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61年出版的《平面艺术家及其设计议题》一书中,约瑟夫?米勒-布罗克曼对网格设计进行了阐释,此举使其成为平面设计史上的先驱。网格系统也是发端于瑞士的客观排版设计(Objective Typography and Design)运动的一部分。不可思议的是,直至二十年后,才有专门的书籍出版——这就是《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该书自问世以来至今,实属情理之中。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设计师都不知道、也不理解为什么要建立网格这样的一个秩序系统。所以,如果想要合理、功能地运用网格系统,那就必须仔细地研究网格的所有原理。 《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开篇介绍了网格系统的理论基础及其宗旨,之后则是搭建网格系统的详细步骤。在讨论了纸张的尺寸、字体的选择、分栏的宽窄、行距、页边距和页码之后,布鲁克曼更进一步阐述了网格系统的诸多细节要素。
比尔·摩格里吉(BillMoggridge)在这本书里讲述了交互设计所有最基本的东西:交互设计的发展历史和由来,交互设计领域里的关键人物,交互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和交互设计的案例。尤其有价值的是在第十章里面介绍了IDEO的创新方法卡片和IDEO做交互设计的过程。 数码技术与网络应用家喻户晓,无所不在。本书从我们朝夕相伴、不足为奇的设计,到尚未体验并涉足的设计,从鼠标操作模式的设计,到台式电脑界面的设计、笔记本电脑的诞生、掌上电脑的成功问世、平板电脑的笔与纸、数码相机的互动模式、进入电玩游戏的角色扮演、i-mode吸引日本1/4的人注册手机、Google如何占领了网上搜索引擎、iPod横扫全球的设计秘密……可谓一部尚未完成的交互设计史。 书中收录了那些影响人类近四十年生活的42位交互设计师的精彩访谈,他们在这个领域的工作改变了
该书突破了传统文字设计书籍偏重历史介绍和基本字体设计表现的局限,以文字形象化、意象化的设计为中心,对文字视觉表现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剖析解读。论著以文字的历史、文字的特征和造字的原理为依据,对文字形态的塑造与创意设计进行了全面地归纳总结,探索了“六书”造字对现代文字设计的启示,梳理了文字图形化的创造方式,以及相应的视觉意义。该书对专业设计师、教师、学生进行专业研究、教学研究、学习,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图形可以是另类的、复古的、文艺的、可爱的、趣味的、神奇的,不同的色彩、图形、文字互相交织,你猜会出现什么样的效果,而他们又融入各种品牌和产品当中,各种跨界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化学反应,《玩转图形》一书搜集来自全球的时尚设计师们的有趣作品,来让我们一起头脑风暴、一起舞动神经,打开思路将图形玩转起来。快来加入玩转大军,让你的设计炫起来! 本书的封面我们通过基础的线绘图形,穿插到不同的色块中,为你呈现了”图形玩转世界“的理念。虽然简单但不乏趣味,符合整本书的制作初衷。
“初中数学自学读本”是为初中生自学初中数学编写的教材,其中初中代数自学读本共三册,初中几何自学读本两册,共五册。本套书是周长生老师以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为基础,编写的一套以教授基本方法,教学生学会自学为目
世界平面设计史上至少有100个的观念,它们既是平面设计艺术发展历程中经历的里程碑,也构成了漫漫设计史长河的缩影。《100个改变平面设计的观念》不是一部关于各种主义的集合,书中收录的观念是形成当代平面设计艺术的重要元素,它可能是一个概念、一项发明、一个灵感,经过不断的加工与应用,建构出集科技、哲学、逻辑和美学于一体的平面设计艺术。《100个改变平面设计的观念》中每个章节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读者可从头到尾依序阅读,也可随意翻阅,享受阅读的乐趣。
改革开放,铸就了深圳这座国际化的现代城市,一批又一批以设计为业的有识之士从四面八方汇聚深圳,逐步形成了以深圳为源头的平面设计流,并迅速向中国各大城市扩散。时至,仍不可否认深圳平面设计在中国的领先地位。这是一本现代平面设计与制作实用手册,以专业性、系统性、实用性、普及性为指导思想,以平面设计发展简述、平面设计演义、平面设计与制作等三个部分构成,核心部分主要分为:“平面设计演义”与“设计与制作应用”两大系统。“平面设计演义”主要以设计师的成功案例作为基础,从启迪设计思维方面展开的一个交流平台,“平面设计与制作”则强调在设计与制作应用中的技术层面,共分为七个章节。意在使年轻设计师们更多地了解和掌握设计中的工作流程。
现代艺术、象形和章的兴起,是一种新的艺术文化现象,具有美观、时尚、防伪的良好效果,深受广大读者青睐。本书为张海清研究员关于汉字与印章设计的多年研窑成果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全书分为四章,主要介绍汉字艺术、汉字象形、现代章的设计艺术和印章书写、雕刻技法及部分百家姓与偏旁部首的结构造型。其特点是理论结合实际,图文并茂,科学适用,通俗易懂,是学习设计和雕刻印章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