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保险制度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劳动年龄内有就业能力并有就业意愿,由于非本人原因而失去工作而无法获得维持生活所需工资收入的劳动者,提供时期物质帮助及再就业服务的社会保险制度。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自建立到发展,一直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在历次重大经济社会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的失业保险制度,需要坚持“保生活为基础、防失业是重点、促就业是目标”的三位一体功能,而制度功能的发挥需要一系列失业保险政策的实施。2017年《失业保险条例》的修订已基本完成,新修订的条例突出了制度的失业和促进就业功能,必将为下一阶段我国积极的失业保险政策的实施奠定制度基础。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学术文化传统。在我们的古典文化中,经学、史学、文学等学术领域都曾有过极为灿烂的成就,成为全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正如其他任何国家的文化传统一样,中国古典学术文化的发展并不均衡,也有其缺陷。最突出的是,虽然我们有着漫长的成文法传统,但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却迟迟得不到发育、成长。清末以降,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法律学校的设立,法学才作为一门学科而确立其独立的地位。然而,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坎坷曲折的历史最终使法律不可能走上坦途,经常在模仿域外法学与注释现行法律之间徘徊。到十年期间更索性停滞。先天既不足,后天又失调, 中国法学真可谓命运多舛、路途艰辛。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国策的确立、法律教育的恢复以及法律制度的渐次发展为我
《法律适用方法》丛书旨在介绍一种分析及解决法律问题的系统性方法,即归入法和关系分析法。归入法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在给定的事实下如何适用法律;关系分析法则解决当各方当事人对事实存在争议时如何适用法律。这些方法是德国的法律职业者在法律学习初始阶段所要学习的内容,其特质是一种可完全独立于法律条文之外的分析框架和思路,因此,书中采用中国法律和中国案例,以法官亲历式的教学方式,将法律适用方法融入个案的裁判过程中,希望能帮助中国的法律适用者建立起一套高效、准确的解决法律问题的思路。
劳务派遣法律规制是劳动立法和劳动法学中的重要问题,我国劳务派遣用工的比例要远远高于欧美日诸国,本书以我国劳务派遣的实践和实务为基础而进行的以法律解释为核心的研究。旨在兼顾劳务派遣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指引,为我国劳务派遣的规范化提供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