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众多文物中精挑细选了50件典型器物,以物带史,物史结合,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讲述每一件古代器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 其内容涵盖古人的衣食住行,民俗活动等,叙述了中国人独有的文学传说、艺术美学、哲学思想、为人处世,进而连缀起中国近万年以来的文明宝藏的前世今生。同时配以高清文物图片,带领读者走入一个个不为人知的历史节点,让您身临其境欣赏文物的真实全貌,进而体验中华多元一体化文明的绚丽与辉煌。 这些古代文明的结晶,涉及陶器、瓷器、雕塑、铜器、金银器、玉器、漆器、笔墨纸砚、竹木牙角等各门类。它们饱经沧桑,奇迹般保存至今,有许多已经成为的世间孤品。它们不仅是中国古人高度发达的科技实力与物质文明发展的结晶,而且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智慧、胆识的沉淀与见证。 这种历经数千年以
《玩古拾趣》讲述的是特殊的玩古阶层由于受文化底蕴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往往不会去深究每一件古玩的内在美,它的年代,它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他们研究的只是一件东西买进是五百能否七百卖出?所以到头来手头上永远没好东西。真正得益的是藏家!
本书作者周末必去逛坊间旧物地摊和古玩店,从中获取一番清赏旧时月色的情致,然后写成散文。 本书是一本写文玩古物的情致散文集。收入的散文有《盘中绘出云林画》、《改七芗的美人谱》、《醋葫芦》、《芭蕉叶上的鲇鱼》等。
田原兄发书画负盛名于海内外,而以余事著书,每有清新文字问世,时人都以书画作家联体,尊之为书画印文四绝。然而不佞犹以为未能概括其全。人或临其书斋,举目四顾,则满壁字画以外,更有满架奇书异集古瓶洋罐,如登百宝楼台,眩然目不暇接,则田原兄又俨然收藏家也。田原兄寓秦淮多年,不佞常有幸登门就教授,赏其藏品:则有名人塑像、佛身神面;至贱则有尿壶废器、断瓦残瓷;至雅则有文房笔砚、汉俑明碗;至俗则有泥女玩偶土鸡陶牛。都不是巨价,全是些浊世闲 物。然而其艺术品位实难以估算, 可谓珍奇之级而又寻常之极。这些藏品是田原兄数十年来偶然相逢,随缘所得,自然一一都有故事所稽,若分条叙述,不仅是一串轶闻趣事,而且是他一部重点突出的艺术生活回忆录。
此书共载录砚品161方,涉及红丝、端砚、歙砚等10余个品种,不乏石可、刘克唐、胡中泰等大师精品力作。书中关于红丝砚、紫金砚等历史名砚的考述,以及开采、制作、鉴赏与收藏,都有最为详尽的介绍。另外,对鲁砚大师石可的回忆与评述,也是可圈可点的重要文献。举凡砚材、砚艺名匠、砚铭、题赞,乃至其所收藏的有关砚艺的海内书法名家名迹,都构成一部当代砚文化的翔实资料。
入选本书的作品都是一些大玩家的代表作,有浓郁的文化意味,从“玩”的角度对这笔文化遗产进行总结,其文化价值和文化品味当自不待言。全书分为五大部分,都是大玩家们的经验之谈,实践性、操作性较强,插图丰富,使人兴味无穷,读者按图索骥,便能自己动手去做,并在做中获得成功的愉悦和美的感受。为了便于阅读,所有入选文章做了重新整理,重新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