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五大以来,随着教学新布局的形成和“三基本”教材的正式出版,中央党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方式有了较大变化,原来的《马克思主义著作选编》已经不完全适应新教学布局的需要。为此,我们组织有关专家对《马克思主义著作选编》加以修订,更名为《马列著作选编》和《毛泽东著作选编》。《毛泽东著作选编》(即《毛泽东著作选编》)是在《马克思主义著作选编》(甲种本)[下]的基础上编选而成的,主要是根据新的教学布局和新的教材体系,新增《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节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节选)、《我们党的一些历史经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和《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等十三篇著作。修订后的《选编》本
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敌势全胜,我不能战,则:必降;必和;必走。降则全败,和则半败,走则未败。未败者,胜之转机也。 本书以通行的《三十六计》为蓝本,在原著文言的基础上,保留古文原语、按语的内容,并加以翻译,进而将古今中外的计谋运用实例加以穿插评点,同时对计谋运用的条件和精髓加以精练的阐述。
本书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揭示了邓小平哲学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形成过程和主要特点;揭示了有中国物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内涵;全面、系统地揭示了体现在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观、实践观、社会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等哲学思想,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邓小平哲学体系。邓小平哲学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深入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先仍然是要坚持认真研读原著,在学好原著上下功夫,同时,把若干方面的理论学习纲要作为重要辅助材料,这也将有助于深入地理解和把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深入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是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重点是学习邓小平同志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政治立场和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使命感;学习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胆探索,勇于析科学态度;学习邓小平同志相信群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如何全面客观认识当今的中国,为新时代建言献策,是全国政协委员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近两年来,人民政协报针对党和国家热点难点问题,邀请政协委员撰写相关评论,为党和国家建言献策。本书为这些评论文章的汇编,从政协委员的角度,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国际关系等角度,全面展现了立体的中国。这些评论充满真知灼见,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对新时代中国国情和发展大势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历来强调,人们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主要的就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于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都有许多重要论著。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要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了深入学习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的精神,为了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经常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要求,我们编辑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书。 本书收入毛泽东文稿五十七篇,邓小平文稿四十八篇,江泽民文稿四十九篇,共一百五十四篇。其中江泽民同志的《讲学习
每次德国进行评选秀领导人的民意测验,名列的总是施密特。赫尔穆特·施密特于1974年至1982年任联邦德国总理。《不在其位》汇集了施密特先生毕生的思想成果,充满了真知灼见,闪耀着智慧之光,充分展现了一名政治家的深谋远虑。整本《不在其位》纵横捭阖,论说天下大事;条分缕析,饱含哲理思辨;犀利幽默,一语中的。
这部纪实文集收录了1949年———1976年间毛泽东与世界政要名人交往对话的精彩片断,内容丰富多彩,涵盖面广。该书不仅全面地反映了毛泽东的外交思想,还展现了毛泽东的人格魅力。既有鲜为人知的生动故事,又具有较高的思想性、艺术性,同时,也是一部进行传统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该书有以下特点: 一、涵盖面广泛。本书收录了44篇文章,谈话对象涵盖了亚洲、欧洲、非洲、大洋州、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以及各党派和无党派,各阶层的人士。从一本书中,可以窥见毛泽东同那么多的国际友人的谈话,且毛泽东对许多重大国际问题的英明论断都源于这些谈话中,实在是难能可贵,一饱眼福。 二、全面地反映了毛泽东的外交思想。第一,它反映了毛泽东领导下制订的中国共产党国际战略方针的演变。第二,反映了智慧的毛泽东对
本卷与第31卷属同一单元。这一单元包括马克思在1857-1861年撰写的经济学手稿和经济学著作,分为两组。组是1857-1858年期间写的经济学手稿,第2组是1859-1861年期间写的经济学手稿和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分同。1857-1858年期间的经济学手稿包括六篇手稿:《巴师夏和凯里》、《导言》、《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金称量机》、《七个笔记本的索引(部分)》、《(政治经济学批判)分册第二章初稿片断和第三章开头部分》。本卷收入的是《巴师夏和凯里》、《导言》、《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的后半部分和组手稿的其他各篇,以及第2组的各篇。
本书(即《马列著作选编》)是在《马克思主义著作选编》的基础上编选而成的。主要变化是:1、根据新的教学布局和新的教材体系,新增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章(节选)和恩格斯的《卡尔·马克思(1948至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2、《资本论》(选编)在“商品与货币”部分增加了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论的部分论述》,其他部分作了删减;3、根据新的教学需要,在《资本论》(选编)之后增加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化生产若干规律的部分论述》,原《选编》中的《 导言》不再单列,有关内容放在这一部分中。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把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最新发展成果的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胡锦涛的重要论述,也收录进来,这样做,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开放性科学体系与时俱进的先进本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和丰富发展的历史联系,反映了其理论创新、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有利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和基本框架;又体现了编辑《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的目的——通过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提升其思想素养和理论水平,使之能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学会并习惯于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其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改革与建设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成为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
为了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更好地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我们编辑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一书。内容选自《毛泽东选集》(第2版)一至四卷、《毛泽东文集》一至八卷,《邓小平文选》一至三卷,《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及《人民日报》公开发表的文献等。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11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列举了领导干部应该重点学习的有代表性的经典著作篇目,提出了学习要求。根据近平同志的讲话精神,我们以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研室的同志为主体,又邀请经济学教研部、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党史教研部的相关专家学者集体编写了这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导读》,以期为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供一点帮助。阮青提出全书的总体设计,并最后完成统改定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