了木质素的基础知识,以及木质素复合材料、改性材料及纳米材料的发展过程和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木质素及其功能材料》不仅包含了木质素的存在形式、结构性质、分离检测,还详细介绍了不同形式的功能木质素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新且具代表性的研究工作。
《画说中国茶故事》书中汇集了中茶博为您精选的近百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展现的是与众不同的水墨中国茶。以水墨渲染为插画,如仙如幻,意境悠远。传统的中国文化符号,大胆的设色铺陈,一段段小故事连缀着中国茶饮文化的起承转合,让茶的历史充满色彩,无比生动。为了中国茶文化更快地传播,方便来馆参观的国际友人阅读,编者将故事浓缩精炼后译成英文,为中国茶故事插上英文的翅膀!
本书内容包括:主要栽培设施、设施环境调控技术、育苗技术、高效栽培技术、肥水管理技术、植株调整技术、保花保果技术、高效栽培模式、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内容全面系统,技术具先进性、实用性和相对独立性于一体,适合广大蔬菜种植者、农业企业管理者和农业技术推广者学习使用。
《华南海陆过渡带生态恢复系列:乡土盐沼植物及其生态恢复》是生态修复实践者为保障我国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需求而撰写的系列丛书中的一本。《华南海陆过渡带生态恢复系列:乡土盐沼植物及其生态恢复》记录了作者们(包括何斌源、潘良浩、王欣、范航清)对盐沼湿地概念、结构和生态功能及其已有修复技术的理解和阐述,以及对盐沼植物适应性结构、生理特征和利用的细致梳理。在对3年多开展中越边境北仑河口湿地生态修复的工作总结与思考中,应对华南潮汐环境,作者们提炼出宜草滩涂高程、草种选择、种植方式、抚育管理以及盐沼草与红树等一系列技术,并提出一种有效突破红树造林技术瓶颈的“盐沼草-红树林协同生态修复模式”。对北仑河口盐沼生态恢复工程的监测与效果评价,也是一种有意义的探索。 《华南海陆过渡带生态恢
《森林资源信息更新研究与实现》是笔者李春干、罗鹏、蒋丽秀、代华兵近年来关于森林资源信息更新研究、开发与大规模推广实践的系统总结,在综述中国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现有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的完备性和准确性,探讨了它们在森林资源信息更新中的应用途径,详细介绍了基于遥感图像变化检测的森林资源信息更新总体方案、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变化检测的森林变化信息采集、森林变化信息地面补充调查方法、基于固定复测样地的林分林木生长率模型研制方法和森林资源信息多业务协同更新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法,可为森林资源监测、森林资源数据库更新提供方法学参考。 《森林资源信息更新研究与实现》适合从事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和管理研究与开发的科技人员、研究生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