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汉斯 罗特的孙辈对罗特在东线作战时所记3本日记的整理和翻译。 罗特隶属于国防军第6集团军第299步兵师反坦克营。1941年春末, 巴巴罗萨 行动开启,德军入侵苏联及东欧地区,罗特所在的师参与了之后在普里皮亚季沼泽南部、基辅包围圈、斯大林格勒、哈尔科夫、沃罗涅日、奥廖尔突出部等地的苦战。1943年夏,苏联红军以压倒优势战胜了德军,德军被迫在整个苏德战场完全转入战略防御。罗特也于这一年消失在中央集团军群覆灭的血肉熔炉中。作者从德国士兵的角度,用细腻的文笔揭露了战争的残酷,警示后人和平的可贵。
在江苏茅山新四军纪念馆中,陈列着开国大将粟裕生前研读的《孙子新研究》,该书便是中国近代军事学巨擘李浴日《黄埔军校孙子兵法课》的基础。 李浴日一生研究《孙子兵法》,不仅为了传承民族智慧,更因民族危难的紧迫性。在抗日战争期间,李浴日在黄埔军校、民国陆军大学讲授《孙子兵法》,在各抗战前线献计献策,发表演说,激发将士的勇气和信心。他与浙江蒋百里、云南杨杰同为军事学三巨擘,被当时公认为 孙子兵法研究第一人 ,是全球孙子研究热的引领者,于右任大赞其 与孙子同不朽 。 《黄埔军校孙子兵法课》收录《孙子兵法》原文及中国近代军事专家李浴日的研究成果,既有针对原著的逐句解说,又有中外谋略的对比研究,阐明孙武智谋的哲学思想渊源,剖析《孙子兵法》深藏的智慧与具体应用之法。
《海权论》呈现了马汉的主要海权思想与观点,对其海权思想进行了全面详细地整理,保持了马汉作品的主要内容和写作风格,并在行文中插入了大量相关图片及注释,有助于读者全面系统地了解马汉及其思想。主要内容主要节
粟裕超强的军事才华和能量,创造出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经典战役,几乎每一战都可写入军事教科书。他把蒋介石以及国民党的许多高级将领打疼了、打怕了。可以说到了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地步,没有任何敌人可以阻挡粟裕发起的攻势而逃脱被歼灭的命运,为不少中外志士仁人所折服,所倾倒。
战国时代,群雄割据,干戈不止,生灵涂炭。一大批天才军事家星耀列邦,纵横捭阖,为后人留下了一部又一部兵法经典著作。其中,法家学派军事思想代表作《尉缭子》以辩证系统的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严整规制的战争逻辑体系,在新的高度上集中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军事和战争问题的总体认识,以及对建军和作战问题的理性思考。北宋将《尉缭子》与《孙子》、《吴子》等兵书合编为《武经七书》,正式颁行于武学,一度成为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教科书。明代张一龙在(《尉缭兵机小引》一书中指出:“所称训卒练兵、料敌制胜,即孙、吴当不远过。”因此,有学者将《尉缭子》奉为“先秦兵书之大成者”,将尉缭尊为“先秦兵家学派最后一位大师”。 《尉缭子新说》在深入解读《尉缭子》军事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实践,提炼出尉缭
《西路军.河西浴血》通过有血有肉的真人真事,通过有根有据的原始资料,展现了西路军由虎豹口渡河到祁连山失败的全过程,在还原历史真相的过程中,记叙了西路军战士的英勇善战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追思烈士们那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