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系统、全面诠释国之瑰宝京剧艺术的工具书。全书收录京剧及其相关文化的词目5993条。词目按内容分为46个门,本词典共收介绍京剧及其相关文化的词目6000条。词目按内容分门类编排,包括“源流”、“行话”、“行当”、“脸谱”、“化妆”、“服装”、“盔帽鞋靴”、“髯口”、“道具”、“刀枪把子”、“唱腔”、“演唱”、“伴奏”、“曲目”、“念白”、“乐器”、“手段”、“表演程式”、“特技”、“水袖”、“手势”、“步法”、“武打套路”、“把子功”、“毯子功”、“腿功”、“龙套”、“流派”、“传统剧目”、“连台本戏剧目”、“新编古装戏剧目”等。另有附录《京剧大事年表》以及图片百余幅。举凡京剧文化的各个方面,均囊括其中,林林总总,内容丰赡。词典不但贯通古今,述二百余年皮黄详情,而且南北兼顾,
百年京剧,华彩铿锵。荟萃经典,国韵流芳。京剧艺术,是传统文化很精致的载体,是民族精神很凝练的展现。中国文史出版社秉持传承中华经典、弘扬民族文化的出版理念,邀请靠前品质专家学者,将两百年间传唱不衰的京剧传统剧目汇编成卷,辅以生动有趣的赏析文字,让广大读者更为全面、立体地了解国粹艺术之精华。本卷收录《四进士》《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红拂传》《红楼二尤》《红娘》《李逵探母》《扫松下书》《托兆碰碑》《西施》《西厢记》《将相和》等11部经典剧本及相关赏析文章。
中国京剧脸谱是京剧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特殊谱式图案,它以精巧的构图、绚丽的色彩、细腻的线条、勾揉抹的手法创造出众多性格鲜明又神态各异的艺术形象。京剧脸谱中的花面妆,从设色的五彩缤纷、构图的千姿百态上显示贵与贱、美与丑、善与恶、忠与奸,含有褒贬深义,与素洁的俊扮形成了对比,生发出强烈的戏剧审美效果。生旦净丑各式脸谱多姿多彩,给人以美不胜收的艺术享受。为了继承和发展这一丰富的文化遗产,本书所收入的脸谱没有局限于某家某派,而是采取广征博采有方法,择优选入,所收的568幅脸谱,20余幅人物扮相图,均侧重于常用脸谱和造形,包括传统勾法与新编历史剧中的脸谱,基本上按剧目内容、人物所处的历史年代排列。对于一些象形性的脸谱,特编排在一起,以增加读者欣赏的趣味。书中虽有不常用脸谱,只要有特色和的欣赏
《京剧长谈-李洪春口述历史》,主要内容包括:我的家庭、出科前后、老师王洪寿、搭班时期等等。
本书全面、系统的梳理京剧打击乐艺术,全书内容分为锣鼓经和传统混牌子两个部分。在锣鼓经的部分不仅归纳了京剧武场“件”的规范演奏方法,并且以分类的方式举例说明其使用方法。在传统混牌子的部分,列举了各相关曲谱的用法和出处。书中内容的叙述力求逻辑清楚、层次分明,特别是对于锣鼓经及混牌子的出处尽可能做到探本溯源、尊重事实。该书适合大中专、本科打击乐专业学生及广大音乐爱好者学习、阅读。
内容简介
《馨艺薪传(京剧名师关松安谈戏教戏)》是关松安老师从事京剧教育事业六十年的总结,分为折子戏(《搜孤救孤》、《击鼓骂曹》、《捉放曹》等),靠把老生戏、正工老生戏、前衣戏、武小生戏等。六十多年来,关松安老师从演员到京剧教师,长期边学边演边教,累计了丰富的舞台表演和教学经验,成为一名高水准、戏路宽、文武昆乱不挡的京剧艺术家和京剧教育家。
京剧司鼓和京剧表演艺术的唱、念、做、打(舞)有着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司鼓作为京剧伴奏乐队的领奏和指挥者,掌握着舞台表演的气氛和节奏。长期以来,许多老一辈的艺术家致力于舞台伴奏并悉心钻研,使得京剧司鼓艺术成为京剧音乐的重要学科,也留下了宝贵的遗产。这本《京剧司鼓艺术与技巧》是作者对前辈艺术家、他的各位老师的艺术和经验的归纳,以及作者这些年舞台和教学实践的体会,把京剧司鼓艺术与技巧尽可能地条理化、理论化,既讲清楚技巧的运用如何规范、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