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冯友兰于1928年到清华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期间所写(1931年、1934年分别完成《中国哲学史》上、下册,后作为大学教材)该书以 释古 的态度来写中国哲学史,得到了陈寅恪、金岳霖这两位审阅人的高度评价,被称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 冯友兰北大哲学系毕业,又赴美师从杜威。他站在中西方、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用西方的哲学概念、系统地运用新方法来重构中国哲学:分子学时代-经学时代上下两编,从孔子到康有为,架构起中国两千多年来清晰的中国哲学发展脉络,把中国几千年来伟大的思想一一展现于世。是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
石涛是传统艺术后期发展中卓具创造精神的理论家,《石涛画语录》可谓中国传统艺术哲学的压卷奇作。石涛论画以 一画 为中心, 一画 是天地赋予人的生命创造精神,荡去一切遮蔽,将人的创造力释放出来。石涛说, 法自画生 ,法,不自古人生,不自山川外在面貌起,自我的心中出,在我此时此刻作画时的笔下流出。它所表现的就是石涛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是为我法的创造原则。
清初八大山人是独创派艺术家,也是一位深邃的思者。作为一位僧人艺术家,他所服膺的禅宗曹洞宗思想旨趣在其一生艺术创造中烙下深深印迹。曹洞宗以 渠正是咱,咱非渠 学说为宗旨,其创始人洞山良价一日过河涉水,看到水中自己的影子,豁然开悟。作偈中有 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的话。影子(渠)由我(咱)照出,而我非影子。良价在返自观照中,发现了真性。八大山人 画者东西影 的艺术哲学,正是以生命真性为中心而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