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于非闇的工笔画作品集,于非闇的工笔双勾重彩花鸟画,主要吸收了三方面的营养。一是从古代绘画遗产中汲取传统精华。二是于非闇注重从写生中体察物理、物情、物态。三是于非闇不时借鉴民间绘画中的技法。比如装饰风格、色彩的对比与协调,以及朴素祥和的题材与审美习惯。这些都使他的作品获得了广大的接受群体。 作品按创作年代先后顺序编排,同有明确纪年的作品,编者根据画风的相应年代插入其中。本书中所收录于闇著作及常用印谱均按原出版版本编排,编者对明显错误予以更正。但对文中的专有名词中的个别繁体字及异体字遵从当时习惯予以保留,对于在行文中容易引起歧义的某些字则加括注说明。
本书收录鸟类白描画三十多幅,可供广大青少年绘画艺术学习生阅读使用。
扇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之前。但是由于材质的原因,它并没有和书画结合起来,直到魏晋时代扇面书画才得以发展。人们以拥有名家所绘的扇面来显示自己的品位、修养,此时扇子方才脱离“引风纳凉”的单一使用功能,演变成一种艺术品。宋代的扇面已经有了较高的水准,明清时更是名家辈出。光芒璀璨。
方政和运用具象的造型语言,通过自身文化修养和主体精神的浸入,构成其作品静谧、深远、富丽的品格。其作品表现出来的对形式、结构和用线、用色的把握,显示了他的艺术感悟,形成了他艺术语言触动人心灵的魅力。此外,他重视工笔花鸟画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仅在艺术创作表面形态上进行探索,而且通过花鸟画的表现使其深入到传统文化的内涵中,从而使艺术语言在创作过程中得以张扬和释放。
无
作为中国画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工笔花鸟画源远流长,成就辉煌,遗产丰富,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极其主要的地位。王少卿,高级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世纪60年代在北京中国画院进修,师从著名画家马晋、王雪涛,后又受花鸟画家康师尧指导,深入研究工笔花鸟画。作品曾在全国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和出版近百幅,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
《工笔线描实用画谱》为花鸟画选辑,收录有沈克明、郭增庆、梁燕生、李尚昱、师行坤等花鸟作品。工笔线描是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一朵奇葩,向来以细腻和丰富著称。它是学习中国画的首要课程和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为了弘扬中国画的艺术,学习、继承线描的传统技法,临摹古今工笔线描,实为必要。
牡丹又名木芍药、鹿韭,因其色香兼得,雍容富贵,浓艳娇姿,故民间又称为天香、富贵花。由于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历代画家常画不衰的题材。 白描又称线描,是我国传统绘画形式之一,是写生中常用的一种技法,学习白描有利于观察生活,有利于写生造型。中国“六法”中,“骨法用笔”是相当重要的一法,“骨法”表现“归于用笔”,“用笔”即是指线的应用。用现代的科学观点看,线是面的边缘,是物象的轮廓。白描牡丹是从牡丹物象结构各部分的接界、转折、起伏处找出线,并通过线的粗细不同,刚柔相间,动静相对,断续有别的线条去刻画牡丹的物理、物情、物态,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塑造出牡丹的形姿神情。 白描牡丹在表现形式上分工笔白描和意笔白描。工笔白描用线要求工整细致,笔笔到位,结构清晰;意笔白描有较大的随意性,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