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进口木材的数量和树种不断增多,其中不乏一些新树种,经过开发利用,市场知名度越来越高,得到了贸易商、生产企业以及消费者的喜爱,本次的改版,增加了21个新的树种,同时也剔除了9个欠知名的、材质性能一般、用途不广的树种,这些树种主要来自巴布亚新几内。这样,新改编的图鉴共有233 个树种(其中有12 种木材属于红木,有9种木材被列入CITES附录予以管制),分别为南洋地区121 种,非洲地区79 种,其他地区33 种,隶属于60科182 属。对39个树种的文字内容进行了勘误修订,同时也对37个树种的67张图片进行了更新。对部分隶属于红木或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予以管制的濒危树种,在本次修订时,特别给以标识和备注,以期引起读者的关注和重视。
我国是柑橘的主要原产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栽培柑橘*早的国家,有文字记载的栽培历史达4000 余年。近10多年来,柑橘生产发展迅速,面积不断扩大,柑橘病虫害的发生成为阻挠我国柑橘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障碍,给果农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本书收集了包括生理病害和自然伤害等共63 种病害,其中细菌病害、病毒和类病毒病害、真菌病害及线虫病共32 种;虫害共171 种;天敌63 种。新增的病害4 种,虫害11 种。本书作者经过对柑橘病虫害的多年观察,拍摄病虫害照片,从中选取1500 余幅,以图为主、图文并茂的形式,编撰成此书,方便给生产者查阅。 本书可为我国柑橘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贡献,也可供从事柑橘种植农户查阅对照及教学、科研、科普、技术推广工作者参考。
淄博历史悠久,是齐文化的发祥地、国家历史名城,特别是北部平原地区分布着许多靠前闻名的历史人文古迹。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得淄博地区留下了数目可观、种类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淄博市现存百年以上古树名木散生单株937株和8个古树群(群内约1204株古树),分属26科40属,其中国家一级古树(不含群内古树)有290株,国家二级古树有285株,国家三级古树有362株。祁连山主编的《淄博古树名木图鉴(精)》旨在宣传和普及淄博市古树名木,唤起广大群众的保护意识,进一步提高我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水平和档次,促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本书依据2012年全市古树名木调查资料,并于2016年和2017年组织专业力量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对每株入册的古树名木的生长指标和地理坐标等进行了标注,同时配以图片对该树当前的生存现状和生长态势
张家口气候冷凉、光照充足,地貌和气候类型多样,独特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花卉资源。据调查,全市野生植物约500~600种,其中花卉约有500多种,具有种类繁多、**特色、花色各异、色泽艳丽、品种珍稀、兼具药用和食用价值等特点,有很高的观赏、研究和开发价值。 为摸清全市花卉资源状况,为专业人员和广大花卉爱好者提供一个比较全面的研究、查阅工具和参考,市林业局组织专门人员对全市花卉资源进行普查,编辑出版了由王海东主编的《张家口花卉/张家口森林与湿地资源丛书》一书。全书以当地特色野生花卉为主附加已规模栽培的少量引进物种(不含外来盆栽花卉),共收录具有较高观赏性的花卉457种,涉及 64科250属,基本反映了张家口地区花卉资源的全貌。
《世界主要树种木材科学特性(第二版)》是关于树木种类形成木材后的各种木材性质的专著,是对世界主要树种木材性质和用途多年研究的总结。《世界主要树种木材科学特性(第二版)》按主要树种木材的地域分布分章叙述,按章节先后划分为中国、东南亚、南太平洋、中南美、非洲、欧洲、北美等部分,每个部分描述的树种都是该地区或全世界比较重要的商品材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每章中,又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树种按科、属、种的拉丁文**个字母先后排序。每个树种均进行了科名、商用名、别名和英文名,树木外形及分布,木材识别特征,解剖要点,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加工性质和木材用途等方面的叙述,并对主要物理力学性质进行分级。同时将树种名称、分布、木材识别特征、解剖要点、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加工性质和木材用途等制成
中国科学院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56年,是我国早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保存有400多年历史的地带性森林群落,是开展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物多样性形成与维持机制研究的理想场所。2004~2005年,在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的支持下,我们参照CTFS(centreforTropicalForest,Science)样地建设标准,在鼎湖山庆云寺后山至三宝峰之间保存好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内,建立了20hm2的永久监测样地,以期对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物多样性进行长期监测与研究。按照5年复查一次的要求,我们于2010年完成了对大样地的次复查,并在大样地周边地区建立了5个不同群落类型1hm2的附属样地,附属样地的建设标准与大样地相同。同时根据复查结果对2005年的调查数据进行了修正。 《鼎湖山南亚热带森林--树种及其分布格局》详尽描述了修正后的鼎湖山20hm2大样地(DHs大样
由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写、马广仁主编的《中国湿 地资源(总卷)(精)》一书是在全国第二次湿地资 源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经系统整理完成,系统介绍了中 国湿地资源基本情况、湿地类型与分布、湿地生物资 源、湿地资源利用、湿地资源评价、湿地保护与管理 等内容,书末还附有中国湿地调查区域植物名录、湿 地调查区域动物名录和重点调查湿地概况?br/
随着葡萄产业发展迅速,制约葡萄生产的病虫害防治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并且,葡萄病虫害防控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防控难度越来越大,表现在:除了原有的一些有害生物外,随着世界范围内的引种,致使危险性病虫传播的风险增加、生物入侵风险增加;因种植区域扩大、气候变化、品种结构改变等因素影响,病虫害的危害种类、病虫害对环境的适应性和遗传变异等发生变化,危害加重;由于我国特有的生态条件和土壤与地理位置,土肥水等因子与葡萄优质生产匹配程度不足,导致的生理性病害发生且危害较重,也成为一些侵染性病害发生与危害的诱因。葡萄种植业的效益较好,在病虫害危害严重、土壤和生态条件不完美的情况下,种植者很容易出现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的情况。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有一本指导葡萄园病虫害防控和土肥水管理的技术资料,将对
汪思龙主编的这本《湖南会同森林植物图鉴》共录入植物509种,其中被子植物426种,裸子植物13种,蕨类植物70种。图谱为列入的每一种植物提供3~7幅高清彩色图片,直观地显示基本性状和鉴别特征,并辅以简短的文字对形态特征、生境、分布和经济价值加以描述,方便学生和植物爱好者快速识别和鉴定。这是湖南会同林区**本常见森林植物图谱,图文并茂。该书主要供当地农、林业以及环保部门技术人员和相关科研院校师生参考。
本书收录了我国植物园迁地栽培的国内外秋海棠属植物173种(含国内野生种142种,其中88种为中国特有种;国外野生种31种),归纳总结了迁地保育过程中秋海棠的植株形态、物候特征和栽培技术要点等方面长达23年(1996-2018年)的数据记录。物种拉丁名参照《中国植物志》第五十二卷*分册和Flora of China第十三卷;种名排列依拉丁名字母顺序。每种植物介绍包括中文名、拉丁名、自然分布、鉴别特征、迁地栽培形态特征、受威胁状况评价、引种信息、栽培植株物候、迁地栽培要点及主要用途,并附彩色照片展示物种形态特征。 本书可供植物学、园艺学、保护生物学、医药卫生等相关学科的科研和教学使用。
本书重点介绍了45个福建省选育并通过国家、省级审(认、鉴)定的茶树品种的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品质特性、抗逆性(耐寒性、耐旱性、对当地常见病虫害的抗性)以及其他特征特性,每品种还配以新梢、植株和生产茶园、成熟叶片、花朵等图片,对茶树品种鉴别、品种选择应用等具有较高的实际指导意义,可用于指导相关茶叶种植户与公司的实际生产工作、也可用作相关科研院所的培训教材。
杜五安主编的《山西古树大典(省卷上下)》主要编写千年左右的古树,共五编。第一编总论:第一章山西古树历史;第二章山西古树的现状;第三章古树的生存和保护问题;第四章世界和中国各地古树生存简况。第二编千年古树:第五章山西十大名树和山西十大奇树;第六章山西省省树——槐树油松;第七章裸子植物;第八章被子植物。第三编古树文化:第九章古树的历史文化;第十章古树的特异生态文化;第十一章古树的名人名树文化;第十二章古树的经济文化;第十三章古树的传承和保护文化。第四编古树群:第十四章油松古树群;第十五章白皮松古树群;
高山树线标志着树木生长的低温极限,广泛存在于世界范围的山地之间。作为《高山植物功能生态学》的姊妹篇,Christian K?rner对从赤道到亚北极的树线分布现象进行了全球性综合分析,并基于树木生物学对此进行了功能解释。本书采用多学科方法探索了树木生长上限的森林格局、树木形态学、解剖学和气候学等主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树线位置的模型模拟、种群繁殖过程、发育、物候和进化等进行了阐述,归纳总结了树木生长过程中碳、水分和养分关系的生理学及胁迫生理学方面的证据,*后以树线历史(古生态学)和全球变化对现在和未来树线影响的分析结尾。书中有100多幅插图,其中大多数是彩色的,展示了世界各地的高山树线,书中还以图表和表格的形式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科学信息。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和相关科研人员,
竹林是重要的森林资源之一,是集生态、经济和社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优良林种。我国竹业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而发展、壮大,为保护生态环境、繁荣社会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中国林业的朝阳产业、竹区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竹农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产业。 全球有竹类70余属(木本)1200余种,其中我国有39属500余种,几乎占全球竹类种数的1/2。在这为数众多的竹类植物资源中首推刚竹属,该属竹种绝大多数具有较高的经济、生态价值,是我国竹林主要的经营对象,占全国竹林面积2/3的毛竹即刚竹属竹种。全国竹业产值2012年达l95亿美元,其中刚竹属竹种所产生的产值占到90%以上。刚竹属竹种几乎全部原产于我国,通常具有较强的耐寒、耐旱等优良遗传特性,因而分布也为广泛,全国27个有竹子分布的省、市、区,都有刚竹属竹林生长
湖南现代林业建设是我国现代林业建设的一个伟大创举,为省级尺度上开展现代林业建设树立了成功的范例,对指导我国现代林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湖南现代林业发展战略研究与规划”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成果运用于实践的具体体现,也是创新林业政策和机制的具体实践。它不仅是一个重大理论研究成果,同时还是一个与生产实际、与政府需求紧密结合的研究项目,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典范。《湖南现代林业发展战略(精)》本论著是以彭镇华教授为首的项目组专家经过多年深入研究的成果荟萃,是全体项目领导和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本书的出版,将为相关省市的林业建设提供可借鉴的依据,也必将推动我国现代林业的建设与发展。
这是一本珍贵的、专业水准非常高的木纹图鉴。科尔木业公司在德国首次编写和发布这本手册,简要地展示了源自世界各地各种不同木种的特性和美丽,藉以教育和宣扬多种木材的特定起源和性质,并重点推荐木皮的多功能性、科学性和天然性特征。既是一本有关木皮世界的实用指南, 更是一本再现自然之美的珍贵收藏品。书中有关于世界各地木材的木纹图,约120幅。针对每种木材,均有详细的贸易名、相似的木种、产地、范围、用途、特性、加工等中英文对照资料,木材的纹理图更是细腻美观,非常有价值。
《中国森林资源及其生态功能四十年监测与评估》主要从森林资源和生态服务功能两个方面入手,分别在国家层面及省级层面分析了四十年中国森林资源及其生态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首次连续、动态地评估了四十年我国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并揭示了其变化规律和原因。
本书内容包括:贵州盘县八大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研究综述,贵州盘县八大山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基础,贵州盘县八大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贵州盘县八大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贵州盘县八大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贵州盘县八大山自然保护区动物资源,贵州盘县八大山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等。
盛茂领、孙淑萍、李涛编*的《西北地区荒漠灌 木林害虫寄生性天敌昆虫图鉴》介绍了西北荒漠、灌 木林地区害虫寄生性天敌昆虫,包括姬蜂科、茧蜂科 、小蜂总科、寄蝇科等8科52属87种及亚种,其中包 括7新种,1新亚种,1中国新记录属,15中国新记录 种,10种天敌寄主新记录。书中对姬蜂、茧蜂、小蜂 等每个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介绍或引证,并附有 577幅珍贵的彩色特征图,以便读者参考和鉴定。书 末附参考文献以及英文摘要、中文名称及拉丁学名索 引。 本书可作为从事森林保护、生物防治的科研和教 学单位科技人员、大中专院校师生等参考用书,也可 供农林病虫害防治领域广大基层与生产一线的科技和 生物防治人员等参考。
朱斗锡、何荣华编著的《中国羊肚菌高产栽培新技术》是一部内容全面的羊肚菌高产栽培新技术书籍,作者在30多年实践过程中,通过每年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修改,完善了这本技术先进的读物。该书涵盖了羊肚菌栽培的整个生产过程,包括生产中的核心技术,具有操作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 这本书的作者朱斗锡是全国著名的食用菌专家,羊肚菌栽培技术创始人、发明人,四川省绵阳市食用菌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他从1985年开始研究羊肚菌,每年亲自制种和栽培与记载,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书中还结合全国各地及国外学员多年的实践经验及相关资料,称得上是一部珍贵的技术书籍。 该书主要对羊肚菌的生物学特性、生态环境、生长条件、营养成分、克隆技术、母种培育、原种培育、栽培种培育、栽培方式、营养袋制作、栽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