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声学与心理声学(第4版)》在第1章介绍了声波的基本物理性质,使读者从物理学角度对声音有的了解;在第2章介绍了听觉特性,即心理声学的基础知识;第3章到第5章介绍音乐声学,主要将乐器的发声原理和音乐的听觉心理学结合起来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使读者对音乐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为从事音乐技术工作打下基础;第6章主要介绍声波在封闭空间即房间中的传播特性,使读者了解室内声学特性和音质之间的密切关系,达到对室内音质进行控制的目的;第7章介绍了声学和心理声学相结合的应用,内容包括听音室设计、听力测试、心理声学实验、滤波与均衡、扩声系统、降噪耳机、音频编码系统等。 《音乐声学与心理声学(第4版)》还附带一张CD,包含79条听音项目,目的是使读者通过听音更好地理解书中的相关内容。 《音乐声学与心理声学(第4版)》
《叩梦》通过对佛教唯识论中八识层面的剖析,为我们一层层揭开了梦境的神秘面纱,让我们终于明白了这样一些问题:“我”是谁?是谁在做梦?我为什么会做这个梦?有些梦为什么可按照约定俗成的意思去解读?梦为什么如此零乱、如此离奇?为什么多数梦醒来即忘?为什么梦总是视觉影像的?梦有预见性吗?我为什么会梦见根本没去过的地方或根本不认识的人?真的会有托梦现象吗?生、死、梦三者之间,到底是怎样一个关系?通过对睡梦的修行,我们真的能把握住生死吗?
左脑右脑谁说了算?是你在决定还是你的大脑在替你决定?人该为自己的罪行负责吗? 开创认知神经科学的思想家加扎尼加被誉为脑科学界的斯蒂芬·霍金。他在这本书里用“睿智而不夸张”的语言从脑科学的角度阐释自由意志问题,讲述了人类大脑的作用机制、意识的来源、社会意识的进化以及自由意志观念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他告诉我们,人的思维是大脑整体运作的结果,既有从上而下也有从下而上的机制。本书还涉及物理学、社会学中那些会决定“我”的部分。 这是一本可以改变你的世界观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