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系统开发沙棘始于1985年年底。35年开发利用沙棘的征程,自始至终浸透着对沙棘之情,无时无刻不在吟诵着沙棘之歌。全书据此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三十五年的情”,以自述体形式,详细展示了已到耄盏之年(20后和30后)、古稀之年(40后)、花甲之年(50后)、天命之年(60后)的老一辈沙棘科技工作者的探索之路、成就、体会和对年轻沙棘工作者的寄语,殷殷切切之情,跃然纸上。第二部分为“三十五年的歌”,包括了四大块,“好大一棵树”详述了沙棘的自然资源和人工培育品种;“让我的祖国 绿”荟萃了沙棘生态建设和工业原料林建设的成果;“咱们工人有力量”展示了沙棘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业绩;“科学之歌·梦想的翅膀”介绍了沙棘科技配套服务的方方面面。这四大块的题目,本书作者分别借用四首歌名,反映了35年间我国如火如
以侧柏、刺槐、油松、栓皮栎四类北京山区典型优势树种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在妙峰山林场的实测数据对不同优势树种森林生态系统各层次的水文过程进行研究,以及对生态系统水文循环和水量平衡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通过生态水文模型模拟森林植被变化引起的森林生态系统内部水文过程的变化,力求揭示该区域主要优势树种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水文特征和规律,为指导该地区森林植被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岱岳树木文化图考》为探索我国岱岳地区的造园特色和独特的植物文化,以岱岳地区的树木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角度,采用以图说史、以物证史的手法,系统探讨了树木文化的基本概念和演变历程、岱岳地区皇家园林建园简史、皇家园林的植物选择、皇家园林现存植物类型及其时空分布,重新厘定了"树木文化"的概念内涵;进而在此基础上重点考证了岱岳地区园林植物的科学特征和文化内涵,对其中文和拉丁文名称、植物性状、分布特征、地史起源、最早成为诗歌题材的时间、最早选作园林植物的时间、最早选作药用植物的时间以及相关的文化名人、历史事件和民俗等逸闻趣事都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本书编录了东北地区分布及栽培的观赏树木800种,分别记述了每种树木的生态、分布、栽培和用途,每种树木配有原色图片4-8幅。本书对东北地区乃至我国北方地区生态建设、园林设计、园林苗圃、园林工程建设与养护管理以及有关教学、科研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是东北地区少有的观赏树木知识图册。书前附有树木叶形、枝形,与书中内容相对应;书后附有树木的中名、拉丁名索引,还有各种叶形、花形的示意图。
《壶关林业志》全面介绍了壶关林业发展的历史,系统总结了壶关林业发展的经验,充分展现了壶关林业的生态成果,是一部较好的地方林业志书。
植被的保护与修复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天然植被在水土保持、气候调节、控制污染、防止生物灾难、生物多样性利用和再生能源等方面具有巨大价值。植被既是生物现象、也是地理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广西植被
《红豆杉(第2版)》在《红豆杉》版的基础上删除了一些过时陈旧的知识,删减了一些彩图,以节本增效;新增加文字达5万余字,特别是关于红豆杉园林、绿化观赏价值评价与应用等方面,均是近年来的学术与产业成果,以突出理论总结与实用技术。内容包括:红豆杉的分类、种类与分布;红豆杉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红豆杉种子与实生苗;红豆杉繁殖技术;红豆杉药用原料基地建设;红豆杉与紫杉醇持续性开发利用等。
本书以教学为目的,注重物种科学的描述并与其景观应用相结合。结合多年来收集国内及部分国外的热带及南亚热带植物园、公园、风景区、酒店、自然雨林和季雨林等的观赏植物,本书共记录了1244种(含品种)。书中各
本书收录了广东省龙眼洞林场(广东莲花顶森林公园管理处)内野生和栽培植物共783种(包括种下等级,其中野生植物736种、栽培植物47种),对每种植物提供了简要识别特征、分布或用途,部分植物附彩色照片。本
本书编录了东北地区分布及栽培的观赏树木800种,分别记述了每种树木的生态、分布、栽培和用途,每种树木配有原色图片4-8幅。本书对东北地区乃至我国北方地区生态建设、园林设计、园林苗圃、园林工程建设与养护管理以及有关教学、科研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是东北地区少有的观赏树木知识图册。书前附有树木叶形、枝形,与书中内容相对应;书后附有树木的中名、拉丁名索引,还有各种叶形、花形的示意图。
【新华书店总店旗舰店】 广东南岭亚热带森林——树种及其分布格局,中国林业出版社 作者 佚名 原价 ¥288.00 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01-01
本书收录了榆阳区维管植物100科、321属、501种、7亚种、17变种、3变型。其中蕨类植物4种,裸子植物13种(包含变种),被子植物511种(包含亚种、变种及变型,下同)。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有3
本书以木材、多功能(多目标利用)和生态系统管理三个时代为时间变量,国有林的建立与发展和私有林的可持续经营关系变化作为经济与社会、自然与生态的基本矛盾变量,搭建起世界林业发展的二维框架,旨在揭示世界发达国家如何用百年的时间不断完善森林可持续经营体系管理与政策体系的过程。本书的内容涉及法正林、森林功能、近自然森林经营、森林价值、生态伦理等基本理论的产生与改进过程,数十位林业和生态科学重要人物的生平及主要贡献。对于英、法等欧洲国家的国有林管理体制及其演变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对于世界国有林管理具有重要影响的美国国有林的建立过程及其自然保护运动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于计划经济体制国家林业管理体制的建立和改革过程、发展中国家林业发展的历史和特点也进行了简要叙述。
《新纪元汉英林业词汇》收录了林业及相关领域的汉英词汇共约5.3万条(英语词汇4.9万条),包括森林生态学、测树学、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植物学、土壤学、气象学、野生动物、有害生物防治、林产化学工业、森林采运、木材加工、林业机械等。《新纪元汉英林业词汇》为双向检索,其中英汉部分以索引的形式编排。《新纪元汉英林业词汇》可供从事林业科学及生态学研究与教学、林业技术与资源管理人员使用。
《望江楼竹类图志》收录了望江楼公园栽培的竹子300多种,每种竹子有特征、产地和用途简介;文字简短精练,以大量图片为主,把竹种的形态特征反映得淋漓尽致,很容易检索到需要识别的竹种;另外,书中还收录了望江楼公园名胜古迹和竹文化节的精选图片。 《望江楼竹类图志》既有面向专业读者的科学性,又有面向普通读者的可读性和鉴赏性,还可作为成都赏竹旅游的实用指南。可供竹类研究者、林业及园林工作者和竹类植物爱好者参阅。
我国系统开发沙棘始于1985年年底。35年开发利用沙棘的征程,自始至终浸透着对沙棘之情,无时无刻不在吟诵着沙棘之歌。全书据此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三十五年的情”,以自述体形式,详细展示了已到耄盏之年(20后和30后)、古稀之年(40后)、花甲之年(50后)、天命之年(60后)的老一辈沙棘科技工作者的探索之路、成就、体会和对年轻沙棘工作者的寄语,殷殷切切之情,跃然纸上。第二部分为“三十五年的歌”,包括了四大块,“好大一棵树”详述了沙棘的自然资源和人工培育品种;“让我的祖国 绿”荟萃了沙棘生态建设和工业原料林建设的成果;“咱们工人有力量”展示了沙棘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业绩;“科学之歌·梦想的翅膀”介绍了沙棘科技配套服务的方方面面。 这四大块的题目,本书作者分别借用四首歌名,反映了35年间我国如
该书稿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了咖啡的生产历史及现状、咖啡的植物形态学特性、咖啡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咖啡的繁殖及优质苗木培育技术、咖啡种植园规划和定值、咖啡经济生态园建立、咖啡整形与修剪、咖啡园更新、咖啡园管理、采收与加工技术等。
本书利用Excel2010作为数值解析工具,介绍了冶金传输原理及反应工程(“三传→反”)中典型问题的数值解析方法。解析过程中,采用“问题”→“分析”→“求解”→“问题扩展”→“参考解答”等步骤模式,详细介绍了解析工具的使用技巧,并在分析解析过程及获得解析结果的基础上,对“三传→反”典型问题的实质进行了详细论述。通过这些解析,深刻揭示了仅凭解析解无法说明其问题实质的重要内容,破除了“三传一反”内容复杂、耗时费力等印象,展示了解析工具的简便性、数值解析的优越性及解析过程的简明性,为真正理解掌握“三传一反”的内容实质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