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希望通过国际社会看得懂的语言、数字、图表来全面介绍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经验,探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向国际社会传达一个负责任大国建立和谐世界经济的意愿和抱负。同时,作者希望通过《双赢的未来: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经济》,增强海外读者对中国经济发展理念与发展道路的认识,理解中国崛起的必然性,了解中国共产党及中国人民对于和谐发展的渴望,并对“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作出回应。
WTO,一个似乎曾在某个清晨,就忽然热起来的名词,好像不知不觉,在人们的津津乐道中就已经热了十个年头。 十年,人们却可能不曾知道,当初风云际会的谈判江湖,奔走过哪些坚强的身影;也不知道,那唇枪舌剑的谈判江湖,演绎过哪些曲折的故事。 《21世纪经济报道》以十年为尺度,打造了这样一个专题,用以回顾WTO与中国的十年,解密WTO,解密入世十周年的中国经济。 一组组故事,一个个主题,记录了中国与WTO相拥乃至相处的过程,记录了全球化多边贸易给中国经济和中国人带来的冲击与变化。其中,无疑蕴含着中国人的渴望与焦虑,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与挫折…… 每一个关心国家发展和身边变化的人,可能都会被这些故事所吸引。而一段段故事本身,恰如一段段环绕立体声音乐,无论从哪个角度,哪个方向,都会引人驻足。
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好形势和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联系度的日益提高,使得将国际经济与中国经济综合起来研究显得更加重要。本书着重在对经济全球化进行了比较全面、综合地分析与研究。中国在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开放型经济、区域经济及经济体制改革与建设方面更需要加大发展机制、方式及体制创新的力度。 本书适合政府公务员、经营管理者阅读。
本书系上海市3期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学习研讨班学员论文集。全书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不同视角,探索了经济全球化态势下中国的发展与选择之路,体现了当代中青年理论工作者特别是中青年领导干部在时代大背景下的思想和实践求索。
本书在从理论层次上探讨入世对辽宁经济发展机遇以及实证考察入世对辽宁产业冲击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辽宁工业结构升级、组织结构优化、企业战略选择、劳动就业、农业产业化、服务业发展和政府职能转换七个方面的发展方向及措施分别加以深入剖析。其中,工业结构升级和组织结构优化两章分别从宏观层面上探讨入世后辽宁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路,企业战略选择从微观层面上探讨入世后辽宁工业发展的对策。然后作者从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角度出发,接着从劳动就业、农业产业化、服务业发展和政府职能转换四个层面结合入世对其影响及其他 发展规划作一探讨。而全书的论述则是始终以老工业基地振兴这一战略目标为核心,中心明确,层次清晰,为入世后辽宁的发展战略思路和政策抉择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从而是一部颇有现实意义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