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珍品临摹本:米芾书蜀素帖》讲述前有董其昌、清乾隆帝题议,后有明代书家沈周、祝允明、董其昌等人的题跋,这些墨迹,亦颇为珍贵。宋代元祐三年,三十八岁的米芾应湖州郡守林希之邀,浏览风光秀丽的苕溪。在此期间,米芾挥諠写下自作的诗篇《蜀素帖》。《蜀素帖》以其在蜀素上书诗而定名,纵二百七十八毫米,橫二千七百毫米,藏于臺北故宫博物院。此作为米芾盛年时书,其用笔纵橫挥灑,刚柔相济,字迹秀丽,风姿翩翩,是其传世墨迹中的代表作之一。
《历代名家小楷大观1:锺繇小楷集萃》适应了目标读者群体的迫切需求。每本字帖选择传世善本为蓝本,充分运用现代电脑技术,对古代名家小楷法帖适度放大,传真呈现,使其形体面貌、书法细节淋漓尽致地展放在读者面前。原大呈现读者回归原帖,追学原帖的书法神韵。同时,书中还提供了简繁并陈的释文,编排了具有很强针对性、指导性、可读性的专论文章,为读者营造临习氛围,指点学习路径。祈望本丛书能成为广大小楷书法爱好者临习名家小楷的良师益友,为大楷书法和硬笔书法爱好者提供有益的学习借鉴。
《怀仁集王羲之书心经》在编排上忠实于原碑,较好地再现了原碑的面貌,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法临习范本。王羲之的原帖、集字帖是最直接的学习书法的方法,《怀仁集王羲之书心经》对于王羲之字的用笔方法和间架结构,提高个人的书写水平有很大帮助。
《历代名家小楷大观1:锺繇小楷集萃》适应了目标读者群体的迫切需求。每本字帖选择传世善本为蓝本,充分运用现代电脑技术,对古代名家小楷法帖适度放大,传真呈现,使其形体面貌、书法细节淋漓尽致地展放在读者面前。原大呈现读者回归原帖,追学原帖的书法神韵。同时,书中还提供了简繁并陈的释文,编排了具有很强针对性、指导性、可读性的专论文章,为读者营造临习氛围,指点学习路径。祈望本丛书能成为广大小楷书法爱好者临习名家小楷的良师益友,为大楷书法和硬笔书法爱好者提供有益的学习借鉴。
米芾《研山铭》,澄心堂纸本手卷,行书,卷纵36厘米,横136厘米,用南唐澄心堂纸书写行书大字。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研山铭帖》是米芾书法精品中的代表作。此帖沉顿雄快,跌宕多姿,结字自由放达,不受前人法则的制约,抒发天趣,为米芾大字作品中罕见珍品。
中国古代最的书法家王羲之,有多种书法作品传世,最为常见的是其尺牍书札。这些尺牍被后人珍藏并镌刻在历代丛帖之中,为我们今天学习研究其书法艺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王羲之书法在南朝的强大影响,在《千字文》的编纂和书写上可以见出一斑。在南朝时期,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一直被作为字书的字样,所以才会出现《千字文》这样专门收集王羲之单字并加以编纂的集字作品。《千字文》编集于梁武帝大同年间(535-545),是十分爱好王羲之书法的梁武帝命文士周兴嗣从王羲之传世书法中选择一千个不重复的单字加以编次而成。传说周兴嗣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就编次完成,须发皆白,因此得到梁武帝的嘉奖。另一种《千字文》文本是梁武帝的弟弟南平王萧伟命萧子范(486-549)所编撰,可惜今已失传。《千字文》问世之后,历代不断有书法家加以书写,其中最
陶博吾的书法具有很强的个性,特别是行楷深受读者喜爱,而他的诗存,读者很少见,这次推出他的诗存,文学性很强,具有不少的读者群。《陶博吾诗文墨迹:题画诗抄》由赵感鹤所著,收入陶博吾先生诗存近百首,有记录作者苦难历程的诗篇如《弃儿行》也有表达作者热爱生活的寄情于山水田园生活的《中秋》《放歌》等作者都是有感而发,有很强的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