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历代经典碑帖,加注释文,提示其艺术特征,供临习者读解临摹之用。
精选历代经典碑帖,加注释文,提示其艺术特征,供临习者读解临摹之用。
《灵飞经》小楷。又名《六甲灵飞经》。署 开元廿六年 七三八(二月)。无书者名姓。书迹清丽韵秀,乃唐人写经小楷中之上品。或以为钟绍京书。真迹曾归明永乐进士王直,万历年间归海宁陈氏,始以之入石,即陈氏《渤海藏真帖》本。乾隆三十三年嘉祥曾恒德再以真迹刻石称《滋蕙堂帖》本。 该帖为小楷书法学习的范本之一,现将《滋蕙堂帖》本及传世墨迹合并出版,以便于对比学习。
《如何看懂书法》是一本书法欣赏的入门读物。作者从书法内容和形式的有机联系入手,经由书法史的角度回顾了书法字体的功用和美感之间的联系,并重点讲解了书法史上著名的“行书”——《兰亭序》、《祭侄文稿》和《寒食帖》。此外,作者还特别强调亲手书写对理解书法的作用,教导读者如何通过临摹来深度阅读书法作品,告诉读者历史上感动人的书法作品,实现风格和内容的结合。书中有配有百余幅历代书法碑帖的精美插图,有助于初学者建立对书法的感性认识。
陈彬龢著的《中国文字与书法》从文字源流、书体沿革、书法述评、书法研究等方面,对历代文字与书法的发展演变及有名碑帖等,一一叙述,使人能清晰地了解中国文字及书法的历史。而附录部分提供的历代书法名家小传及重要碑目,对学习中国文字与书法,能起到按图索骥的作用。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对中国绘画的研究中,范曾追溯了中国绘画的历史,和大画家促膝长谈,细数中国画的美学范式;下篇是范曾对中国书法的研究,畅谈中国书法的精髓,书画同源之说。 本书荟萃了范曾对古今书画艺术及书画家的独到评述:从王羲之到米芾,从王维到郑板桥『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范曾先生用如椽之大笔、心怀澎湃之激情,化作论文绘画书法,展开了与古今书画大家的心灵对话。『熔铸经典之范,翔集子史之术』;『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本书由一代书画大师范曾所著,范曾以自己人生的历史、丰赡的学识、卓绝的艺术特长,创造了将诗魂与画意熔为一炉的艺术境界。范曾作画,力追天籁之境,缘物寄情,物我两忘,以超然的意匠,飞凌于万象之上,在主客观交感之中产生深邃的境界。 “熔铸经典之范,翔集子史之术”
本书收入唐代孙过庭《书谱》、宋代姜夔《续书谱》,并对原文加标点、注释、评点。《书谱》一书以三千七百余字涉及书法史几乎所有重大命题,可谓具有卓见,如书史沿革,用笔技法、字体书体、修养伦理,品鉴审美等均能有所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