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世纪以来,中国向外输出的艺术品 从玉器、丝绸、青花瓷到近几十年来的电影 刺激了西方对东方异国情调的幻想,并成为西方源源不断的时尚灵感来源。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于2015年举办了 现象级 时尚展览 中国:镜花水月 (China: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这次展览聚焦于受到中国风影响的西方高级定制时装与成衣,并将它们与中国历史服装、中外艺术品和电影作品一起展出。本书作为该展览的图录,收录了著名摄影师普拉顿(Platon)为展品拍摄的近200幅优美大图,让读者得以品味中国的文化和裁剪符号与西方的时装元素和想象在时尚中的相互作用。本书亦呈现了此次展览艺术总监王家卫、策展人安德鲁 博尔顿等人从时尚、艺术、电影等角度撰写的精彩文章,以及有多件作品参展的著名设计师约翰 加利亚诺(John Galliano)的访谈实录。
《古典音乐大百科》是一本全面介绍古典乐发展史与当代古典乐变革的百科类图书,用近30万字及上千张精彩而珍贵的图片,全方位追溯了古典音乐近千年的发展历史,涵盖300多位古今中外为人所熟知的古典乐作曲家的生平故事与代表作品,深入浅出地逐一对经典代表作品进行评析并充分挖掘音乐家背后鲜为人知的掌故。同时,书中还系统介绍了各个历史时期古典音乐纷杂的流派、作曲风格、乐曲组构与器乐功能等知识,使读者在享受古典乐文化美感的同时掌握海量古典音乐知识,提升读者审美品位与鉴赏能力,引导读者以更科学严谨的视角品读经典乐曲,穿越优雅音符,体会伟人光环背后的深刻人生与丰富性灵,在焦躁的现代社会,觅得一方心灵净土。 这本集视听于一体的《古典音乐大百科》,既可以是古典音乐爱好者的便捷工具,也可以是古典音乐迷的系统乐
这是一本系统介绍恐怖艺术这一大众文化领域的书籍,从艺术史的角度,以人们所熟知的超自然小说中的形象入手,细数这些形象在电影海报和书籍插画等艺术形式中的来龙去脉。全书收录了近600幅大师级艺术家的作品,形式上从早期的雕刻版画,到书衣、书籍插图、通俗杂志、电影海报、漫画书、原创画作,再到今天艺术家工作的数字化领域。内容上共分为十个章节:吸血鬼、木乃伊、弗兰肯斯坦、狼人、幽灵、杀人狂、女巫、史前怪物、外星侵略者……你所能想象到的以及想不到的全都囊括其中。艺术家们都以人类心灵zui原始的感触为创作动力,对恐怖艺术这一独特而迷人的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吸血鬼题材电影《诺斯费拉图》到人尽皆知的德古拉伯爵,从《沉默的羔羊》里的汉尼拔到臭名昭著的开膛手杰克,从巨兽电影《金刚》到史诗般的《哥斯
《式古堂书画汇考》这套书主要以收录清代以前人所作的书画,上可追溯至魏晋时期,下到元明。如汪珂玉《珊瑚网》、张丑《清河书画舫移》等作品,同时还将画作者的所见所闻收录其中。 四库全书赞誉本书为:“登载既繁,引证又富,足资谈艺家检阅者,无过是编“。足见其收录书画之丰富,内容之繁杂。
艺术与考古是通往古代罗马世界的良好途径。《罗马世界的艺术与考古》不仅探讨了古罗马城内的陶器、铸币、雕塑、壁画、建筑等不同的艺术门类,而且还列举了以地中海盆地为核心,辐射北非、小亚细亚半岛的帝国行省中的物质文化遗产。从王政时代、共和国时代、帝国时代直至中世纪前夜,结合历史事件年表、地图、历史概述以及专栏,全书试图解读在几个世纪的历史风雨中,古罗马人如何从伊特鲁里亚艺术、古希腊艺术、甚至古埃及艺术中汲取精华,使之与政治、军事、宗教、世俗生活紧密相连,形成独树一帜的罗马艺术。
林风眠文集收录了林风眠的文字文献作品,并按艺术与人生两个主题分卷出版,即《林风眠谈艺录》和《林风眠长短录》。 《林风眠长短录》收录了林风眠关于那些年代、那些画作、那些画者的艺术讲义和书信札记,全方位地展现了林风眠的人生感悟。通过本书,世人可以看到中国美术发展的百年历程,看到林风眠为中西艺术之融合而做出的不懈努力,看到艺术本身应有的面貌、价值和使命,看到这位老人历经风雨的人生和返璞归真的感悟,从而领略林风眠作为现代画家的深厚国学功底,领略林风眠作为艺术教育家的深邃哲思。书中还收录了林风眠艺术年表及代表画作,为读者提供了一部鉴赏互动之难得的文本。
林风眠文集收录了林风眠的全部文字文献作品,并按艺术与人生两个主题分卷出版,即《林风眠谈艺录》和《林风眠长短录》。 《林风眠谈艺录》从艺之途、艺之道、艺之声、艺之流、艺之语等方面全方位展现林风眠的艺术思考。通过本书,世人可以看到中国美术发展的百年历程,看到林风眠为中西艺术之融合而做出的不懈努力,看到艺术本身应有的面貌、价值和使命,看到这位老人历经风雨的人生和返璞归真的感悟,从而领略林风眠作为现代画家的深厚国学功底,领略林风眠作为艺术教育家的深邃哲思。书中还收录了林风眠的代表画作及林风眠艺术年表,为读者提供了一部鉴赏互动之难得的文本。
《龙尾砚》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书中对“龙尾石时代无开采”定论的否定,以及对龙尾石中的庙前青、讲明前红具体产地、砚坑位置的确定,是龙尾砚研究的新成果;在100方历代龙尾砚的彩图中,有一些是我们祇知其名而未谋面的精品,各类品种的纹理特征和变化多样的雕刻造型,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该书的出版不仅填补了我国砚文化研究的一项空白,而且对龙尾砚这一传统文化的弘扬光大,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西方美术史学史》叙述的是西方美术史学发展的历史,毕竟美术史作为一门学科是近代在西方首先发展起来的,了解西方美术史的学术演变,可使我们开阔眼界,无论对我们的专业学习,还是对中国美术史的研究都会有所助益。在进入具体讲述之前,让我们从这样的问题开始:美术史是一门怎样的学问?它在西方有哪些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流派?美术史与美学、考古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如何?美术史在西方自兴起以来经历了哪些阶段?
《北京全国美术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收录了全国各地不同院校美术学博士生论文集,内容包括:方法作为政治:从微观解构到宏大叙事——反思当代艺术史写作的方法及观念、抽象主义理论中的悖论及其根源、图像的缺失与艺术史事件的建构——“圣像毁坏”对西方艺术史的启示等。
亚美尼亚其国其民不可谓不小,然而却能在世界美术史上牢牢占据一席之地,并作出重大贡献。亚美尼亚建筑师、雕刻家的才华智慧固然令人赞叹不已,其中反映出来的国民性则更加发人深思。他们在强国的纷争之中,在强大文化的冲击之下,在东西方的分界线上,以惊人的适应能力、强烈的民族意识、坚忍不拔的超人毅力,为自己的艺术争取到了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