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期待权基本理论的一次系统研究。全书分为两部分:上篇是对期待权一般理论的研究。主要研究了期待权概念的提出过程、期待权的构成、期待权的类型、期待权的性质和效力,特别地将期待权与形成权进行了比较研究。这有助于我国民事权利体系的完善。下篇则是分析了所有权保留买卖保留买主期待权的概念、特征、种类,着重研究了保留买主期待权的本质,提出保留买主期待权的本质为一项不完全的所有权,并以保留买主期待权为例对期待权的独立权利机能进行了研究,即期待权的转让、期待权的善意取得、期待权质权、期待权的保护。
《知识产权论》是我国已故知识产权专家郑成思教授写给法学研究生的。主要内容涉及两方面:知识产权的基本理论和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理论上从知识产权产生的历史、特点、与有形财产权的比较几个方面,整体反映它在民法中的地位,以及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价值的发展中,它在民法地位的变化。 实践上涉及侵权、价值评估与国际保护等问题。例如分析了“侵权认定的四要件”,在知识产权司法实践中,是否改为“侵权损害赔偿四要件”才顺理成章?这里有许多观点可能更符合各国立法与司法的实际,却与一些传统看法有差异。其目的是引导读者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出路。但书中决不在人们已普遍认可的概念或用语上展开“讨论”。诸如:“将信息高速路改称知识高速路”,这类与传统看法颇有差异的“新论”,本书则没有涉及。 本书与第
法律的现代化及正义的实践莫不系于法学方法的认识、接受与应用,不然,小则免不了各说各话,不能客观严谨的论断是非,大则免不了强词夺理,根据主观利益颠倒是非。 本书是台湾学者在法理学方面的一理论研究成果。作者以体系化的研究方法从学理和实证的角度详尽阐述、探讨了法律解释与法律漏洞之补充等学术疑难问题。书中全面评介了德国学者在此问题上的学说、争鸣,同时有机结合台湾地区的“法制”两头阐发了作者个人的独创见解,给读者以说理透彻、深入浅出的印象。该书为我们了解台湾地区法学研究动态、借鉴其学术成果开辟了新的视野。
本书从法学界关于居住权、典权的立法之争出发,强烈地意识到:只认可土地用益物权,而忽略建筑物用益物权,这是一个严重的法律漏洞,并充分地论证了设置建筑物用益物权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本书采用主题设问的方式, 试图用聊天式的语言漫谈创新主体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场景下的知识产权问题, 包括基础概念、专利申请前后的注意事项、研发中的信息利用、成果转移转化许可、职务发明、纠纷处理、合作中的注意事项、风险管理等, 通过“主题问答对话” 作一次较全面的科普, 供读者查询。
《企业专利风险管理手册》在介绍和分析专利风险管理原则、流程、机制的基础上,从企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实际需要出发,详细列举了企业日常管理中可能遇到的100多种专利风险,并一一作了详细的分析介绍,有的还列举了专利管理中的经典案例予以说明。 《企业专利风险管理手册》目的是帮助中国企业规范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积极应对日常经营中的知识产权风险,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型,保障企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本书在过错责任原则不是其他归责原则所能够取代的,它应当成为我国民法的基本归责原则这一背景下写成的,对广大法制爱好者和研究者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