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进口木材的数量和树种不断增多,其中不乏一些新树种,经过开发利用,市场知名度越来越高,得到了贸易商、生产企业以及消费者的喜爱,本次的改版,增加了21个新的树种,同时也剔除了9个欠知名的、材质性能一般、用途不广的树种,这些树种主要来自巴布亚新几内。这样,新改编的图鉴共有233 个树种(其中有12 种木材属于红木,有9种木材被列入CITES附录予以管制),分别为南洋地区121 种,非洲地区79 种,其他地区33 种,隶属于60科182 属。对39个树种的文字内容进行了勘误修订,同时也对37个树种的67张图片进行了更新。对部分隶属于红木或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予以管制的濒危树种,在本次修订时,特别给以标识和备注,以期引起读者的关注和重视。
我国是柑橘的主要原产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栽培柑橘*早的国家,有文字记载的栽培历史达4000 余年。近10多年来,柑橘生产发展迅速,面积不断扩大,柑橘病虫害的发生成为阻挠我国柑橘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障碍,给果农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本书收集了包括生理病害和自然伤害等共63 种病害,其中细菌病害、病毒和类病毒病害、真菌病害及线虫病共32 种;虫害共171 种;天敌63 种。新增的病害4 种,虫害11 种。本书作者经过对柑橘病虫害的多年观察,拍摄病虫害照片,从中选取1500 余幅,以图为主、图文并茂的形式,编撰成此书,方便给生产者查阅。 本书可为我国柑橘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贡献,也可供从事柑橘种植农户查阅对照及教学、科研、科普、技术推广工作者参考。
本书是一部关于羊肚菌生物学基础、菌种分离技术、菌种生产技术、规模化栽培技术的专门著作。首次系统地介绍了羊肚菌的生物学、物种多样性、生态学、生理学、高产栽培原理,解密了羊肚菌原始菌种的分离技术、母种培养技术、营养料袋制作技术、原种和栽培菌种生产的技术,详细介绍了规模化、商业化栽培羊肚菌的工艺操作流程、大田的各种栽培模式和技术,特别介绍了室内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对大面积不出菇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全书对重要的细节问题都用精美的彩色图片加以详细说明,重要的技术环节都有技术数据参数和详细的设备、材料、原料清单,是广大羊肚菌研究者、栽培者、爱好者的一部实验和生产操作手册。
本书收录了我国植物园迁地栽培的国内外秋海棠属植物173种(含国内野生种142种,其中88种为中国特有种;国外野生种31种),归纳总结了迁地保育过程中秋海棠的植株形态、物候特征和栽培技术要点等方面长达23年(1996-2018年)的数据记录。物种拉丁名参照《中国植物志》第五十二卷*分册和Flora of China第十三卷;种名排列依拉丁名字母顺序。每种植物介绍包括中文名、拉丁名、自然分布、鉴别特征、迁地栽培形态特征、受威胁状况评价、引种信息、栽培植株物候、迁地栽培要点及主要用途,并附彩色照片展示物种形态特征。 本书可供植物学、园艺学、保护生物学、医药卫生等相关学科的科研和教学使用。
《中国森林资源及其生态功能四十年监测与评估》主要从森林资源和生态服务功能两个方面入手,分别在国家层面及省级层面分析了四十年中国森林资源及其生态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首次连续、动态地评估了四十年我国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并揭示了其变化规律和原因。
湖南现代林业建设是我国现代林业建设的一个伟大创举,为省级尺度上开展现代林业建设树立了成功的范例,对指导我国现代林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湖南现代林业发展战略研究与规划”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成果运用于实践的具体体现,也是创新林业政策和机制的具体实践。它不仅是一个重大理论研究成果,同时还是一个与生产实际、与政府需求紧密结合的研究项目,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典范。《湖南现代林业发展战略(精)》本论著是以彭镇华教授为首的项目组专家经过多年深入研究的成果荟萃,是全体项目领导和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本书的出版,将为相关省市的林业建设提供可借鉴的依据,也必将推动我国现代林业的建设与发展。
由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写、马广仁主编的《中国湿 地资源(总卷)(精)》一书是在全国第二次湿地资 源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经系统整理完成,系统介绍了中 国湿地资源基本情况、湿地类型与分布、湿地生物资 源、湿地资源利用、湿地资源评价、湿地保护与管理 等内容,书末还附有中国湿地调查区域植物名录、湿 地调查区域动物名录和重点调查湿地概况?br/
随着葡萄产业发展迅速,制约葡萄生产的病虫害防治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并且,葡萄病虫害防控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防控难度越来越大,表现在:除了原有的一些有害生物外,随着世界范围内的引种,致使危险性病虫传播的风险增加、生物入侵风险增加;因种植区域扩大、气候变化、品种结构改变等因素影响,病虫害的危害种类、病虫害对环境的适应性和遗传变异等发生变化,危害加重;由于我国特有的生态条件和土壤与地理位置,土肥水等因子与葡萄优质生产匹配程度不足,导致的生理性病害发生且危害较重,也成为一些侵染性病害发生与危害的诱因。葡萄种植业的效益较好,在病虫害危害严重、土壤和生态条件不完美的情况下,种植者很容易出现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的情况。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有一本指导葡萄园病虫害防控和土肥水管理的技术资料,将对
《中国森林资源报告(2014-2018)》,系统介绍 了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与动态变化、区域分布和功能 效益,并客观分析了与林业发达 的差距,指出我 国总体上依然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生态产品短缺与 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还相当突出,据此提 出了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目标与对策。期待该书的出 版,能够为林草工作者提供科学数据和决策参考,珍 惜成就,再接再厉,全面深化林草改革,加快国土绿 化和生态修复进程,严格森林资源监管,强化森林科 学经营,高质量高水平推进现代林业建设。也希望藉 此使社会公众充分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现状, 加自觉 地投身于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伟大实践,为促进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保障中华民族永 续发展,谱写生机蓬勃、波澜壮阔的伟大篇章!
本书内容包括:贵州盘县八大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研究综述,贵州盘县八大山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基础,贵州盘县八大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贵州盘县八大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贵州盘县八大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贵州盘县八大山自然保护区动物资源,贵州盘县八大山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等。
《世界主要树种木材科学特性(第二版)》是关于树木种类形成木材后的各种木材性质的专著,是对世界主要树种木材性质和用途多年研究的总结。《世界主要树种木材科学特性(第二版)》按主要树种木材的地域分布分章叙述,按章节先后划分为中国、东南亚、南太平洋、中南美、非洲、欧洲、北美等部分,每个部分描述的树种都是该地区或全世界比较重要的商品材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每章中,又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树种按科、属、种的拉丁文**个字母先后排序。每个树种均进行了科名、商用名、别名和英文名,树木外形及分布,木材识别特征,解剖要点,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加工性质和木材用途等方面的叙述,并对主要物理力学性质进行分级。同时将树种名称、分布、木材识别特征、解剖要点、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加工性质和木材用途等制成
成都市望江楼公园是中国收集竹类*早、人工栽培历史*长的竹子专类公园。王道云主编的《望江楼竹类图志(精)》是竹子科普与鉴赏竹种的专*,收录了望江楼公园栽培的竹子300多种,每种竹子有特征、产地和用途简介;文字简短精练,以大量图片为主,把竹种的形态特征反映得淋漓尽致,很容易检索到需要识别的竹种;另外,书中还收录了望江楼公园名胜古迹和竹文化节的精选图片。 本书既有面向专业读者的科学性,又有面向普通读者的可读性和鉴赏性,还可作为成都赏竹旅游的实用指南。可供竹类研究者、林业及园林工作者和竹类植物爱好者参阅。
汪思龙主编的这本《湖南会同森林植物图鉴》共录入植物509种,其中被子植物426种,裸子植物13种,蕨类植物70种。图谱为列入的每一种植物提供3~7幅高清彩色图片,直观地显示基本性状和鉴别特征,并辅以简短的文字对形态特征、生境、分布和经济价值加以描述,方便学生和植物爱好者快速识别和鉴定。这是湖南会同林区**本常见森林植物图谱,图文并茂。该书主要供当地农、林业以及环保部门技术人员和相关科研院校师生参考。
淄博历史悠久,是齐文化的发祥地、国家历史名城,特别是北部平原地区分布着许多靠前闻名的历史人文古迹。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得淄博地区留下了数目可观、种类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淄博市现存百年以上古树名木散生单株937株和8个古树群(群内约1204株古树),分属26科40属,其中国家一级古树(不含群内古树)有290株,国家二级古树有285株,国家三级古树有362株。祁连山主编的《淄博古树名木图鉴(精)》旨在宣传和普及淄博市古树名木,唤起广大群众的保护意识,进一步提高我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水平和档次,促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本书依据2012年全市古树名木调查资料,并于2016年和2017年组织专业力量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对每株入册的古树名木的生长指标和地理坐标等进行了标注,同时配以图片对该树当前的生存现状和生长态势
李忠主编的《中国园林植物蚧虫(精)》是以我国园林蚧虫研究成果为主,并包含少量林业、果树及各类经济作物蚧虫研究成果的结晶。全书主要分五部分。**部分概论,介绍蚧虫的进化系统与分类概要、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天敌、防治方法、蚧虫及其天敌采集和标本制作方法、蚧虫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各论,编入我国380种常见蚧虫,分别介绍各种蚧虫的中名、学名、寄主、地理分布(国内外)、为害状、形态特征、生活史与习性、天敌及防治方法。为了帮助识别蚧虫,书中附蚧虫生态彩色照片及彩绘图 400余幅,蚧虫形态及分类特征素描图约500幅,图文并茂。第三部分附录:1.《中国园林植物蚧虫名录》,记载13科238属1000种蚧虫的中名、学名、寄主、分布(国内外);2.《中国园林植物蚧虫天敌名录》,记载12目41科273种天敌及其彩图。第四部分索引:1.蚧虫中
周彩贤、王小平、马红、张峰、于海群编*的《林业碳汇--北京的发展与实践》分为基础理论篇、管理实践篇和调研探索篇三个篇章,涵盖了全球气候变化、林业碳汇基础理论、林业碳汇国内外发展概况以及北京市在林业碳汇基础研究、管理政策制定、碳交易市场构建以及公众宣传推动等方面的内容。
《广西红树林资源及其经济价值》概述了广西红树林资源的现状、经济价值及其开发利用。总结了23种红树林植物在食用、药用、材用、薪柴、养蜂、绿肥、饲用、染料方面,以及104种红树林动物在食用、药用、饲用方面的传统利用。探讨了红树植物木榄、红海榄、秋茄树、海榄雌、蜡烛果叶或胚轴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纯化工艺,并对生物活性成分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木榄根和红海榄树皮内生菌,以及红树林土壤和海水微生物的分离方法,并对代谢产物的发酵条件及其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工艺和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同时,论述了广西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体系、价值体系、价值评估,以及人类活动对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