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山》是神话传说最多的地方,从三皇五帝,君王大臣到民间的凡夫俗子,都留下了或喜,或悲、或怒、或怨的美丽传说,名山也因此而充满了灵性。而历览有关山的文学作品和艺术画作,它们呈现了山的千种风情,万般神气,而山也透露着精神的层层积淀与时代的流转推移。“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有胜迹,我辈复登临。”在千崖竞秀的山野风光中,流消着古代文化滚滚如潮的生命气息。 品鉴、观赏名山的风景,我们领略到其山体、水体、生物、天象所呈现的自然美,体味出蕴藏在山岳胜迹的人文芳泽。向我们走来的山,凭添了种种不同的风流气质。
作为水路出入川地的要冲,长江三峡不单是一个自然地理概念出现于各类教科书里,而且,更作为响亮的文化符号镌刻在华夏历史和世人的心坎之上。20世纪的80年代至90年代初,我因为工作之需前往三峡拍摄采风犹如家常便饭,与长江三峡的缘分和与陈池春的友情也在这频繁的往复之中逐渐地建立并加深。
主题与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基础、都会区、制造业中心、被忽略的东部、阿巴拉契亚和欧扎克、南方腹地、南部沿海地区等17章。
装扮成身披袈裟的行僧,口中念念有词,以佛珠为计步器,转经筒内的賔藏情报,就是当年闯入西藏的英印间谍的典型形象。虽然另具特殊身份,负有绝密使命,但在作者为时14个月的西藏之行中,以受过专业训练的耳目获取的所见所闻及其记录,所展示的1880年代的拉萨和日喀则地区的民俗风情、贵族家庭、寺院僧侣以及重大事件等内容,可谓,在今天仍有重要参考价值。而达斯之行所引发的一系列公案一度震动全藏,其余波一直绵延至1904年英军武装进占拉萨时。
《中学教师地图集》是一部区域性、综合性的教学参考地图集,主要供中等学校地理教师备课、自学和进修时使用,并适当兼顾高等学校地理系的学生参考。本图集考虑到新中国成立后历来的中等学校地理教材和高等学校地理教材上所涉及的主要内容,以现行的地理教材为主,注意解决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中的重点和难点,并旁及中等学校政治、语文、历史等教材中涉及的地理内容。因此,本图集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表现形式多样、资料翔实,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中国地图分册》由全国专题总图、分区普通地图、分区经济地图和文字说明四部分组成。全国专题总图包括部门地理中的一些基础知识的图幅和图表。分区普通地图东部5个区比例尺为1:6000000,西部和北京3个区为1:8000000,各分区图的经济发达地区均附扩大图,所有分区普通地图均注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是与中国有悠久关系的邻邦。狭长的国土3/4是山地和高原,红河和湄公河河流域人口密集、农业发达。近年来工业发展较快。 1976年越南南北统一后,特别是1986年实行经济改革后,历经沧桑的越南的社会和经济取得了长跑的进步。
在中华建筑宝库中,有一种璀璨夺目的建筑奇葩——关隘。《中国名关》集其人成,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其历史渊源、建筑特色和造型风貌,同时穿插大量十分珍贵、精美的照,让读者全方位、多侧面地对中国的关隘有一个深入浅出的了解,从中获取丰富的历史、地理、建筑艺术知识。
《沙溪寺登村/走进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丛书》内容包括导言、沙溪古镇的形成、选址与布局、李元阳、杨慎游沙溪、徐霞客游沙溪、地方志中的沙溪、沙溪的对外交通、客栈·酒店·青年旅社、吃在沙溪、兴教寺、古戏台、茶马街与东寨门、南古宗巷与南寨门、北古宗巷与北寨门等。
紫禁城,明朝永乐四年(1406)筹建,永乐十五年(1417)开工,永乐十八年(1420)落成。从明成祖朱棣到中国末代皇帝溥仪,历明、清两朝,计24位皇帝在此执政、居住。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保护最完整的古代皇宫建筑群,紫禁城的在于它早已凝结为经典图像。既凝固又变幻的紫禁城图像属于它的创造者,属于近600年来所有见到和想到它的人们。属于每个人的眼睛和心灵。
本书是一部区域性、综合性的教学参考地图集,主要供中等学校地理教师备课、自学和进修进使用,并适当兼顾高等学校地理系的学生参考。考虑到新中国成立后历年来中等学校地理教材和高等学校地理教材上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本图集以现行教材为主,注意解决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中的重点和难点,并旁及中等学校政治、语文、历史等教材中涉及的地理内容。因此,本图集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表现形式多样,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本图集包括宇宙、地球、地图知识、世界专题总图、分洲专题图、照片及地理资料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