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是公元2世纪后期古代罗马皇常马可奥勒留传下来的一部个哲学思考录,要思考大生伦理问题,兼及自然哲学是奥勒留所作的本写给自己的思想散文集这本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是斯多葛派哲学(斯多亚哲学)的一个里程碑。
《活出自己的伟大》原名《沉思录》,是一本与自己对话的箴言录,共收录格言警句十二卷四百余则,内容涉及灵魂与死亡,德行与责任等人生诸多方面。此书作者如同一个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前面拷问自己。这不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情绪倾诉,这是解剖灵魂对自己的告诫,这是对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的规劝。正是由于这本书,才使得斯多亚派的精神深深植入近代西方文化精神之中,为后世留下不朽的精神财富。
20世纪60年代,法国著名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创立了“解构主义”。解构主义认为,自柏拉图以来“形而上学”形成了一个潜在的定势:万物背后都有个根本原则,这种终极的东西近似于“神的法律”,背离其就意味着走向谬误。解构主义就是打破这种霸道的秩序,是对“结构主义”或传统哲学的反叛。德里达的理论动摇了整个传统人文科学的基础,也是整个后现代思潮重要的理论源泉之一。本书作者以一种与晚年德里达进行虚拟对话的形式,深入解析了德里达的解我主义思想,深入解析了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从哲学到文学,从语言学到法学,可谓一本分析解德里达思想的力作。
伯特兰·罗素的名字,对今天的读书人来说,已经耳熟能详。这个人的一生,令很多人羡慕,不仅仅因为其寿命长,情人多,更重要的是,在学术成就与社会责任两方面,他都未偏废,而且达到了两个高峰。读罗素的学术著作,冰清玉洁,如不食人间烟火;读罗素的时评政论,则道义澎湃,每当社会发生重大事件,都能听到他不畏权势的激越抗议。几乎难以设想,像他这样的纯粹学者竟也会因为不同政见,两次入狱,后一次是一九六一年,当时已达九十高龄。百年人生,他始终将知识关怀与社会关怀这两个似乎水火不容的*,相融于一身,肯定很不容易、。但是有罗素这一成例,也许有助于说明,为何“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个知识分子可以坚持至少可以向往的境界。
克鲁泡特金(1842 1921),俄国无政府主义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互助论》《我的自传》《面包与自由》等。他的理论深受进化论的影响,认为人类社会是在不断进化的,但这种进化不是通过残酷的生存竞争的方式来实现,而是通过人类的互助来实现。互助是人类的本能,依靠互助,人类能够建立和谐的社会。作为无政府主义社会活动家,克鲁泡特金四十年流亡在外,历经磨难。他的思想,在19世纪后期至2(泄纪初,对中国的思想界产生过较大影响。像刘师培、章太炎及作家巴金等都曾受其思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