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京剧图史》是一部以文字论述构建历史框架,以大量珍贵图片特别是京剧剧照填充骨肉的反映中国京剧发展史的大型精装彩色画册。全书文字部分约116千字,收入京剧大家、著名演员等的剧照及其他京剧历史图片近2000幅,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了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艺术海容百川、吐故纳新的发展史和气度雍容、风华绝代的艺术风采,可谓盛世典籍,为光辉灿烂的京剧艺术立一历史存照。
《京剧锣鼓的继承与研究》内容简介:京剧锣鼓是为演员唱、念、做、打、舞服务的。它的作用概括地来说,是为渲染戏剧气氛,配合表演动作,加强唱念的表现力。京剧锣鼓的程式(即锣鼓点等)是死的,但运用则是灵活的,千变万化的。有些是用于开唱,有些是用于念白,有些是用于配合动作,有些是用于武打的。鼓师技术的高低,就看他对程式运用得是否符合剧情,是否符合演员表演。
《梅兰芳(明信片)》主要内容简介:岁月如金。在浩渺时海中,每一次闪耀都是舒展历史,温故知新,漂向远方。打开记忆的长卷,辉煌似火,肃穆如宇。一段流金的时光,是我们弥足珍贵的回忆与微笑;一羽希望的梦想,是历史透过时光隧道为明天修正的路标。那些年,岁月演绎着无数梦想,一步一个脚印。从艰难处走来,把曾经粗糙的生活,绘成一幅精美的画卷。回首那个年代的那些事儿,都闪烁着无声的温柔光芒。每一张相片、每一个人物、每一枚笑容,都会在趟过时光的溪水里,沉淀下不能割裂的岁月记忆。
本书通过四个核心章节,以图例为主,配合文字说明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解析、记录了《白蛇传》整出剧目中舞台规制的每个细节,四个章节独立成体并各有侧重:章剧目介绍,介绍该剧相关的背景知识及剧目信息。第二章人物穿扮,通过分解图详细地解析了每个场次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扮相,并对主要人物的服、化、道、盔进行了全面展示。第三章出箱,将幕后戏曲舞台规制人员的演出前准备工作做了详细概括,并对这些工作进行编目、列表,舞台规制工作者在演出准备时,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各个部门的工作内容。第四章砌末检场,是以剧目进展的时间顺序为主线,按场次顺序介绍了每场演出中各个舞台规制部门应注意的准备工作信息,并配以舞台剧照及演出剧本,为演员、导演和舞台工作人员在各个场次的协调配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也为喜爱中国传统京剧
《荀慧生文集》和《苟慧生评论集》、《苟慧生日记选集》即将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是当今京剧界一件极好的事情,更是京剧旦行的大事。我以为这部《文集》有三点,值得我们高度重视。首先,我要强调这是一部真正的,可以指导舞台实践的,而且是京剧史上罕见的京剧表演理论文集。总说实践出真知,《中国戏曲艺术大系(京剧卷):荀慧生文集》堪称是杰出的艺术家在舞台实践中总结出的精辟的表演艺术理论。因此这本《荀慧生文集》对每一位京剧艺术的后学者都是金石良言,无价之宝。更为重要的是苟慧生先生的理论不像那些空洞的理论家的理论让演员有隔靴搔痒的感觉。而是能够切实给我们传道、授艺、解惑。
梅骨芳华梅兰芳极限片集》一书,将珍贵明信片、精美邮票和纪念邮戳三者合而为一,以明信片的内容为线索,图文并茂,较为全面地展现了梅兰芳的人生轨迹、舞台生涯、经典剧目、梅派风韵和国际影响。呈现出他光辉灿烂的一生,再现了艺术大师的风采。是一部将集邮艺术与京剧大师辉煌人生融为一体的精美画册。
《京剧曲谱集成》选编京剧流派剧目,内容包括剧本、唱腔谱、琴谱、锣鼓经、身段动作、舞台调度、服装、道具、剧照,以及有关的资料等,是比较完整的、枷供排演和教学用的京剧台本,实用性强,并具有资料价值。集至第七集,系在我社历年来出版的《京剧曲谱》单行本基础上的重新编选而成,第八集起选收的剧目大部为以往未刊行的曲谱本。这部《京剧曲谱集成》的出版,旨在弘扬民族文化,在助于振兴京剧,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京剧知识》以通俗的笔法和图文并茂的方式,用13个章节介绍了京剧的艺术特色。其中,章从京剧的起源、发展、传承等历史知识开始,介绍京剧的乐队、音乐、声腔、念白等内容;第二章至第十二章依次介绍京剧的行当、舞台装置、服饰、化妆等基本知识,并引导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京剧表演的基本方法,如唱念做打、手眼身发步以及程式化和虚拟化的表演形式;第十三章介绍京剧的教育机构和一些京剧演员,对初次接触京剧的观众起到启发和帮助的作用。在图片方面,《京剧知识》书中收录了近200张极具历史价值和珍藏价值的艺术大师的舞台剧照,是吴钢先生几十年来的心血之作,其中许多京剧演员的珍贵演出剧照均是次与读者见面;在内容方面,注重图片与文字的紧密结合,通过现场演出的剧照,配以生动的文字释义,使读者更直观地领悟到京剧艺术以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