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方法之一,对于培养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掌握,提高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社会现实问题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修订本)》就是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满足广大党员干部和理论工作者、大学生、研究生的需要而精心选编的,可以作为各级各类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的培训教材,作为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学习-5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材料,也可作为高校师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辅导教材。
肖红新主编的《思行如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 养教程》以如何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如何在大 学生中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主线,从历史与现状 、理论与实践等不同层面深入探析了我国高校实施青 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总体思路、工作原则、实 践路径和基本经验等。以福建农林大学青年马克思主 义培养工程的运行模式为案例,重点介绍拓荒学子讲 坛、思想者论坛、大学生骨干挂职锻炼、“青马工程 ”选修课、理论型学生社团、大学生理论宣讲团等青 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平台建设情况,并收录学校各期 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学员的学习心得及心路成长历程, 供各大高校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参考和借 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指导与训练》以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新教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依据,以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加强对课程内容的了解、理解和掌握。书稿内容涵盖其课程的知识点,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巩固学习成果,并能在课程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本书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认真分析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研究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播实效。并结合期刊、杂志、报纸、新兴电子媒体上的相关文献资料,采用多种视角、多种学科和方法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既注重从历史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大学生中的传播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马克思主义与青年知识分子相结合的经验,提炼出适应当代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的有益经验;进而以传播学中的系统模式理论为参考,全面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广大青年大学生中的传播现状、传播特点、传播机制、传播路径、传播经验和规律,特别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等,提出相应的对策,探索出具有理论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机制。同时运用社会学调查统计的方法,选取部分北京地区高校作为典型,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深刻提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规律和总趋势,代表着广大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一直在指导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推动着人类的进步事业。今天,尽管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生了很大变化,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强大生命力,仍然是我们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本书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分10个专题简明扼要、生动而具体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全书注重理论性、实践性和可读性相统一,内容丰富,文字简洁,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是党员干部更好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知识的得力助手。
本书介绍马基亚维利和他的《君主论》的思想。马基亚维利为什么在共和制的时代提倡英明的君主,作为一个英明的君主应当具备哪些品质,他又是如何写成举世闻名的《君主论》一书的?书中对这些问题都做了生动的介绍。
青年学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一个人在学生时代获得的思想资源和理论教养,将影响其未来的政治方向和价值理想,往往决定其人生价值取向和人生道路的选择。一个人如果在学生时期就能够把理论学习与知识积累融为一体,把形上之思与现实关切统一起来,把济世情怀与关注民生统一起来,让思想植根于学习生活,引领人生理想,有了这样的理论自觉,成就一生的事业就有了深厚的根基。 党的十八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我们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马克思主义只有掌握了青年,才能获得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青年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才能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教育引导青年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
交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是一种交往性存在,交往不仅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和条件,更是人的发展的重要途径。道德修养是个体的道德素质提高和完善的必要环节,而道德修养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交往发挥着重要作用。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又是多变时期,无论是人际交往方面还是道德素质方面都存在诸多欠缺。《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丛书:交往与青少年道德修养》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借鉴多学科知识,从分析青少年的人际交往和道德修养现状人手,探讨青少年人际交往与道德修养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揭示青少年交往进步与道德品质发展以及双向互动关系,试图建构一个青少年交往德育论的理论框架。
英国学者巴特曼把毛泽东称为“掌握打开这个时代军事奥秘之锁的全套钥匙的一个时代人物。”本书分析了军事家毛泽东的崛起、毛泽东的战术之奇、毛泽东的谋略之深、毛泽东的治军之本、毛泽东的统将之道等方面,探索了毛泽东兵法的内容、特点及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展示了毛泽东兵法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还可以在政治、经济、外交等诸多领域给人以指导和启迪。作者用丰富的案例佐证了对毛泽东的分析,案例真实可感,行文生动流畅,引人入胜。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教材。本书着重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建设、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与全面从严治党等专题研究角度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全面贯彻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贯彻体现党的十九大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成果和实践创新成果,以及我国发展的基本方略和战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