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的审美形态和精神、是“叙事性”还是“戏剧性”,这是一个问题、春柳同仁的“艺术至上主义”、美、情、乐:“艺术是拿感情情绪对感情情绪的东西”、动作化的戏剧和叙事化的故事之间的区别、剧本:以西方戏剧“格式作法”——戏剧形态做基准等。
本书梳理20世纪昆曲研究理论,探讨学者研究经验与治学方法,总结20世纪昆曲研究学术史的一般规律。首先从吴梅的学术道路与影响看20世纪昆曲学术格局的形成。继而从昆曲文献的几个问题看其中的学术传统。并且清理昆曲乐律中的传统曲学观点和西方音乐观点。此外,从演员和曲家的角度谈20世纪昆曲表演,从如昆剧史、昆剧志和昆剧词典的编撰分析21世纪昆曲研究的新趋势。
《尹桂芳越剧唱腔精选》系“上海越剧名家唱腔精选》中的一本,此系列图书是按各行当的唱腔特点进行编写。书中不仅精选了尹桂芳的唱腔名段,还附有大量珍贵历史剧照,让我们更加真实全面地了解越剧名家的成长。随书还附赠3张CD,精选了尹桂芳在经典越剧中的精彩唱段。对越剧传承者和越剧唱腔音乐研究者,都是一份极好的资料,对越剧爱好者,是一部内容极其丰富的唱腔选集。
越剧名著《红楼梦》《玉蜻蜓》和《宋弘传奇》由我国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连波教授作曲,是越剧舞台上久演不衰的“尹(桂芳)派”经典传统戏剧目,在中国现代戏曲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越剧名著主旋律谱》选编的这三部大戏均由“尹派”传人王君安主演,每个剧目附有剧情简介和演唱提示,可供专业戏曲音乐工作者演出。研究时参考,也适合广大业余越剧爱好者欣赏、学唱时使用。
《越剧经典唱段100首(金版)》由三部分组成:部分为“名剧选段”——精选了五个经典性名剧中的若干核心性唱段,以展现全剧的主要内容、艺术风格及主人公的音乐形象,让我们从名剧名段中来追忆名家风采。第二部分为“独唱名段”——选编了各个剧目中有代表性的主要唱段。这58个唱段内容与形式较为统一,且能单独成段,易学易唱,供广大爱好者选用。第三部分为“对唱名段”——越剧以生旦戏为主,曾留下不少的对唱唱段,但因篇幅有限,只能选择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五个有代表性的对唱唱段。这些唱段,不仅具有的历史价值,且有深邃的美学意蕴,值得我们学习研究。
《粤剧金曲精选》是从已公开发行的唱片、录音带、CD碟、VCD碟中精选出唱腔优美、流行广泛、群众喜欢的粤曲逐一进行记谱整理,分成若干辑出版的。每辑二十首,分平喉子喉对唱、平喉独唱和子喉独唱三个部分,展现了各种唱腔流派和各个名家的唱腔特色。这本书作为广西老干部活动中心粤剧团和南宁市老年大学的教材,对于广大粤曲爱好者依谱自行学唱粤曲也会有较大的帮助。 本书所选之粤曲,尽皆粤剧传统剧目中之金曲,而且配有乐谱。具有“一全、二精、三有谱”特色和优点。
本书是王延松导演艺术精华的汇聚。近30年导演几十部中外戏剧作品,从轰动全国的音乐剧《搭错车》到全新解读曹禺经典名作,王延松不断走向游刀有余的创造境界。这期间,王延松撰写的导演手记和理论文章,是不可多得的手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本书收入了大量剧照,传神地展现了王延松导演作品的风采。作为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的新一代杰出导演,作者的艺术实践及其新锐思想,会给热爱戏剧的读者以深刻的启示。
皮埃尔·高乃依(1606—1684)是法国戏剧的代表作家,古典主义戏剧的奠基人。本书收入《熙德》《贺拉斯》《尼科梅德》三部作品,其中《熙德》是作者最富盛名的作品。《熙德》于1636年公演,剧中人物在激烈的冲突中表现出不计代价的美德,演出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像《熙德》一样美”成为了一句成语。由于对三一律的违背,剧作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但在今日看来,高乃依无疑是法国戏剧的一位代表人物。
昆曲曾是“妓曲”,在明清时期的青楼妓馆中流转徜徉,昆曲又曾是“酒曲”,在文人酒客的金樽檀板间缭绕迷离。昆曲曾是“吴声”,与吴越文化水乳交融、密不可分,昆曲又堪称“坤曲”,她优美凄迷正如江南纤美小巧的吴妓。一部昆曲史,倘若假以的视角,也许会平添几分清晰、几分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