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组织行为学是21世纪以来新兴的一门学科。受积极心理学的影响,积极组织行为学由Luthans于2002年正式提出,强调对人类心理优势的开发与管理,重点探讨如何运用积极的方法发挥员工优势,以提高组织的绩效水平。随着人们对积极心理学热情的升温,积极组织行为学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积极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标准是必须能够应用于管理实践,对管理者和员工进行开发、训练,最终实现提高组织绩效的目标。本书从基本背景和心理资本的概念入手,阐明了如何进行积极、高效、令人愉悦的企业管理,从激发员工的全情投入,到塑造最适宜的领导角色,程度地发挥企业优势,提高绩效水平,是该领域的奠基与经典著作之一。
本书从新闻传播学、心理学、情报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对受众心理行为研究的信息查寻行为模式进行了全面地探讨,在此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将研究的视点集中到网络受众的信息查寻行为上,利用网上问卷调查方法完成了我地例针对网络受众信息查寻行为的实证研究,进而尝试构建了我国网络受众信息查寻行为的模型,并通过相关性检验获得了影响我国网络受众信息查寻行为的各种基本因素。
1978年之后开始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使我们再度直接面对西方现代化的冲击,这种冲击将中国人的观念冲突外化为文化虚无主义、复古式的国粹主义和民族主义等社会思潮。并在不同的阶段各领风骚。而这些思潮直接影响着我们对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认识。 然而,在种种对于中国现代化的议论中,有一种视角值得我们关注,即海外和港台地区的华裔或中国学者对于中国人的民族性、中国文化与现代化问题的看法。 这种视角之所以值得我们注意,其一是由于特殊的政治、社会原因和教育背景的差异。造成了他们分析中国人和中国问题的独特切入点,与纯粹的西方学者相比,他们与中国存在着不可割裂的情感纽带,因此他们既置身事外又身在其中,别有深意。其二是台湾和香港地区又是东亚现代化奇迹的创造者。它们的成功丰富着现代化的模式,在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