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柑橘的主要原产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栽培柑橘*早的国家,有文字记载的栽培历史达4000 余年。近10多年来,柑橘生产发展迅速,面积不断扩大,柑橘病虫害的发生成为阻挠我国柑橘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障碍,给果农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本书收集了包括生理病害和自然伤害等共63 种病害,其中细菌病害、病毒和类病毒病害、真菌病害及线虫病共32 种;虫害共171 种;天敌63 种。新增的病害4 种,虫害11 种。本书作者经过对柑橘病虫害的多年观察,拍摄病虫害照片,从中选取1500 余幅,以图为主、图文并茂的形式,编撰成此书,方便给生产者查阅。 本书可为我国柑橘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贡献,也可供从事柑橘种植农户查阅对照及教学、科研、科普、技术推广工作者参考。
本书是著者近年来提出并实践的天空地一体化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新技术体系的系统总结。在综述中国森林资源调查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新技术体系总体方案设计、机载激光雷达工作原理和森林参数估测的物理基础、地面样地调查和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与处理、森林空间信息精细化提取和基本属性准确识别、机载激光雷达大区域森林参数估测模型、机载激光雷达森林垂直结构分类、点云密度和样地大小及数量对机载激光雷达森林参数估测精度的影响、历史调查资料挖掘和森林自然环境与经营管理属性信息自动提取及新技术体系在广西的实践情况,基本涵盖了新技术体系的各个方面,尤以机载激光雷达大区域森林参数估测模型和森林垂直结构分类为重点,可为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理论技术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
林木种质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是维持国家或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保证,也是林木品种科技创新的基础资源。2013年初启动了江苏省的林木种质资源清查工作,南京师范大学等作为技术支撑单位。根据江苏省林业局制定的《江苏省林木种质资源清查技术标准》要求,经过为期七年的野外调查,2020年全面完成全省13个设区市的外业调查工作及报告评审。2021年江苏林木种质资源清查报告通过江苏省林业局组织的专家评审验收,已初步查明江苏省境内林木种质资源的种类、数量及分布现状。本书可供植物资源学、森林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等专业研究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阅读,也可供森林培育及林木育种相关的林业科技工作者参考。
林木种质资源是林木遗传多样性的载体,是良种选育和遗传改良的物质基础,是林业科研和生产不可缺少的源泉科学保护与保存、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林木种质资源,对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搞好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是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基础和前提。
本书是系统学习木材美学属性和木材美学技术的专业书籍。全书共10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讲述木材美学属性,下篇介绍木材美学技术。《BR》 上篇分6章,分别为绪论、树木之美、红木之美、名木之美、木材宏观之美和木材微观之美。其中,第1章简单介绍人类生活、科学、艺术和文学等领域的木材之美,可让读者获得对木材美学的初步认识和兴趣;第2章讲述树木生长之美、形貌之美和功能之美;第3章讲述国标八类红木的树木形貌特征和木材识别要点,并从材质、器形和工艺上赏析各种红木制品之美;第4章介绍柚木、蛇纹木、檀香木、金丝楠木、沉香木、愈疮木、阴沉木和化石木八类名木的特征,并赏析这些名木的制品之美;第5章从树木的树皮、材表、木节、树瘤、树根、年轮、纹理和朽木八个方面来分析木材的宏观之美;第6章从木材导管、木材纤维、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自2001年起就联合南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研和生产单位,以珍贵优质用材和生态抗逆为培育目标,持续开展了19年的良种选育和高效培育技术研究。本书主要是利用项目研究团队近20年的木荷育种和培育技术研究成果撰写而成。全书分为10章,对木荷资源分布和用途、生物学特征、地理变异和优良种源选择、育种群体构建和品种选育、无性系种子园技术、优质苗木繁育、人工用材林定向培育、生物防火林带和生态景观与防护林营建、木材性质和利用,以及主要害虫与防控技术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
《江西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图鉴》一书是基于近5年野外科考和部分文献资料数据编写而成,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崇义县思顺乡境内,地处南岭山系与罗霄山脉交汇区的诸广山,书中收录江西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蝴蝶5科。本书对每个物种的识别特征、生态习性、在保护区的分布地带、发生时间和种群状态做系统介绍,并配合生态照和部分标本照充分展示每种蝴蝶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全书图文并茂,兼具学术、观赏和科普价值。
本书以木材、多功能(多目标利用)和生态系统管理三个时代为时间变量,国有林的建立与发展和私有林的可持续经营关系变化作为经济与社会、自然与生态的基本矛盾变量,搭建起世界林业发展的二维框架,旨在揭示世界发达国家如何用百年的时间不断完善森林可持续经营体系管理与政策体系的过程。本书的内容涉及法正林、森林功能、近自然森林经营、森林价值、生态伦理等基本理论的产生与改进过程,数十位林业和生态科学重要人物的生平及主要贡献。对于英、法等欧洲国家的国有林管理体制及其演变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对于世界国有林管理具有重要影响的美国国有林的建立过程及其自然保护运动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于计划经济体制国家林业管理体制的建立和改革过程、发展中国家林业发展的历史和特点也进行了简要叙述。
《樱花》共分八章,概述了樱花的历史起源、国内外分布、发展樱花产业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以及信息化对樱花产业的影响与促进,系统介绍了樱花的生物学特性、类型、品种、繁殖技术、栽培技术、病虫害及其防治,介绍了樱花产业开发和樱花叶、花等深加工的开发技术。全书63万字,文句深人简出,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东南亚热带木材(第2版)》共包括东南亚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主要商品材特性和用途、东南亚主要商品材的用途分类三大部分内容,记载了东南亚主要商品材树种206种(隶60科183属)。对每个树种均记载了木材名称(中文名、拉丁名和商品材名),树木及分布,木材构造(宏观及微观特征),木材性质(密度、干缩、力学强度、干燥、耐腐及加工性能),木材用途等内容。每种木材均附有三张显微构造照片(横切面、弦切面及径切面)及部分实体木材标本的彩色照片。可供广大木材贸易、加工、生产、科研和教学人员查阅使用。
阮宏华、方炎明、严靖、钟贵廷主编的《内蒙古呼伦贝尔湿地植被类型与植物区系组成》是历时3年科研调查编写而成的一本学术*作。本书详细记载了呼伦贝尔市湿地野生维管植物375种,每种植物配有拉丁学名、中文名与中文别名以及蒙名,分别从生态型、生活型、基本形态特征(主要识别特征)、生境、分布,在呼伦贝尔市的详细产地、资源利用等方面对每一物种进行描述,且附有必要的彩色图片,并对科内各属作检索表以方便使用。在此基础上,本书对呼伦贝尔市湿地植物进行了区系分析、生态类型与生活型统计,并以群系组为单位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将呼伦贝尔市湿地植被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6个植被亚型,30个群系组,对每个群系组进行详细描述。在第二章的末尾我们按照不同的湿地类型对呼伦贝尔市的主要湿地植被类型进行了必要的描述,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