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哲学家》是哲学大师雅斯贝尔斯晚期所构想的三卷巨著中仅完成的一卷,于1957年在德国出版。在本书中,雅斯贝尔斯跳出了自己尚以欧洲为中心的存在主义哲学框架,也突破了哲学史的编年史的写作方法,而是以哲学家著作的性和相似的思维方式为取向,将世界上取得卓越成就的哲学家划分为思维方式的创造者、思辨的集大成者和原创性形而上学家三种类型,详细地阐述了他们光辉的哲学思想。本书确系大手笔写大家的思想风范,学术性较强,资料丰富、层次清晰、思想深刻、分析精辟。
全书分三卷,中心问题是回答:中国十七、十八世纪就涌现出了一批唯物主义思想家,这是否意味着如果没有以工业化为背景的西文化的入侵,中国也能实现以科学理性为内在精神的现代化?作者通过对儒教与中国文化精神,例如对绘画的分析,得出了否定的答案,并以的博物馆的比喻,说明儒学传统的死亡。作者视野宽阔、慧思独运,被称为“莫扎特式”的历史学家。
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透过思维方式的研究,深入了解中国哲学的根本特点。掌握了中国哲学主体思维这一特点,或许有助于理解一般所谓主体性问题。同时我想表明,思维方式从意义上说,是一个更加深层的问题。也是传统文化与哲学中更具稳定形态的东西。中国哲学主体思维在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解决人的问题上至今仍有其意义,但是,它也有自身的历史局限。如何使传统思维转变为现代思维,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没有问题了”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啊,然而这却成了中国哲学界的窘状:大多数学者有的是观点,而恰恰没有问题了。作者选择了“问题”本身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此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探讨,无疑显示出其敏锐的学术眼光和强烈的哲学使命感。他不仅从心理学、语言一逻辑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一般哲学、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观等多学科对于问题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考察、梳理,而且对于问题是什么、问题的结构、问题的基本特征、问题的基本功能、问题的发现、问题的评价、问题的选择、问题的解决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探讨。
本书是中国传统玄学当代化生成的具体世界 抱一式 理论体系。抱一之道统一了人类经验科学及西方哲学形而上学文化成果,扬弃 科学理性 ,导向具体理性,把传统抽象形而上之道引向包括形而下之器的具体之道。*卷道论,是探讨认识纯形式统一性,核心是空间、时间、结构先验形式的普遍统一性意义。第二至第四卷是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自然统一性归纳:第二卷无论,是对量子理论和相对论等科学知识的进一步归纳,建立广义能量守恒定律和能量一元论,把多样性自然存在和演化统一于具体守恒之量即能量为本性的自足世界;第三卷天论,是以质能统一性和物质结构演化的熵原理为根据,揭示复杂性演化生成中多样且永恒运动之宇宙的统一有序性,终结熵垒幽灵;第四卷地论,是从能量、质量、信息统一性去理解以灵魂为本质的生命之产生和进化,由躯体和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