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崇儒》是《宋会要辑稿》的子项目,本次点校底本与参校范围共涉及17种有关文献。在吸入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崇儒部分重新归类,共分七个部类,在附录又加上有关宋文献考证的三篇文章。
《诗经二南汇通》是作者正在撰写的《诗经汇通》的部分。《诗经二南汇通》旨在集历代研究之大成,折中众说,以求其真。《诗经》每一篇,研究者都成百上千,歧说之多,世所少见,“诗无达诂”,已成共识。笔者参考中、日、韩三国《诗经》专著四百余种,与《诗经》有关的学术笔记三百余种,凡肯定一说,必有所因;凡新立一说,必有所据,且必深究旧说之误及所以误。力求言必有根。
《甲骨文字典》是一部简明的甲骨文专用工具书。2009年作为重点图书列入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计划。为了把这部字典编好,出版社专门成立了项目组,负责与作者沟通,与各类相关的辞书核对,体例统一等。增加了汉语拼音索引,为此作了反复的修订,开了远古文字拼音索引和排序编典的先河,从而使这部字典的面貌得到很大的改观。这部字典完成以后,项目组又对全部索引与正文进行了逐一核查,为把好质量关提供了保障。经过项目组与作者的共同努力,这本《甲骨文字典》终于与读者见面了。尽管我们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做了很多工作,但仍不免有疏漏,敬请广大读者指正。
本书以所珍藏的前人未见引及的清代学者恵栋、段玉裁、顾广圻三家校本原稿为主,以曹寅扬州诗局刻本、古逸丛书复宋本、复元本、四部丛刊景印宋巾箱本参校,并以敦煌《切韵》残卷等旁证,参以周广谟《广韵校勘记》,凡引古籍一百十一种,对《广韵》一书作了较详细鄂补释校勘考证。其《自序》一篇又对《广韵》的流传版本、历代校勘情况、校记的整理方法作了详细说明。本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古今岁时杂咏》宋代蒲积中编写、徐敏霞校点,本书共四十六卷,它是按一年四季的节气时令编排的,如元日、春分、清明、立夏、端午、中秋、重阳、冬至、岁暮等等,选录汉魏至宋的佳诗名篇,颇可供人阅读欣赏。《岁时杂咏》,宋宣献公所集也。前世以诗雄者,俱在选中,几为绝唱矣。然本朝如欧阳、苏、黄,与夫荆公、圣俞、文潜、无已之流,逢时感慨,发为辞章,直造风雅藩阃,端不在古人下,予因隙时,乃取其卷目,而择今世之诗以附之,名曰《古今岁时杂咏》,鸠工镵板,以海其传。非惟一披方册,而四时节序具在目前,抑亦使学士大夫因以观古今骚人,用意工拙,岂小益哉!绍兴丁卯仲冬,眉山蒲积中致和序。
《康熙字典》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皇帝圣旨,历时六年编撰而成,收录汉字47035个,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全书共240部,分12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以12地支标识,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康熙字典》自问世以来,刊印,重印,影印的版本很多,此次出版,采用发行量较大、流行较广的清末上海同文书局增篆石印木为底本、采用宣纸线装的装帧方式,保留原书的古色古香、同时,在边眉上添加了部首以及笔画数,以方便阅读。
《四库全书荟要》与《四库全书》不论收书的内容、图书的来源、图书的分类标准、各自的“总目”和“提要”,以及编纂者的学术观点和立场均有较大的差异。由于《四库全书荟要》在1949年后一直藏在台湾,大陆学者一般不易见到。另外该书没有独立的总目和提要,所以过去很少有人关注它。南京师范大学的江庆柏先生长期从事清代文献研究,他在教学之余,带领学生把每一部书前面的提要汇集起来,编为一集,详加校点。另外,为了方便研究者使用,他又拿《四库全书荟要》与《四库全书》进行比较,制作了四种对照表。从中可以清晰地反映出乾隆时期文化政策的变化。
东汉许慎为我国学术史上的经学家和语言文字学家。他博通经典,有“五经無雙许叔重”之稱,可见学人封其崇敬之情。写作宗旨如其自序所云,意在纠正时人主要是今文家根據隸书形體穿鑿字義、進而附会義理之弊,力求準確解释字形之来源,正確领会文献之内容,正如北齐颜之推所云:“学者不读《说文》,则冥冥之中,不知一点一画有何意焉。”其为后世绳与有如此者。许氏连用六书理论,系统解释字开、字義,并在分析形聲、假借以及注明音读时旁涉字音,丛而文字、聲韵、训诂等方面均有所继承,并多有創獲。