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书名所示,《西方文明中的音乐》旨在以“西方文明”为整体舞台,展示音乐艺术在近三千年(自古希腊至20世纪初)的漫长历程中所扮演的戏剧性角色。由此出发,《西方文明中的音乐》将音乐置于极其广阔的“大文化”背景中,用独特的诠释性批评和富于感召力的文字表述考察了音乐如何参与、改变和塑造西方文化面貌(反过来,音乐也同时被整体社会与文化的演变所影响)的历史进程,因而获得了极高的学术威望和荣誉。 本书译者之一杨燕迪 教授曾说:“现在回过头捧读这本名著,仍每每感到,作者在勾画音乐蕴涵的精神寓意时,在倾听音乐的“文化泛音”时,其眼界之宏阔、感应之饱满、笔力之雄健、辞章之华美,都堪称“大师级别”。音乐绝不仅仅是美妙的声响,其中回荡的是时代精神的脉动、社会心理的余音和个人创见的智慧。《西方文明中
《论巴赫》是阿尔伯特·施韦泽,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为音乐大师巴赫书写的一部传记。它是西方音乐研究中的巨著、经典,甚至,它是一座里程碑。迄今,它已被译成10余种语言文字,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版发行。 施韦泽的《论巴赫》为历代的巴赫研究者所青睐,深受专家们的好评。该书在美学理论与实践两端皆具有极高价值,为诸多巴赫研究中的晦涩地带带来曙光。作者论证了巴赫作品的来源、他的管风琴作品、受难曲和康塔塔,分析了巴赫乐思中的图像化倾向,引导人们重新调整对音乐美学的总体观念。此外,施韦泽对巴赫作品的正确演奏方法进行了推敲与讨论,尤其为该领域带来了新曙光。 《论巴赫》的出版将填补巴赫研究中长期存在的极大空白。
狄其安教授专门为西林禅寺僧众所唱诵的梵呗,记录乐谱,编印一本《中国汉传佛教常用梵呗》以流通,满足护法居士和音乐爱好者学唱提供方便。《中国汉传佛教常用梵呗(附光盘)》将是中国一本为佛教人士专门编写的梵呗曲集,选用的简谱记谱的方式将更有效地普及此书。
《中国流行音乐百年史记(套装共3册)》记录了从20世纪初至今近100年的中国流行音乐发展,从学堂乐歌、抗战歌曲到西北风、近些年的流行乐坛,乃至选秀等等,从音乐、人物、事件等角度生动立体的再现了百年流行音乐发展脉络,是一本集学术性与可读性的中国流行音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