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是古罗马皇帝马可 奥勒留所著的个人哲学思考札记。作者在书中对宇宙、社会、人生展开了一系列思考,通过文字唤醒迷惘的灵魂,救赎彷徨的自我,为后人留下一位有哲学修养的统治者的人生感悟。 本书不仅是斯多葛派哲学的里程碑之书,也是一本 世界之书 ,每次捧读,都好似与这位伟大的哲学家皇帝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人获益良多。
本书从《圣人的成长》、《孔子的大学》、《三十而立》等不同角度全面真实的为广大读者还原了一个鲜活的而不是艺术虚构的孔子。同时,书中指出,孔子出身贫寒,原本也是一个草根知识分子,靠自学成才最终成为“万世师表”、万众景仰的“孔圣人”,告诉大家“圣人是从凡人炼成的”。
《老子的智慧》1948年由蓝登书屋出版,是林语堂向西方介绍道家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 道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老子是道家的开山鼻祖,影响深远。老子具有异于常人的智慧,凭借一双犀利之眼看穿了人世间的是是非非……全书阐释了老子思想的独特性、道家哲学与儒家哲学的不同、并强调要结合庄子研究老子。?
《冰鉴 图文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详细、完整地介绍了曾国藩相人术的实质和方法。作者认为,曾国藩没有写过《冰鉴》,后世之所以传说他是《冰鉴》的作者,跟蒋介石身边的人大有关系。于是曾国藩相人、识别人才的方法反而逐渐被世人遗忘了。本书从大量文献中收集整理出曾国藩有关相人术的记录,加以详细剖析解说,以期还原曾国藩相人术的本来面目——为国家储备人才、选拔人才。这与封建迷信的相人术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孔子是一位光照古今的划时代人物。在孔子之后的近2500年历史上,被后世尊为“大成至圣先师”、“素王”和“万世师表”。唐代大诗人杜甫形象地比喻孔子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孔子儒家学派与思想,自汉以来,不仅成为中国主流文化的道统,而且东传朝韩、日本,南传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形成亚洲儒家文化圈。孔子不仅影响了东方世界,成为东方文化的象征,而且影响了西方,受到西方许多思想家、学者、政治家的尊崇。在当代,孔子与那些创造并影响了人类文明历史的西方巨哲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牛顿、达尔文等同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并居首位。 《孔子读本》巧妙地融孔子生平与《论语》为一体,清晰再现孔子一生生命历程以及孔子与弟子颜回、子贡、子路等师生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