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称为艺术家,被视为把解释性舞蹈提升为创造性艺术的先驱者,她把舞蹈从人为的技术性限制中解放出来,使舞蹈摆脱了对空洞与做作的动作技巧的依赖。她曾撰有自传《我的一生》,被视为传记文学史上的经典名作,但她写这部书时,听从了友人不要在传记中过多地谈论艺术之劝告,把有关舞蹈的理论部分,放到了自传之外。这被特意挪到自传之外的理论文字汇为一册,就是这本《邓肯论舞蹈》,所以这部书被视为填补了她不同凡响的自传之空白,这些空白是因为她在写自传时听从他人劝告没有过多谈论自己的艺术而留下的……这不是一般的才能,而是真正的天才,……是至高无上的和无缺的艺术,艺术家罗丹在巴黎这样写道。古典芭蕾舞之爱好者或反对者,现代舞之研究家或爱好者,现代主义之研究家或爱好者,美国文艺史之研究家等。
《中国专业舞蹈基训学理集解》收集了135位舞蹈教师半个世纪以来对于”民间舞基训”的教研体会,鉴于其特定的发展轨迹,其他舞种的基训亦有所涉及。基训是舞蹈专业教育的基础,万事开头难,这难就在基训。虽然几代人辛勤努力,至今仍然问题多多。而专业内部的师承关系,是阻碍此役批判性继承,创新性发展的要害。我是外行,百无禁忌。先集各家之言,再呈一孔之见,如能激扬开启,足以大慰平生。至于文中放肆之辞,尖锐之处,均非故意之冒犯,实乃辩证之难免。借此一并谢罪。
京剧《廉吏于成龙》是以清代康熙年间实有的一个案例作为故事背景,通过对官场人格较量的生动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廉洁奉公、体恤民困、作风朴实、精神境界高尚的官员形象——于成龙。这个形象来自历史生活,却又是现实对历史的一种感应,对于当下的反腐倡廉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京剧创作评论集》为该剧创演及艺术评论集,收录该剧剧本、主要曲谱、演出剧照及相关艺术评论。
本书是外舞蹈学研究领域对“手舞”进行的研究,作者提出了基本样式性质的手形的概念,试图通过确立中国古典舞三个流派中的基本样式性质的手形,并以此来剖析中国古典舞手舞的一般性规律,进而对中国古典舞的文化脉络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探索中国古典舞的品格和审美文化价值。作者通过对中国古典舞的身韵、汉唐、敦煌流派的手舞进行概述,阐述了手舞的生活依据和文化基础,分析了中国手语、中国佛教中的手印、中国戏曲艺术的手形对中国古典舞手舞的影响,深入探讨了中国古典舞手舞中蕴含的审美模式和文化意义,并在进行中国古典舞手舞研究的同时,对手舞研究的研究方法的探索,为手舞的研究建立了体系,积累了经验。本书对某一舞种的微语言进行分析从而开启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的方法,也是值得在其他舞种手舞的研究中继续发挥作用。
《京剧守望者》主要选取近数十年来中国优秀纪实摄影家专题作品,以开放、包容的方式,能为研究和观察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提供真实、完整、直观、系列的视觉文献材料。20世纪,特别是70年代末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纪实摄影以其渗透社会各个阶层的活动和作品,广阔而深入地展示了这种震撼世界的变化,甚至直接成为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力量。一批摄影家怀着强烈的时代认同感,用自己的作品对行进于巨变历程中的中国人精神和生活状态进行了深度的视觉记录。他们的作品不仅呈示了难以取代的价值,而且始终给我们以超越时空的感动与沉思。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熟悉而陌生的场景,在恍惚的意念中,重涉昨日之河。
《昆曲与文人文化》在中国文化结构里,戏曲艺术的本质应该属于民间文化。有意思的是,在民间文化摇篮里诞生的昆曲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却逐渐演变成为极富文人内涵的文人文化。虽然文人文化是相对于民间文化而存在,但从民间文化蜕变为文人文化,从某种程度来说仍然有着质的变化。那么,昆曲艺术是如何完成这种转变的?其外在的“雅”和内在的“俗”是如何和谐统一的?探寻昆曲艺术文人文化之缘是本书的主要内容。全书分八章,绪论主要阐发本书撰写的缘由和出发点,第一章、第二章主要梳理昆曲文人风格形成的历史渊源,第三章主要对昆曲文人特征作一种总体性的描述昆曲艺术文人审美的具体表现,第七章着重论述昆曲艺术如何从民间汲取营养,达到“雅”“俗”共赏的和谐统一。在戏曲艺术王国里,昆曲比较全面地建立起新的文人文化,它与
这本书研究探索的是:力量、形式、节奏和空间这些构成运动基础的已知因素。此书还开辟了围绕着舞蹈有联系的课题的研究前景:与舞伴合作,与音乐的关系、如何利用道具布景。本书提供了有关这些因素的知识,并附有图例。对于那些选择舞蹈作为表达方式的人,或认为舞蹈不应归结为单纯的身体练习的人,或置舞蹈于娱乐之外,愿意用身体运动进行创造的人来说,将乐意而爽快地接受我的方法。根据每个人的技术水平,此书在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基础给个人探索以及在个人舞资确实与传统不同的情况下,能帮助找到个人的舞蹈风格。
吴晓邦先生离开我们已十年有余。对于他的研究,他的亲传弟子和舞蹈界、文化界众多专家、学者已有不同视角进行过回忆与论述。本书是着重谈论教育思想研究方面的体会与思考,以表达对中国现、当代新舞蹈艺术的先驱、一代宗师吴晓邦先生的缅怀与感念。
本书探讨了韩国传统舞蹈的历史沿革,论述了韩国传统舞蹈的主要形态,介绍了韩国保存传统舞蹈的现状和研究传统舞蹈的概况,提出了笔者对保护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的思考。 本书是笔者在韩国为期一年进行田野调查、访问专家学者基础上的研究成果,资料详实且全面深入。适合舞蹈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舞蹈工作者以及希望了解韩国传统舞蹈的社会各界人士阅读。
吴晓邦先生离开我们已十年有余。对于他的研究,他的亲传弟子和舞蹈界、文化界众多专家、学者已有不同视角进行过回忆与论述。本书是着重谈论教育思想研究方面的体会与思考,以表达对中国现、当代新舞蹈艺术的先驱、一代宗师吴晓邦先生的缅怀与感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