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进口木材的数量和树种不断增多,其中不乏一些新树种,经过开发利用,市场知名度越来越高,得到了贸易商、生产企业以及消费者的喜爱,本次的改版,增加了21个新的树种,同时也剔除了9个欠知名的、材质性能一般、用途不广的树种,这些树种主要来自巴布亚新几内。这样,新改编的图鉴共有233 个树种(其中有12 种木材属于红木,有9种木材被列入CITES附录予以管制),分别为南洋地区121 种,非洲地区79 种,其他地区33 种,隶属于60科182 属。对39个树种的文字内容进行了勘误修订,同时也对37个树种的67张图片进行了更新。对部分隶属于红木或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予以管制的濒危树种,在本次修订时,特别给以标识和备注,以期引起读者的关注和重视。
我国是柑橘的主要原产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栽培柑橘*早的国家,有文字记载的栽培历史达4000 余年。近10多年来,柑橘生产发展迅速,面积不断扩大,柑橘病虫害的发生成为阻挠我国柑橘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障碍,给果农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本书收集了包括生理病害和自然伤害等共63 种病害,其中细菌病害、病毒和类病毒病害、真菌病害及线虫病共32 种;虫害共171 种;天敌63 种。新增的病害4 种,虫害11 种。本书作者经过对柑橘病虫害的多年观察,拍摄病虫害照片,从中选取1500 余幅,以图为主、图文并茂的形式,编撰成此书,方便给生产者查阅。 本书可为我国柑橘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贡献,也可供从事柑橘种植农户查阅对照及教学、科研、科普、技术推广工作者参考。
本书重点介绍了45个福建省选育并通过国家、省级审(认、鉴)定的茶树品种的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品质特性、抗逆性(耐寒性、耐旱性、对当地常见病虫害的抗性)以及其他特征特性,每品种还配以新梢、植株和生产茶园、成熟叶片、花朵等图片,对茶树品种鉴别、品种选择应用等具有较高的实际指导意义,可用于指导相关茶叶种植户与公司的实际生产工作、也可用作相关科研院所的培训教材。
成都市望江楼公园是中国收集竹类*早、人工栽培历史*长的竹子专类公园。王道云主编的《望江楼竹类图志(精)》是竹子科普与鉴赏竹种的专*,收录了望江楼公园栽培的竹子300多种,每种竹子有特征、产地和用途简介;文字简短精练,以大量图片为主,把竹种的形态特征反映得淋漓尽致,很容易检索到需要识别的竹种;另外,书中还收录了望江楼公园名胜古迹和竹文化节的精选图片。 本书既有面向专业读者的科学性,又有面向普通读者的可读性和鉴赏性,还可作为成都赏竹旅游的实用指南。可供竹类研究者、林业及园林工作者和竹类植物爱好者参阅。
贵州普安龙吟阔叶林州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中的西南喀斯特土壤保持重要区的带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暖温性灌丛生态系统以鹅掌楸、猕猴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为主体职责,集自然保护、科学研究、科普宣传、教学实习、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多功能的公益性自然保护区。本书是该保护区的科学考察集,用翔实的数据记录了该生态保护区的动植物种类等各项指标,包括自然地理环境、森林植被、大型真菌、植物多样性、动物多样性、社区发展、保护区规划等。
国家林业局编*的《中国林业发展报告(2016) 》从 十二五 林业发展与 十三五 林业展望,生 态建设,产业发展,生态文化,改革、政策与法制, 林业投资,支撑与保障,区域林业,林业开放合作, 林产品市场等十个方面介绍了2015年中国林业的发展 情况。
在本专著中,裸子植物按郑万钧系统(中国植物志·第七卷)排列,被子植物按哈钦松系统(1926、1934)排列。第二卷共编入木本植物55科245属1291种(含82变种及变型),配图582幅。对分布于广西区内的木本植物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能、生长特性和利用价值等进行了扼要阐述,力求文字简练、图文并茂。树种的中文名只选用通用名称,并尊重《中国植物志》各卷以及《中国树木志》各卷的用名,所配图幅采用了部分仿绘图,凡仿绘图均标明“仿图”字样,仿图出处均存于底图上。
古树名木是指在人类历史过程中保存下来的年代久远或具有重要科研、历史、文化价值的的树木。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分为三级。国家~级古树是指树龄在500年以上的树木,三级古树是指树龄在30D年至499年的树木,三级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至299年的树木。名木是指在历史上或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中外历代名人、领袖人物所植或者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名木不受树龄限制,不分级。
古树名木是指在人类历史过程中保存下来的年代久远或具有重要科研、历史、文化价值的的树木。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分为三级。国家~级古树是指树龄在500年以上的树木,三级古树是指树龄在30D年至499年的树木,三级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至299年的树木。名木是指在历史上或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中外历代名人、领袖人物所植或者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名木不受树龄限制,不分级。
本图鉴全面记载了中国30多种果树上的375种病害和545种害虫,收录彩色照片约3000幅。各主要病害和害虫均配有多幅照片,以展示果树不同部位的发病症状和多个虫态及为害状,文字描述包括症状(形态)、病原、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等内容,与图对照使用。本书果树病虫害的种类和图片幅数较《中国果树病虫原色图鉴》(2003年)分别增加了60%约,为目前国内收集果树病虫害最全的专著之一。该书内容翔实,图文并茂、同时还融入了果树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技术的近期新科研成果,可以满足生产中无公害果品防治病虫的需要。
本图鉴全面记载了中国30多种果树上的375种病害和545种害虫,收录彩色照片约3000幅。各主要病害和害虫均配有多幅照片,以展示果树不同部位的发病症状和多个虫态及为害状,文字描述包括症状(形态)、病原、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等内容,与图对照使用。本书果树病虫害的种类和图片幅数较《中国果树病虫原色图鉴》(2003年) 分别增加了 约 60%,为目前国内收集果树病虫害较全的专著之一。该书内容翔实,图文并茂、同时还融入了果树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技术的前沿科研成果,可以满足生产中无公害果品防 治病虫的需要。
古人云:“香发于沉,历久不散。聚灵凝润,旷 世稀臻。”“三香树种”指降香、檀香、沉香,它们 有着悠久的栽培与应用历史和香、奇、优的名贵材性 ,是香文化和家居制品的上好材料,也是养生保健的 宝物。《三香宝典:降香檀香沉香树木栽培与应用》 编者李凯夫、邓和大、陈策本着以独特视角重新审视 这三种树木的栽培、利用和价值,以推动我国珍贵树 种的保护、开发与利用。
《红树林生态系统评价与修复技术》运用海洋生态学原理,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红树林生态系统评价与修复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反映了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取得的成果和现阶段的主要工作。全书共分六章:第1章中国红树林概况,第2章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第3章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退化机制,第4章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第5章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修复与示范,第6章红树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的管理。全书内容新颖、资料丰富,提出了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与退化机制评估方法、红树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的管理建议,建立了红树林修复技术评估体系等,是一部全面了解和认识我国红树林现状、发展和未来的教科书,为我国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及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盛茂领、孙淑萍、李涛编*的《西北地区荒漠灌 木林害虫寄生性天敌昆虫图鉴》介绍了西北荒漠、灌 木林地区害虫寄生性天敌昆虫,包括姬蜂科、茧蜂科 、小蜂总科、寄蝇科等8科52属87种及亚种,其中包 括7新种,1新亚种,1中国新记录属,15中国新记录 种,10种天敌寄主新记录。书中对姬蜂、茧蜂、小蜂 等每个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介绍或引证,并附有 577幅珍贵的彩色特征图,以便读者参考和鉴定。书 末附参考文献以及英文摘要、中文名称及拉丁学名索 引。 本书可作为从事森林保护、生物防治的科研和教 学单位科技人员、大中专院校师生等参考用书,也可 供农林病虫害防治领域广大基层与生产一线的科技和 生物防治人员等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